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来,“海龟”和“海带”成了热门词。有报道说:在国内人才市场上,被人们称为“海龟(归)”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开始体会到就业的艰难,一些“海龟(归)”求职时四处碰壁,不得不暂时“待业”,“海龟(归)”正在变成“海带(待)”。“海龟”变“海带”一时为各界所关注。对“海龟”变“海带”这条新闻最关心的,是部分正在海外学习的留学生。他们不明白就业形势为什么会急转直下,认为是近年来留学人员大量回国引起的“过剩”和“贬值”,甚至对目前国家积极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产生了疑问。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留学人员过去是、将来仍是国家经济科教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人的眼中,留学生是个说不尽的话题,有“海龟(归)”,也有“海带(待)”,有受人景仰的“留X学者”,也有被人耻笑的“克莱登大学”学生。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时下或许是中国学生踏出国门最多、足迹最广的时期,而在国外大学的校长心目中,中国留学生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3.
王琳 《语文知识》2005,(11):17-18
看到“海龟变海带”这句话,你千万别误会,这里的“海龟”可不是你所熟悉的那种呆头呆脑的动物,“海带”也不是你常吃的那种海洋植物。君不见有人从海外留学归来,春风满面,意气风发——没错,那就是“海龟”。前些年,一些优秀的人才到海外留学,回国后身价倍增,年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海龟?答: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简称海龟。什么是海带?答:现在就业竞争激烈,工作难找,许多海龟一归国就待业,简称海带。什么是海盗?答:一个海龟误入歧途,参与盗版光碟制作,简称海盗。  相似文献   

5.
海龟(海归):归国留学人员。 海带(海待):归国留学人员回国后暂时待业者。 海藻(海找):归国留学人员中不断找工作却仍找不到合适工作的人。  相似文献   

6.
薛涌 《大学时代》2006,(1):44-45
“海龟”变“海带”,这两年已经成了媒体的俗语。大量海外留学的学生,特别是留美学生出去辛辛苦苦闯荡一番,回来本来指望鲤鱼跳龙门、身价百倍,想不到连工作也找不到,只好待业,有心里不平衡者,抱怨国内不识人才,希望能够得到特殊待遇。  相似文献   

7.
太阳西斜了,烤了一天的海面渐渐凉了下来,海面下的各种鱼、虾、蟹、贝为选一个新司令的事,又吵吵嚷嚷了。原来的海洋司令是一只老海龟,他已经在这片海域做了一百多年的司令。现在,他老了,耳朵背了,眼睛花了,行动也更迟缓了。这时,他慢条斯理地说:“大家选一个新司令吧,新司令要年轻、聪明、精力充沛,你们想一想,看选谁好呢?”一条小带鱼说:“那就另选一只小海龟吧,海龟想得周到,办事稳重,在海里有威信,选他挺合适。”一条八只脚的章鱼游过来说:“应该选一个厉害一些的,这样,谁也不敢惹他,咱们大家也都安全。比方说,…  相似文献   

8.
1.小海龟常常掉眼泪,小猪取笑他:“小海龟,没出息,哭鼻子,数第一。” 2.小伙伴们都不愿和小海龟玩,嫌他太爱哭了。  相似文献   

9.
开心一刻     
姚乐 《双语学习》2013,(7):20-20
从前有三只小海龟。一天,他们决定去野餐。但到公园后,他们才发现忘了带苏打水。最小的海龟自告奋勇地说他愿意回去拿。走之前他叮嘱另两只海龟一定要等他回来,并且说在他回来之前他们不许偷吃三明治。一个星期过去了,然后是一个月,最后一年的时间过去了。终于两只海龟说:“噢,算了,我们不等了,我们把三明治吃了吧。”话音刚落,只见最小的那只海龟突然从一块岩石后面跳了出来,说:“你们要是偷吃,我就不去了!”  相似文献   

10.
并非戏言     
《师道》2004,(7):58-58
优秀运动员第一次拿奥运冠军时都是在笑,可是最后一次拿奥运会冠军却大多在哭,就是因为拿得越来越艰难:战胜对手难,战胜自己更难。——在第14届世界杯跳水赛获10米跳台金牌的田亮谈在奥运会上拿冠军的感觉有些人连自己的邻居都不认识,而对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却关心得要命。——火星探索热遍全球时,一位网友如此抱怨昨天是“海龟(归)”,今天是“海带(待)”。——在过去20年里,有近60万人留学国外,近几年“海归们”在国内人才市场上求职趋于困难、身价贬值的现象十分明显我个子不高,要想称王称霸,需要有一技之长。——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  相似文献   

11.
海龟趣谈     
《海龟下蛋》(六年制小语五册)是一篇富有情趣的短文。通过“我”和小猛在沙滩上观察海龟下蛋的故事,向孩子们介绍有趣的生物知识,扩大儿童的视野。海龟是一种两栖爬行动物,产地分布很广,我国南海一些岛屿是海龟的生活场所之一。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海域内,有一组岛屿,叫加拉帕戈斯群岛,它的意思是龟岛,是海龟的王国。太平洋的阿森松岛长期以来也一直是海龟的故乡。每年三月,成群的海龟经过两千多公里的长途  相似文献   

12.
《阳光搜索》2005,(3):45-47
从长春到广州,七八年间,郭竞雄一直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带着工作,带着徒弟在全国不同的城市游走,动不动在某地待上一年半载,他曾经自嘲:“我是游牧漫画家!”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男孩发现了一只海龟,他十分好奇,开始观察研究起海龟来。但是,这只海龟却把头缩进身体里去了,并且还紧紧地闭上了龟壳。男孩感到非常烦躁,于是,他拾起一根棍子,准备把它的壳给撬开。男孩的叔叔看到了这一幕,连忙跑过来对他说:“哦,不,孩子,不是那样做的!如果你这样做的话,不但可能会杀死这只海龟,而且你还撬不开它。”于是,男孩的叔叔把海龟带到了屋子里,并且把它放在壁炉旁边。几分钟后,海龟的身子渐渐地暖和起来。然后,它开始探出脑袋,伸展开四肢,并开始缓缓地爬行。“海龟就是这样的,”男孩的叔叔说,“其实我们人也是这样的。你不…  相似文献   

14.
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海归到今时今日的“海待”.究竟是什么在其中引起了化学反应?海归怎么了.招谁惹谁了?现今人才市场.到底是国家政策不够有力,还是国内经济环境不够景气?是混日子的”海龟”太多太滥,还是企业过度地贬低了海归?且看看海归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它不走了     
鑫鑫两岁半,刚进幼儿园,是一个胖乎乎的孩子,每次吃饭总是第一。有一次吃午点,我把绿豆海带盛到他的杯子里,刚一会,他就上来,我一看,他把绿豆水喝光了,剩下绿豆和海带沉在杯底,小手够不着,吃又吃不到,他委屈的看着我,指着杯底的绿豆和海带说:“它不走了!”它不走了@诸葛慧$由广西区直机关第一幼儿园  相似文献   

16.
这时,小海龟注意到空中有一只棕褐色的大鸟悄无声息地落在大家面前。他收拢翅膀,大眼睛炯炯有神地盯住两位争执不休的鸟妈妈。“他就是金色森林的大侦探猫头鹰先生。”小猕猴多多在小海龟耳边小声嘀咕。“别看他眼睛大大的,其实白天视力很差。”  相似文献   

17.
盘点与展望     
2003年已经过去,但搜索2003年职场的关键词,无论是4月被“非典”肆虐的职场,还是7月现身北京的"绿卡";无论是由212万扩招毕业生组成的求职大军,还是由"海龟"(海归)蜕变成的"海带"(海待);无论是政府间深度合作推出的"长三角",还是首度被人才市场接受的"洋打工",有许多都不会从我们将来的记忆中消失......盘点2003年职场,展望2004年,我们将有很多收获与思考,也将赢得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认识“真正的”孙中山是有着许多困难的。在活着的时候,他就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同时,论及他的一些著作都怀着敌意的偏见。在他逝世以后,一个“神化”的过程又开始了。不同政治派别的作者们论及孙中山的作品成千上万,用中文、日文、俄文和其他欧洲语言论及孙中山的学术性著作非常之多。用中文写作的孙博士选集有23个不同的版本。  相似文献   

19.
海王与牡蛎     
一天,大海的统治者海王问海洋动物们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 “大重要。”鲸鱼回答说,他的个头儿很大很大。 “力量更重要。”海龟说,他厚厚的甲壳和有力的嘴巴,能保护他避开任何危险。 “美才是一切之中最重要的。”一只漂亮的海星回答 鲸鱼、海龟和海星大声争论起来。半埋在沙中听他们争论的是一只牡蛎。牡蛎知道自己既不大,也  相似文献   

20.
记者:经过几年出国留学热潮后.学生和家长对留学都变得更加谨慎:随着留学归国人员数量的增多,以及出现的一些“海龟”变“海带”的现象,社会上也产生了不少对出国留学的负面看法,您认为这些负面的观点是否会影响我国的出国留学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您是否依旧看好我国的出国留学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