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的方法,对大鳍鱯繁殖期的性腺、肝脏、肌肉的氨基酸和脂肪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鳍鱯雄性亲鱼精巢、肝脏和肌肉中,肌肉中氨基酸总量最高,为40.90g/100g;其次是精巢,为26.38g/100g;肝脏中含量最低,为18.38g/100g。从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来看,精巢最高,占53.41%;其次是肌肉,占52.93%;肝脏中最低,占51.96%。雌性亲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最高,为40.61g/100g;其次是卵巢,为22.42g/100g;肝脏中含量最低,为17.04g/100g。从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来看,卵巢最高,占52.85%;其次是肝脏,占51.76%;肌肉中最低,占49.OO%。从脂肪酸组成来看,雌雄亲鱼均为MUFA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SFA,PUFA比例最小。雄鱼与雌鱼的三种组织器官中,所占比例较高的脂肪酸相似,它们是C18:1n.9(油酸)、C16:0(软脂酸)、C18:2n-6(亚油酸)和C16:1n-7(棕榈酸)。研究揭示了大鳍鱯繁殖期雌、雄亲鱼主要组织器官在物质构成上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大连大学学报》2016,(6):66-70
采用生化手段对香螺(湿重:136187 g)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灰分、粗脂肪含量及脂肪酸、氨基酸的组成与含量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香螺肌肉一般营养成分中水分含量77.56%、粗蛋白含量60.52%(干)、灰分6.27%、粗脂肪7.29%。共检测到17种脂肪酸和17种氨基酸,其中,17种脂肪酸中含有5种饱和脂肪酸(SFA)和12种不饱和脂肪酸(UFA)。在不饱和脂肪酸中有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8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DHA和EPA的总量为18.2%。17种氨基酸中,谷氨酸(Glu)含量最高,占总量10.82%,其次依次为甘氨酸(Gly)、天冬氨酸(Asp)与精氨酸(Arg);色氨酸(Trp)含量最低占总量0.41%。呈味酸与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54.33%和44.66%,必需氨基酸指数为63.89。综上,香螺为一种营养丰富、价值较高的海味佳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PRAS)和池塘养殖模式对鳜鱼(Siniperca chuatsi)肌肉营养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对PRAS养殖鳜鱼与池溏养殖鳜鱼背部肌肉的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灰分、氨基酸及脂肪酸等指标进行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结果:PRAS养殖鳜鱼与池溏养殖鳜鱼背部肌肉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RAS养殖鳜鱼的水分、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70.89% ±0.61%、29.11% ±0.18%、62.40% ±0.13%、10.15% ±0.24% 和14.93% ±0.58%,而池溏养殖鳜鱼的分别为71.72% ±0.78%、28.28±0.16、61.29% ±0.14%、10.30% ±0.25% 和15.05% ±0.39%.PRA S养殖鳜鱼与池溏养殖鳜鱼肌肉均检出17种氨基酸,PRAS养殖鳜鱼的风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8.577±4.607)g/100 g、(30.870±1.855)g/100 g和(78.124±3.371)g/100 g,而池溏养殖鳜鱼分别为(35.750±4.120)g/100 g、(27.898±1.731)g/100 g和(71.954±3.064)g/100 g.PRAS养殖鳜鱼与池溏养殖鳜鱼肌肉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65.33% 和63.32%,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养殖前后鲫鱼肌肉均检出23种脂肪酸,PRAS养殖鳜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5.5147±1.3953)g/100 g和17.5915 g/100 g,而池溏养殖鳜鱼分别为(5.6267±1.4131)g/100 g和17.4796 g/100 g.鳜鱼经过PRAS养殖后其肌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得到了增加,其中C22:6n3(DHA)与C20:5n3(EPA)含量增加最明显.结论:根据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和综合分析认为,鳜鱼经过PRA S养殖后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符合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用常规方法测定阳荷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水分测定用直接干燥法,灰分测定用灰化法,蛋白质测定用分光光度法,粗脂肪测定是索氏提取法,粗纤维测定用酸碱水解法,维生素C测定用滴定法,总糖测定用苯酚硫酸法,总酸测定酸碱滴定法,氨基酸测定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法。结果表明:铜仁市售阳荷水分的含量为86%、灰分的含量为1.2 g/100g、蛋白质的含量为9.8 g/100g、粗脂肪的含量为4.12 g/100g、粗纤维的含量为16.94 g/100g、总糖的含量为2.3 g/100g、维生素C的含量为0.029 g/100g、总酸度为0.26%。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出有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有7种,其总含量为3.469 g/100g,非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为5.603g/100g,总的氨基酸含量为9.072 g/100g,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可知,该地阳荷营养价值丰富,具有一定的开发与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分析测定了三叶木通果中Vitamin C,精蛋白质,还原糖和总糖含量,以及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100g鲜果肉中Vitamin C,粗蛋白质,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分别为108mg,1.07g,10.2g和14.9g;所测17种氨基酸总量为818.5mg/100g,其中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为298.4mg/100g,占氨基酸总量的36.5%。  相似文献   

6.
乌江上游四川裂腹鱼和昆明裂腹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四川裂腹鱼和昆明裂腹鱼肌肉中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分别为15.49%、15.78%,1.03%、2.29%,1.06%、1.11%.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71.72%和73.21%.肌肉中18种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75.20%和79.1496(占肌肉干重),其中必须氧基酸含量分别为31.95%、32.38%,占氨基酸总量的42.51%和40.91;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达30.03%和30.40%,占氨基酸总量的39.97%和38.42%.根据氨基酸评分,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第二限制氨基酸为色氨酸:根据化学评分,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色氨酸,第二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中药渣栽种的食用菌中氨基酸的成分及含量。食用菌样品经酸水解蛋白质技术预处理后,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中药渣栽种的食用菌中氨基酸种类齐全,氨基酸总量达21.34g/100g,其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9.01g/100g,含量最高的是亮氨酸(1.77g/100g),以后依次是缬氨酸(1.43g/100g)、赖氨酸(1.21g/100g)、苯丙氨酸(1.18g/100g);用药渣栽种的食用菌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高达20.70g/100g,谷氨酸含量高达3.33g/100g,天冬氨酸达2.17g/100g,丰富多样的氨基酸的检出可为深入探讨食用菌独特的风味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雌雄乌鳢可食部分主要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雌雄乌鳢可食部分进行了基本营养成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雌性乌鳢肌肉、性腺、鳔鲜样中粗蛋白(18.89%,27.54%,19.43%)显著高于于雄性(17.63%,23.30%,17.97%;P<0.05),皮肤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雄性(P<0.05),而各可食部分的水分含量雌雄显著不差异(P>0.05);乌鳢各样品中均测出18种氨基酸,其中雌性乌鳢性腺和鳔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风味氨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雄性(P<0.05),雌雄乌鳢肌肉氨基酸组成差异不显著(P>0.05);雌雄乌鳢皮肤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雌乌鳢皮肤必需氨基酸总量极显著低于雄性(P<0.01),风味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雄性(P<0.05);雌雄乌鳢肌肉、性腺均符合FAO/WHO营养评价理想模式,但皮肤、鳔不符合FAO/WHO对于膳食蛋白质营养评价理想模式.研究表明,乌鳢肌肉和性腺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较高,皮肤和鳔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9.
月亮湖是贵州省赤水市的天然水域,通过投入鱼种进行放牧式养殖。为了解月亮湖中放牧式养殖条件下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的营养特点,采用常规营养方法测定了胭脂鱼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胭脂鱼肌肉中水分含量为(69.40±0.29)%,粗蛋白含量为(16.66±0.69)%,粗脂肪含量为(0.76±0.02)%,粗灰分含量为(2.50±0.18)%。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总量为(84.59±2.955)%,其中7种必需氨酸(不含色氨酸)总量为(33.14±1.22)%,占氨基酸总量的39.18%。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为(33.35±1.09)%,占氨基酸总量的39.43%,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为64.41%。研究结果表明放牧式养殖胭脂鱼的肌肉具有水分含量较低,蛋白含量适中,脂肪含量低,灰分含量较高,氨基酸含量适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初步探索了罗非鱼肝脏原代细胞分离、纯化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培养基中外源添加不同饱和度的脂肪酸(16:0,18:1 n-9,18:2n-6,20:4 n-6,20:5 n-3和22:6 n-3)对其与脂类代谢相关基因(LPL、MDH和PPARα)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60 g,2 min,1次和30 g,2 min,2次的离心条件获得较高细胞产量及纯度;随脂肪酸不饱和程度的增加LPL和PPARαmRNA表达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而MDH则波动性较大.  相似文献   

11.
复方苯甲酸酊中水杨酸和苯甲酸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复方苯甲酸酊剂中水杨酸和苯甲酸含量的方法:先用中和滴定法测定酊剂中两酸的总量,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酸酊中水杨酸的含量,总酸量减去水杨酸的含量即为苯甲酸的含量.经精密度实验和回收实验检测,该方法准确、可靠,并且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物质的低能空轨道在共价范围内有正电性是酸,高能电子占有轨道在共价范围内有负电性是碱.按此观点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酸碱反应,并向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盐的方向进行.盐又分成分子型盐和离子型盐,按酸轨道与碱轨道中和生成化学键,得到分子型盐的结构;离子型盐的晶体结构仍按半径比规则来确定.  相似文献   

13.
用马来酸制备富马酸和苹果酸的绿色化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使用催化剂,在加热、加压的条件下,马来酸在不同浓度的水溶液中转化为富马酸和苹果酸两种产物。产物中富马酸和苹果酸的比例可以通过改变马来酸反应液的浓度来调节:浓度越高,产物中的富马酸比例越高。浓度为90%或5%的马来酸水溶液在180(C反应20h,转化率分别达到99%或98%以上,产物中富马酸和苹果酸的比例分别为9.4:1和1:2.9。分离出产物的母液能回收再用,没有废物排放,因此本方法是制备富马酸和苹果酸的绿色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有机化学教材不把一氧化碳作为甲酸酸酐的原因的分析,依据酸酐性质进行论证.提出了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可以把CO作为甲酸酸酐来讲。从而加强了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天然联系。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了钒二取代磷钨酸对淀粉制草酸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该仙化剂选择性好,用量小,草酸产率高。  相似文献   

16.
核酸是基因的本体,又是基因的营养源。基因是贮存、传递遗传信息的DNA功能片段。基因受损,可导致细胞老化,疾病丛生,加速肌体衰老。科学补充外源核酸,有利于受损基因修复,维持细胞正常代谢水平,阻抑细胞老化,减少疾病发生,延缓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7.
从甘草中提取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酸提取法从甘草中提取得到甘草酸粗品,用D101大孔树脂进行甘草酸的纯化,然后将甘草酸进行酸性加压水解得到甘草次酸。该方法工艺简便、产品收率与纯度高,树脂再生容易,是目前提取甘草酸和甘草次酸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脂肪酸与甘油进行酯化反应制备混合脂肪酸甘油酯。本文探讨了反应条件及催化剂对酯化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工艺:脂肪酸与甘油的摩尔比2.4:1,催化剂固体超强酸的酸强度H0=-13.5,催化剂的质量份数为0.8%,反应温度190℃,反应时间5小时。在此工艺条件下,酯化转化率可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19.
氨基磺酸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氨基磺酸作为催化剂,由水杨酸和乙酸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研究了各因素对该反应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其最佳反应条件.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催化效果好,使用量少,产率高,三废排放少,廉价易得。  相似文献   

20.
超强酸     
介绍一些超强酸的组成以及它们的酸性强度,并讨论了固体超强酸和液体超强酸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