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恋母情结:拯救灵魂的生命意象在1933年1月14日早晨,一个被囚禁的青年,从狱中碗口大的窗户向外了望,只见苍茫的天穹下到处是污气秽物,天空中又纷纷扬扬地飞舞起雪花。这位青年的脑海中不禁思念起有着白雪般纯净心灵的保姆大堰河,缅怀着以自己的乳汁养育了别人的大堰河勤劳和不幸的一生,于是他提笔疾书吟成一曲感人肺腑的乐章,这便是艾青的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相似文献   

2.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这是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的第八节。这一节诗中有几句令人费解,因为这些诗句的句意可以做多种理解,由此给阅读和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相似文献   

3.
诗人艾青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相似文献   

4.
艾青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歌颂了普通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质,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表现了作者对大堰河的思念之情。文中写到:“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这让人不免心生疑惑:“灵魂”是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实际上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5.
艾青的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塑造了一个勤劳纯朴的保姆的形象,读来非常感人。然而白璧有瑕,必须指出。 该诗第8诗段是这样的(着重号另加):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 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  相似文献   

6.
霍军老师在《她含着笑——〈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后作文批阅手记》(《语文学习》2020第11期)中,以艾青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一个句子的开头“她含着笑”为训练的起点,让学生仿照艾青,用排比句的方式将生活中的典型细节连缀,抒发真情实感。既然是仿写,自然要认真研读文本。他引领学生揣摩、体味艾青语言的妙处,给学生打开一扇鉴赏诗歌的窗,从而理解作者的情感。诗言志,诗歌中的情感是最能打动人的,然而,用什么样的方式打动读者,却是难题。很多学生能够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却无法找到路径学会这种抒情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精彩再现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呈给你吻过我的唇/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相似文献   

8.
1933年1月的一个清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牢房外雪花正在漫天飞舞。年轻人的心绪不由得有所触动,睹雪思人。他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继而挥笔写下了饱含着惆怅的思念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位诗人就是艾青。诗歌以强烈的感情抒发了对普通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乳母大堰河的热爱和怀念  相似文献   

9.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①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②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③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④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  相似文献   

10.
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是一部专业性强而叉广受欢迎的诗歌选本,在序言中他鲜明地提出了自己关于诗歌选与不选的标准,对那些未能入选的诗歌名篇似乎尽到了说明之意。但对于《正气歌》这样在诗歌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篇章,先生却坚持不肯选入,则显然是因其有着不可原谅的缺陷。本文从钱钟书先生给《宋诗选注》责任编辑弥松颐先生的信谈起,从诗歌的继承与创新上对《正气歌》未能入选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彭远华 《阅读与鉴赏》2007,(10):43-43,40
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灵魂”哪有“紫色”的呢?从修辞学的角度,显然是说不通的!从感情的角度,褒义有“美丽的精灵”,贬义有“丑恶的灵魂”之说。为什么有“紫色的灵魂”之说呢?  相似文献   

12.
<正>对教材文本进行探究性学习,往往会产生一些疑问,如果像王安石所阐述的那样"深思而慎取",对文意的解读就会登堂入室,别有洞天。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材文本的疑点,我的课堂导入过如下三问:一、"她的家"指大堰河的家吗在艾青创作的新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有这样一节: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诗句"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似乎有产生歧义之嫌。"她的家"可以是艾青生母的家,也可以是乳母大堰河的家。在这句话里,"他"作为唯一  相似文献   

13.
《绿》与《荷塘月色》同是朱自清先生手笔,这两篇文章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描写一样形象细腻,文辞一样秀美可人,笔调一样清新脱俗。但是,过细体味,深入比较,我们便会发现,这虽同是写景抒情的散文,却存在着微妙的差异,差异何在?概括地说,就是前者“浓”,后者“淡”。《绿》的浓和《荷》的淡首先从景物描写的色泽表现出来。《绿》中,作者为了显  相似文献   

14.
<正>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为诗歌单元,共选了四首现代新诗——《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学习诗歌可以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所教的班级就有一些学生在学过新诗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尝试着自己创作了。这当然是极好的事。但笔者认为,高考考纲中明确规定:能  相似文献   

15.
“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在《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公开课上,有老师问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学生异口同声回答“表现大堰河对乳儿的不舍与疼爱”,老师大加肯定后,便迅速滑入下一个环节教学。我当时觉得有未尽之义,但来不及细想。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的第3课是《大堰河——我的保姆》,这篇文章是难得的佳作,可以堪称现代抒情诗的典范。诗歌集中体现了艾青对他的母亲——大堰河的最诚挚的赞美之情,情深辞切、感人肺腑。学生在学习这  相似文献   

17.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早期诗作的经典珍品,充分展现了艾青诗歌独特的诗美风韵。茅看在《论初期的白话诗》一文中写道:“新近我读了青年诗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佣人大堰河的生活痛苦”,“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诗人熔抒情与叙事于一炉,诗作不拘泥于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而是在整散结合的句式中,巧妙地运用排比、反复、呼告抒发自己的感情,形成了强烈的节奏感和回环的旋律美,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在胸中激荡的对乳母大堰河的感激、崇敬、热爱的深情,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本文试就此诗的章法美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中师和高中语文课本中《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早期诗歌的代表作。作者以真挚虔诚的心情怀念和赞美了养育自己的大堰河,并为她受尽了人间凌辱的悲苦命运抒发了愤懣和不平?小俺矢泓S土下紫色的灵魂”一句,课本中沒有作注,中师和高中教参也未作具体分析。这在教学中是一个难点。“灵魂”是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实际上并不存在。可是,作者在诗中为什么要给它以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诗人又为什么偏用紫色来修  相似文献   

19.
虽然《大堰河——我的保姆》并不是艾青的第一批诗作,但作为足以代表艾青诗歌风格的成功作品,这首诗是诗人创作的真正起点。它包含着两种含义:其一,艾青从对乳母的追念和赞美中开启了他的精神源泉;其次,在表达这种精神力量时,他找到了自己独到的诗歌表达方式。下面试分述之。  相似文献   

20.
<正>诗歌除了以情动人外,还以形象给人以美的感受。高尔基说得好:“在诗歌作品中,即使在一首短诗中,第一位重要的也是形象。”阅读鉴赏现当代诗歌也是如此。对诗中具体形象的感受和体味,往往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美感熏陶和思想教益。诗歌中的形象分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中,作者不仅满含深情地塑造了一个勤劳、纯朴、善良的保姆大堰河的感人形象,也真实而细腻地塑造了一个满含同情和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