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双元制培训和全日制职业学校 双元制职业培训又称初级职业培训和徒工培训。德国职业教育虽然包括转业培训、各种全日制职业学校的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但主要是指双元制徒工培训。 所谓双元制徒工培训就是对已完成9年义务教育的主体中学、实科中学毕业生和一部分放弃升学机会的完全中学毕业生进行就业前的职业教育。这是德国培养技术工人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2.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招生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招生工作是一项由多种职业教育机构参与,依据确定的培训位置,通过向适龄青年提供各种职业培训的有关信息,运用一定的选拔手段,以获取合格受培新生的活动。这一活动由培训位置的确定、培训位置的寻求、受培新生的选拔、培训合同的签订和培训学籍的注册等基本环节组成。认培训企业为主、职业学校为辅这一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在招生工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适龄青年如果想要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首先必须寻找愿意提供职业培洲的培训企业,获得具体的职业培训位置,并同培训企业签订职业培训合同成为企业的学徒,…  相似文献   

3.
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世界闻名,其成功的关键是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而我国正面临“如果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的重大课题.文章从德国企业参与职业培训的动因、企业资格、企业培训条例、培训程序四个方面对“双元制”职业教育展开论述,以提供部分借鉴.  相似文献   

4.
一、双元制职业培训中的人员构成 在双元制中,青少年的职业培训是由职业学校中的教师和企业中的培训员负责的。两者分工不同,互相补充,并有不同的学历和工作实践经历要求。有的双元制职业培训还要由跨企业的培训阶段来补充,在这种情况下,跨企业培训场所的培训人员也参与了培训,也成为双元制培训中培训人员的一部分。 除了直接参与培训的培训员和教师外,州和行会的职业教育委员会成员、行会的考试委员会成员、担当监督和咨询角色的培训咨询员以及劳动局的职业咨询员也是间接参与双元制职业培训的人员。在对某些有身体残疾或心理障碍等人员施行职业培训的职业教育机构中,除了教师和培训员外,参与工作的还有心理学家、医生和社  相似文献   

5.
德国的农业职业培训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作者1996年9月至1997年7月去德国学习回来后所写的考察报告的一部分。文中不仅从培训合同、职业分类、职业培训主管部门、培训结业考试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德国农业双元制职业培训的状况,而且在分析德国农业职业培训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遇到了一系列困难,其中之一是培训成本太高。为此,德国各界都努力寻求变革出路。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德国这种变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双元制职教体系中的协调机制,它是近年来试点并刚刚确立的一种民间协调机构———职业培训网络站,是德国为解决双元制职教体系中培训成本过高问题而寻找到的一条有效途径。一、德国双元制职教体系中协调机制产生的背景德国的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体制。所谓“双元制”,是指对徒工的培训全过程由“双元”办学主体承担,其中首要办学主体是企业这一“元”,其…  相似文献   

7.
德国“双元制”何去何从钟岩德国“双元制”是该国经济成功的主因之一,无论是在经济起飞时期,还是在经济发达时期,都是这样.因为“双元制”把教育与职业牢牢地连结在一起。所谓“双元制”,又称“职业培训”、‘“徒工培训”.这是法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基本...  相似文献   

8.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院(BIBB)近期在波恩发布消息称,尽管德国目前通过高考并进入高校深造的年轻人比例逐年增加,但这种"偏学术性的倾向"并没有给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带来不良影响;相反,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对已通过高考的年轻人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BIBB发布的题为《双元制职业教育还能吸引有资格进入高校深造的人员吗?》的分析报告显示,在刚进入职业培训机构的学徒中,25%  相似文献   

9.
为了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企业职业培训内容与学校教学内容的协调机制对我国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过程中企业培训内容和学校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通过对德国《企业职业培训条例》与《学校框架教学计划》两个文本的分析,发现德国国家承认的教育与培训职业的专业名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都是基于工作过程确定的。德国从国家层面制定《企业职业培训条例》与《学校框架教学计划》,企业依据《企业培训条例》制定企业培训大纲与学校依据《学校框架教学计划》制定学校教学大纲实现企业培训内容与学校教学内容的协调。  相似文献   

10.
德国的企业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的企业培训杭州大学教育系吴雪萍在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培训是主要的,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只起着配合的作用。德国的企业培训包括企业内培训和跨企业培训两种,其中企业内培训占了约四分之三的培训时间。一、企业内培训企业内的职业培训形式可分为五类:一是...  相似文献   

11.
我国职业教育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目前的高职师资培训存在形式受限、时间短、频率低、内容与教师实际需求匹配度低、培训效果不明显、培训成本高的问题。开展基于MOOC的高职教师校本培训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对高职开展的基于MOOC的校本培训实践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指出了此种培训方式的不足和解决办法的同时提出了高职教师培训体系改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开展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有力地提高了我国中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但中职师资培训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课程开发能力不足,培训中缺乏针对性,培训基地没有与企业建立实质性的联系,中职学校和中职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等。因而应通过构建"立体化"中职师资培训体系,建立培训的科学的动态调整机制等完善中职教师培训体系,使得中职师资培训迈向深入、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3.
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础,高职院校单独组织的"技能高考"是中高职衔接的一种重要途径。概述了单独组织"技能高考"的设计与实施,分析了"技能高考"选拔的高职学生的差异性,提出应制订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使不同入学起点的高职学生都能够达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我国职教师资队伍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强化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完善职教师资培训机制,加强职业学校教师的在职进修提高,统筹调配、使用师资,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作用,合理解决职业学校教师的各种问题,鼓励企业参与职教师资培训。  相似文献   

15.
康红梅  杨文健 《成人教育》2011,31(11):44-46
在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的多种模式中,职业培训的网络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卖意义和可行性特点。相对于传统的身体在场的职业培训模式而言,职业培训网络模式具有培训手段的现代性、培训内容自主性、培训方式灵活性、培训途径多样性等内涵,能够取得低成本、广覆盖、高质量等效果。可以从以政府为主导、以培训机构为核心、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三方面着手促进农民工的职业培训网络模式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培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中各门学科的教学体系应充分围绕此种目标。本文以管理会计课程实训教学为例,从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意义、管理会计学科特点、实训教学瓶颈分析及最后对管理会计实训教学运用提出建议等四方面对高职院校管理会计实训教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中职校长培训与普教校长培训分离,迫切需要建立有自身特色的培训体系。本研究以福建教育学院"十二·五"中职学校校长提高培训方案为蓝本,分析其在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方式、培训对象等方面的职教特色,为提升福建省中职校长培训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18.
论职业培训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职业培训基本概念的深入探讨和界定,有助于指导职业培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职业培训不同于普通教育等教育种类,它面向从业人员和有就业要求的人员,以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技巧、培养职业态度等为目标。职业培训具有周期性短、适应性强、实用性强等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实训教学精细化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广泛应用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到高职学院实训教学中,从实训教学内容精细化、实训场地管理精细化、实训设备工具管理精细化、实训组织过程精细化、实训效果评价精细化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通过实施实训教学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效果,最终提高其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0.
加强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工程.通过对参培教师调查发现,基地在培训过程中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培训形式和方法不灵活、培训内容不能满足教师需求、培训条件不足等问题.为此,应加强培训基地自身建设,按需制定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和形式,建立“基地培训+企业实践”的模式,强化培训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