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骏 《语文学习》2024,(3):46-48
<正>《石钟山记》最后一句,东坡道:“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一“叹”一“笑”所及,即使千年而逝,李渤形象之鄙陋肤浅似乎已板上钉钉,再无他议了。李渤和郦道元一样,都是石钟山“以声得名”说的持有者。郦道元为《水经》作注,出于物理经验和想象推断提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的说法。可潭下到底是怎样的状况,却语焉不详,因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相似文献   

2.
数词“”三除了表实数和虚数之外,还常被运用到写作上。如运用得好,就能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三笑——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石钟山记》中,写了苏东坡的“三笑”。第一次是:“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这一次笑,既是对李渤之说影响很深的感叹,又是对李渤之说的怀疑。这是自信者的笑。第二次是:经过一番考查,探出了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因笑谓迈曰:‘……古之人不余欺也!’”  相似文献   

3.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辨性质的游记,东坡先生夜泊绝壁之下,通过实地考察,探究出石钟山得名的原由,对“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的虚妄行为表示了鄙视,并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轻率行为提出了批评,体现出东坡先生的惟实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但文章的结尾东坡先生这样写道:“郦道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相似文献   

4.
景曦红 《中学文科》2009,(13):92-92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辨性质的游记,东坡先生夜泊绝壁之下,通过实地考察,探究出石钟山得名的原由,对“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的虚妄行为表示了鄙视,并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轻率行为提出了批评,体现出东坡先生的惟实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但文章的结尾东坡先生这样写道:“郦道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相似文献   

5.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写道:“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也。”李渤真的可笑吗?我以为未必。文中记载:“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当时苏轼“送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有机会得访石钟山:“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可见苏轼是重视实践的。关于石钟山的得名有三种说法:一是用槌敲打山石,其声如钟;二是溶洞“与山水相吞吐”发出的声音如钟。这是北魏郦道元和北宋苏轼的说法。三是山体形状如钟。这是明清时有些人的说法。而真正的原…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写作是每个人语文学习过程中有力的两翼,单靠一只翅膀难以飞高飞远,我们的写作教学不可能抛开阅读教学单独进行,只有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才能相得益彰,事半功倍。以下谈一谈阅读教学中写作技能训练的常用方法。(一)替换在词汇、句式的品味积累中,可用替换、重组等方式训练学生斟字酌句的能力。例如在《石钟山记》的教学中,可将文末的“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改为“盖笑郦元之简,而叹李渤之陋也”,让学生体味“叹简”“笑陋”的搭配分寸。例如在《谁是最可爱的人》“战地采访”一节有这样一段文字:“有一次,我见到一…  相似文献   

7.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都有文经武纬之才,博古通今之学,就是苏老先生的千金小姐苏小妹也是名播京都、才华出众的淑女。一天晚上,淡月微云,轻风细露。东坡和诗友黄庭坚在花园里切磋诗词,遥见小妹徘徊梅下吟哦不止。东坡随即笑邀小妹一起谈诗论词。席间,小妹举头望月,低头吟咏“轻风细柳,淡月梅花”,然后瞅着哥哥和黄庭坚说:“请帮我琢磨琢磨,两句中各加一什么字作腰,才会成为一联更好的诗句”。文思敏捷的黄庭坚稍一沉思就念道:“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不满意,认为“太俗”。东坡踱了几步说:“改成‘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行吗?”小妹朗诵以后,摇着头说:“太实,前人用得过多,不够新颖。”在黄庭坚捻须微吟时,小妹娇嗔一笑,“改成‘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不是更好吗?”东坡,黄庭坚一听,拍手称妙,连称奇才。  相似文献   

8.
石钟山,位于江西的湖口县,是历代名人登临记胜的地方。远在汉代桑钦所著的《水经》一书中,就有“彭蠡(今鄱阳湖)之口,有石钟山焉”的记载。北魏的郦道元、唐代的李渤都曾对“石钟”命名的由来,作过实地的考察。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元丰七年(1084)游此后,还写了著名的《石钟山记》。  相似文献   

9.
苏轼为石钟山的得名,一疑郦道元,二疑李渤,最后不远千里,夜临绝壁,亲自考察,才了然于心,著之成文.哪知到了明清,又有人提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这个看法有它的正确性,现在已在课本中注释出来.这一来,便影响到苏轼议论的说服力,因为我们如果以苏轼之矛攻苏轼之盾,他也会象郦道元、李渤一样陷入窘境,既然如此,今天我们学习《石钟山记》有什么思想意义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苏轼为什么要探索石钟山的得名.我认力探索得名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以苏轼的抱负和宏才仅仅对一座山的得名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 ,史学界几乎一致公认曾国藩是借师助剿的积极鼓吹者。笔者对此定论 ,不敢苟同 ,本文试图就此问题略谈浅见。一186 1年冬 ,太平军攻占苏、浙大片土地 ,上海亦成孤城。集到上海的苏浙大地主们迫不及待地要借助在沪洋人力量 ,进行疯狂反扑。户部主事钱鼎铭等人给曾国藩的呈请借师助剿的信件到安庆后 ,曾国藩不以借师助剿为策。 186 2年 1月 7日 ,他在给潘曾玮的信中说 :“借助外国 ,自古为患。”“上海、宁波皆系通商码头 ,洋人与我同其利害 ,自当共争而共守之。苏、常、金陵本非通商子口 ,借兵助剿 ,不胜为笑。”曾国藩在给潘曾玮写…  相似文献   

11.
苏轼《石钟山记》是一篇以说理为主兼具描述之长的游记。围绕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文章先介绍郦道元和李渤的看法,点出自己对这两个观点的怀疑,从而引出下文的夜游石钟山。经过探究考察,证明了李渤的简浅、谬误,肯定并补充了郦道元的正确观点。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也并不完全正确,但这种反对主观臆断、提倡亲身实践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讲解此课时,我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开动脑筋,对课文中理解不清之处提出质疑,并勇于发表个人见解,打破清规戒律,畅所欲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表现出很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  相似文献   

12.
尝试改变     
陈鹏同学,你的处境是每一个从旧的,熟悉的环境步入新环境的人都可能遇到的.你不必抱怨.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会对你笑。别人也是一面镜子.你眼中的别人其实就是真实的自己:有这样一个故事——东坡见佛印,戏谑地说:“和尚打坐时像一堆牛粪。”佛印大笑说:“先生站立时像一尊佛。”东坡回家讲给妹妹,苏小妹笑道:“你被人骂了.你自己还不知道。心中有牛粪.眼中就有牛粪;心中有佛.  相似文献   

13.
《石钟山记》中的“二疑”、“三笑”是作者为了弄清石钟山名缘由,进行实地考察前后心理变化的传神写照。“人常疑之”,这个“疑”是指人们常常不相信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名来历的阐述,但作者对此不轻率论定是非。“余尤疑之”,则明确表态,说明自己尤其怀疑唐代李渤对石钟山命名的原因的说法。前一个“疑”是别人的怀疑,用“常”(时间付词)修饰,说别人常常有怀疑;后一个“疑”是自己的怀疑,用“尤”(程度付词)修饰,表示非常怀疑。  相似文献   

14.
陈实问:《石钟山记》中作者为何三笑? 在《石钟山记》里,作者先后写了自己的三次“笑”。作者为何而笑?下面试图作一些探讨。一、“余固笑而不信也。”这是作者在文中的第一次笑。元丰七年六月,作者送苏迈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到那个人们所说的石钟山。而寺院的和尚竟然叫小童拿着斧头,在湖边布满石头的石堆中,精心选择一两处敲击,发出“硿硿硿”的声音,并以此来说明石钟山得名的原由。这种做法显然是依样画葫芦、沿袭了李渤的说法。对这种做法,作者在文章第一节中就表示了极大的怀疑:“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可见,作者的笑是坚持自己观点的笑,是反对李渤说法的笑;是固执的笑,是否定的笑。简言之是不信的笑。  相似文献   

15.
《石钟山记》是一篇千古名,无论是其结构、其采,还是其所揭示的主题,都为世人津津乐道。确实,如果从章学的角度上来看,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如果换一个方位来看这篇章,我觉得还是有瑕疵的。章最后有这样一句话:“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我以为写游记则可,笑李渤之陋则不可,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6.
《石钟山记》是苏轼游记中的一朵奇葩。说它“奇”,在于它考究了石钟山得名的来由。然而千百年来,对于石钟山的得名,却是众说纷纭。 以声命名说。持这种看法的人,除了苏东坡,最早的要数《水经注》作者郦道元。他认为山是由于“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而得名。唐代李渤亦持声说。《新唐书·李渤传》记载,李渤任江州刺史时,曾寻访过石钟山,写有《辨石钟山》一文。其中说道:“次于南隅,忽遇双石……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也……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久矣!”指出石钟山的石头能发出类似铜铁的响声,故以此得名。 以形命名说。有人认为山形似钟,以形得名。曾国藩曾说:“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复(覆)钟,乃知钟山以形言非以声言之。”清代学者俞樾也持形说。他在所写的《春在堂随笔》中说,他从当时驻湖口的兵部侍郎彭雪琴处得知:“下钟山盖全山皆空,如钟伏地,故  相似文献   

17.
中唐诗人李渤,于宝历元年(公元八二五)二月来到桂林,为桂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桂管都防御观察使。他在桂林四年,曾为桂林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并留下了许多遗迹,如今的隐山、南溪山就是他在的时候开的,诗人吴武陵作的《新开隐山记》和李渤自己写的《南溪诗序》都说得很详细。我们这些后之游者是不应该忘记“伐棘导泉”的开辟者李渤的。 李渤字濬之,成纪人,生于公元七七二年,八三一年卒。青年时曾与他的哥哥李涉(也是诗人)相继隐居庐山和嵩山,励志于文学,不从科举。由于他“洽闻多识,百家之书,无不  相似文献   

18.
《石钟山记》是一篇通过具体记游来阐发事理的文章。全文三段,内容大致可分用“疑”“察”“叹”三字概括。作用因“疑”而“察”,因“察”而“叹”,段段之间层层相生,浑然一体。先说第一段的“疑”。文章开篇即提出对古人关于石钟山命名说法的怀疑。对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分别用“人常疑之”“余尤疑之”表明态度。作者的疑并非没有根据,“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  相似文献   

19.
花褪残缸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论东坡词,前人往往多注意其豪放词风一面。贬者甚而至于认为“虽及天下之工,要非本色”(陈师道《后山诗话》)。“有才无情,多趣少韵”(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文化寻根、意象传承角度揭示《红楼梦》与苏东坡的文化因缘。曹氏之祖曹彬之孙女(仁宗后)搭救苏轼免死,雪芹之号取自苏武《东坡八首》,曹雪芹有苏东坡情结。东坡与雪芹具有相通相承的石头情结和石文化土人骨气节操、精神品格。苏轼诗文中的物象,经雪芹重塑为人物形象。如从雪泥鸿爪到雪雁形象,从“睡鹤”到“醉眠芍药茵”等。将苏武诗文形象,取原型而复制为小说形象。如从《雪堂记》到凸碧堂凹晶馆境象,从苏诗到刘姥姥簪花,到“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从强人说鬼到刘姥姥信口开河,以及苏曹通同的食色文化意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