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9 毫秒
1.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设计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同时也是一个异常敏感的话题。减薪必然招致不满,加薪也未必能博得员工的青睐,相反不当的加薪还会在企业中引起人事波动。有人说,“薪酬,心愁,白了HR的少年头”。可谓一语中的。那么,薪酬设计缘何如此棘手?在笔者看来,其根源在于企业“薪情”转动轴与员工“心情”转动轴的不匹配性。换言之,“薪情”与“心情”难以共振是导致企业薪酬管理失灵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民以食为天,挣钱养家是正道。也因此,薪酬成为每一位职场人士最关注的焦点,一句“好薪情下用好心情工作”的流行语,一度风行2007年的职专。但从各种薪酬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多数企业的薪酬管理面临着令人尴尬的局面,甚至让人谈薪色变。该如何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薪酬制度?如何保证薪酬管理的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和个人公平?对于企业来说,薪酬是不是只意味着人力资本的总和?对此,职业杂志记者走访了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中国最佳雇主企业,以及业内资源的薪酬专家,学者,深度挖掘企业薪酬管理的真谛。[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薪酬,是企业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是员工从事劳动的物质利益前提,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激发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以保证企业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文中,通过对我国企业普遍采取的传统薪酬制度存在问题的分析,薪酬管理的发展趋势-“自助式薪酬”的内容、特点,以及引入该管理理念的思考,以期能为我国的薪酬管理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4.
双因素理论强调了精神薪酬的激励效果而弱化了物质薪酬的激励作用,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物质薪酬是被普遍强化的激励方式。显然,薪酬管理需要物质薪酬和精神薪酬的相辅相成,在一定程度上,非货币性质的“无薪”的精神薪酬更能满足员工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从而对企业产生归属感,激发员工的奉献精神。本文探讨了精神薪酬激励的各种形式以及能取得的效果,提出了在运用精神薪酬激励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日益成为组织的战略资源,对员工的开发激励也逐步上升到战略管理的高度。因此需要从一个新的视角去关注和审视企业的薪酬体系。薪酬是人力资源中激励的最核心要素,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激励人才的最基本的手段。作为决定化工企业生存发展的技术员工,尤其应该受到关注。本文在阐述薪酬体系发展与未来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某化工有限公司技术员工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设计一套操作易行的薪酬体系,以期对该公司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薪酬,是企业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是员工从事劳动的物质利益前提,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激发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以保证企业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文中,通过对我国企业普遍采取的传统薪酬制度存在问题的分析,薪酬管理的发展趋势一“自助式薪酬“的内容、特点,以及引入该管理理念的思考,以期能为我国的薪酬管理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7.
被访嘉宾: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招聘顾问张连军北京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办公室主管孙晖北京彼岸通图文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哲“生存不易”、“钱不好赚”是当今人们的口头禅,各个行业竞争激烈,有的已经在勉强支持。仅靠工资生活的人更是把固定的几个钱看得很重,初入职时想要高薪,入职多年盼望加薪……薪酬就像画在墙上的饼,总难使辘辘饥肠有满足感。对于憧憬了多年的大学生来说,薪酬对他们既是生活的基础也是对能力的肯定,对他们初入社会的自信心影响很大。但奈何僧多粥少,许多大学生在“薪情”和“饭碗”间选择了饭碗。目前的…  相似文献   

8.
这是都市里一群有着高学历、高薪酬的白领丽人,衣着靓丽,身居高位,集容貌、气质、高岗位、高薪于一身,几乎就是上帝安排的故意让人嫉妒的宠儿。然而,在公司的人事变动中,她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降薪或者辞去现任职务的报告。拒绝高薪,呼唤新“薪”情带来新“心”情成了她们的新生活风向标。她们为什么会和自己的钱袋子过不去?记者带着疑问走近了三位特殊的白领丽人。  相似文献   

9.
说到人力资源管理,薪酬与激励是一个不得不涉及的话题,也是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论坛关注的焦点。而近日在北京召开的“2004’薪酬管理国际高层论坛”无疑成为了焦点中的焦点。此次论坛由国家劳动保障部工资研究所与《职业》杂志联合举办,会聚了国内外顶尖薪酬专家,吸引了包括政府部门和企业在内的一百多位代表,就国内外薪酬发展趋势和最热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收入多少与人们的生活水平紧密相关,因此薪酬行情一直是职场人士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去年,虽然受到非典的影响,但总的来说,人们的“薪情”还算不错。那么  相似文献   

11.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的薪酬体系有助于高校后勤员工获得工作安全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离职率,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完善后勤服务。目前许多高校后勤集团在薪酬体系的设计管理与实践方面,还处于初步阶段,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提高。本文对高校后勤集团薪酬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后勤集团薪酬管理体系设计的思路与建议,为提升高校后勤集团的运行效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职能之一,薪酬激励是企业激励机制中的最重要手段.薪酬体系如果设计得当,就能极大地提高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反之,则可能导致员工士气低落,效率下降.本文通过对薪酬理论的阐述并借鉴薪酬管理经验,解决当前困扰公司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及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葳蔓 《职业技术》2004,(7):4-11
改革开放26年来,多数中国公民的薪酬都成番论倍地增长。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看到外国人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挣的薪酬、过的日子,国人不满足了。特别是金领、银领、灰领、自领……这些具有高技能的人群,不但不满足,而且也不安份了。他们日思夜想着挣高薪,赚大钱,成了如今中国的追“薪”族。对于这些追“薪”族,他们的“薪”情和心情如何?他们是怎样圆上高薪梦的?他们在追“薪”中经历了怎样的坎坷?有关专家和人士对赚高薪有何评论?以上几个问题就是本次漫话要回答的。  相似文献   

14.
企业薪酬管理时员工的归属感、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绩效会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们最为关切的部分,灵活有效的薪酬制度对激励员工和保持员工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一套公平合理又具有激励作用的薪酬体系是国有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关于薪酬的研究是学界越来越重视的一个热门话题,因为薪酬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薪酬在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企业激励员工、薪酬留人及平衡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工具,同时也是稳定社会经济的积极因子。理论研究中人们趋向于将企业薪酬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采取工具理性的思路解决薪酬分配的问题,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相似文献   

16.
关于宽带薪酬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薪酬管理,一项好的薪酬制度恒够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进而产生更高的工作绩效,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宽带薪酬的作用已经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作为最直接最有效的对劳动的报答方式,是每一个用人单位必不可少的管理方法,薪酬对企业的竞争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如何客观、公正、公平、合理的回报为企业做出不同贡献的劳动者,从而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又能保证员工从薪酬中获得经济上、心理上的满足,是现代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校后勤企业非事业编制员工薪酬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非事业编制员工薪酬管理,以充分调动其在各项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目前高校后勤企业非事业编制员工的薪酬管理理念滞后,在薪酬结构、工资水平、晋升渠道、福利体系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理念,设计合理的薪酬方案,构建科学的薪酬晋升渠道,制定完善的福利政策,打造成熟的企业文化,应是加强高校后勤企业非事业编制员工薪酬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民营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原因及我国特殊的国情,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民营企业面临着“薪酬困境”,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枷锁。在对我国民营企业薪酬制度的研究基础上,发现存在薪酬设计方法陈旧、薪酬设计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脱节、忽视内在薪酬和福利待遇等问题。为此,在分析民营企业薪酬制度安排存在的弊端后,提出应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将薪酬制度与企业发展结合、提升员工的内在报酬和福利待遇等举措。  相似文献   

20.
一、企业薪酬体系的构成薪酬问题历来是企业管理中最敏感的问题。为了保证公司具有持续发展的竞争力,企业必须对关键岗位的员工提供较高的薪酬,但随之而来的是部分员工会对高收入岗位产生心理不平衡,影响工作的积极性。薪酬差距既要拉开又不损员工土气的关键是拉开差距的理由必须充分,并制定相应的制度。许多外资企业不同岗位薪酬差别很大,但员工的士气依然很高,说明“鱼与熊掌可以得兼”。人力资源部门须从薪酬的基础、薪酬的设计和薪酬提升三个层面着手来安排薪酬体系,使薪酬体系设计体现公平的原则,从而符合公司发展的整体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