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的五副春联。2.理解生词及文中五副春联的意思。3.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五副春联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对联的对仗和音律美。(第二课时)课间休息:欣赏MTV贺年歌,学生、老师可跟着一起学唱。一、导入新课师:课前,我们听了一首非常欢快的歌,说说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过年时欢乐、团圆、幸福的场面)师:快过年了,点个炮仗,增添点气氛。(放动画)你们知道我们过年时一般都做什么?(让学生充…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春联     
我的父亲是供销合作社的一名普通职工,他幼时读过私塾,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每当春节来临,父亲就忙不迭地写春联。父亲很认真,对每一副春联的内容再三斟酌。我家大门上贴的春联,父亲更是用心良苦,以期通过对联教育子女。正月里来拜年的人多,每送客到门口,父亲就会指着春联讲解一番,赞叹声中,他觉得格外开心。几十年来,父亲写的春联一直是我家过年时最美的风景,也是我最温馨的回忆。  相似文献   

3.
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是一年当中最隆重的节日。过年要贴好春联,这是妈妈给我的任务。我从商店里买回三副春联,分别贴在大门、厨房、猪圈上。我看着一副春联,大声读道:满堂聚财财先到,迎春接福福自来。妈妈大声赞道:好,真是一副好对联!我又读:厨中调美  相似文献   

4.
趣谈对联     
<正>童年最吸引人的莫过于过年的鞭炮声,前奏则是贴春联。"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大门上贴上一副大红的春联,既喜气洋洋又吉祥如意。对联俗称对子,分上下两联,上联最后一字仄声,下联最后一字为平声(普通话中的第一、第  相似文献   

5.
1.“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清末民谣) “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为其山乎。”(讽刺贪官联。清代,某地有个贪官,过年时贴出这样一副春联:“爱民若子;执法如山。”有人在其上下联上各添了一行字,改成了此副对联。路人皆拍手叫好。)  相似文献   

6.
正唐伯虎是有名的大才子,可他对权势者却很清傲。这年快过年了,家里仍无银两买年货。他心想,当朝阁老和我住得这么近,不如就从他那里弄点过年的银子吧!唐伯虎略加思考,就提笔写了一副春联,差人给阁老送去,以示新春祝贺。阁老听说是唐伯虎赠送的对联,非常高兴,便赏了来人30两银子。打发唐府佣人走了以后,阁老打开对联仔细地观赏起来。只见上面写着"今年真好晦气"几个大字,每个字都有碗口大小,  相似文献   

7.
漫话对联     
对联,也称楹联,它包括春联,喜联,寿联,挽联等等。它是我国民间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是百花园里一朵艳丽的奇葩。对联是由“桃符”演变而来的。最早的一副对联是五代后蜀主盂昶所写。据《宋史·蜀世家》载:公元964年,孟昶令学士辛寅逊在桃符板上题词,因其所题不工,就自己动手撰了一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到明太祖朱元璋,又把对联提倡了一下,民间便广为流传了。不仅春节喜庆,并且婚事言欢,祝寿颂寿,致哀敬挽,师友相赠,堂榭装点,皆堪称上品。对联紧贴人民脉搏,呐喊人民心声,因而为人民所喜爱。 1923年,陈毅同志旅欧后回家乡四川乐至过年,叔伯们请他写副春联。他略略思忖,挥毫疾书:“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事无成事无成事事无成事事成。”揭示了受尽折磨,终年不得饱暖的劳苦大众的生活艰辛,表达了人民渴望组织起  相似文献   

8.
学《春联》一课,拓展练习,鼓励孩子们课外学习并收集各类春联。等到课堂汇集交流时,发现可以赠送商店、农户、军营、敬老院、理发店等的对联都有,孩子们愣是说不出一副送学校的对联,我窄窄的小心眼里便有些不快,锁着了眉头,把手一挥:“中午回家继续找,我就不信找不到一副适合送学校、送老师的对联!”  相似文献   

9.
学《春联》一课,为了拓展练习,我鼓励孩子们课外学习并收集各类春联。等到课堂汇集交流时,发现可以赠送商店、农户、军营、敬老院、理发店等的对联都有,孩子们愣是说不出一副送学校的对联,我窄窄的小心眼里便有些不快,锁着了眉头,把手一挥:“中午回家继续找,我就不信找不到一副适合送学校送老师的对联?”  相似文献   

10.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不仅喜爱撰写对联,而且大力提倡对联。因此,每逢过年,他号召家家户户都要张贴春联,以增添喜庆与祥和。“春联”这个名称,就是朱元璋首先提出来的。他在普及对联文化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春节晚会比去年多了一个节目,由各地方电视台主持人为晚会献春联,一幅幅春联带着各地电视台的祝福,迎来了祥瑞,也博得了全国观众的一次次喝彩。晚会结束,拿过一副副对联细细揣摩,击节赞叹之余,也为一些不工整的春联感到些许遗憾。  相似文献   

12.
年关近了,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的门上开始贴上大红的春联,喜庆的气氛出来了,年味也浓了。春联的起源春联也叫“门对”、“春贴”、“桃符”、“对联”。早在秦汉以前,每逢过年,老百姓就在大门的左右两边悬  相似文献   

13.
春满乾坤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传统春联)对联是中华文明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传统的华人家庭,门前有楹联,室内有堂联,办喜事要送贺联,遇丧事要送挽联。当然更多更常见的是春节时张贴的春联。有了春联,春节才显得喜气盈门,才有浓浓的节日气氛。人们在春联中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显示自己的博大胸襟和聪明才智。像这副传统春联,虽然流传很久  相似文献   

14.
神对联     
<正>过年了,我们中国人有贴春联的习俗。话说从前有个卖豆芽的人,请村里有学问的私塾先生帮他撰写一副春联。私塾先生提笔略一沉吟,挥笔在纸上写了起来,片刻即成。那人俯身一看,顿时傻了眼。原来,先生写的春联全部都是一个字——"长":  相似文献   

15.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深受人们喜爱。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题写的楹联等。  相似文献   

16.
佟丽雪 《新高考》2007,(11):28-30
提到对联,大家都不陌生,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它是我们这块土地上长期的历史文化生态中所孕育和形成的文化样式,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人类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它起源于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时为驱邪避鬼在家门前悬挂的桃符,五代时后蜀末代皇帝孟昶(chǎng)于公元934年春节之前,创作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从各地的中考试题看,对联的考查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对联的内容博大精深,是一部浓缩了的文化史,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时,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现就有关对联知识介绍如下。一、对联的起源对联将汉语特有的节奏韵律与书法艺术结合在一起表情达意,具有独特的美质。对联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种艺术形式。对联最早用于庆祝春节,叫春联。春联由古代的“桃符”演变而来,据《淮南子》记载,桃符是用两块长约七、八寸,宽一寸多的桃木片做成的,上面书写除祸祈福的话,悬挂在门旁以避鬼驱邪。最早的一副春联,据说是五代后蜀主孟昶写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挖掘出有价值的语文课程资源,我从2005年春节晚会的一个“亮点”——“春联”入手,把春节晚会引入语文课堂。一、寻寻觅觅配春联出示“春晚”上出现过的20来副春联,上下联均已被打乱,让学生找出配对的上下联。学生在寻寻觅觅中体会到了对联的主要特点:上下联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当。配好对的春联还要确定上下联,这是个难点。我趁机告诉学生: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是平声。找到配对的对联的学生再一起讨论确定上下联,然后模仿“春晚”上全国各地电视台主持人两两配对,展示春联。学生配好的对联有:…  相似文献   

19.
活动一:爆竹声声,感受春节快乐师:同学们,今天的教室跟往常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呢?生:我有一种过春节的感觉。师: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生:教室的黑板上贴了一副红红的对联,而且这副对联的内容都与春有关。生:教室的黑板好像家里的门一样,上面还贴了两个倒着的“福”字。生:刚才我还听到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师:过春节时,你们放过鞭炮吗?生:(举手)放过!师:其实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门上贴的对联也叫——生:(齐)春联!师:对!是春联。能把你课前搜集的春联念给大家听听吗?生: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生:雄鸡三唱送腊去,喜鹊一声迎春来。师:大家…  相似文献   

20.
春联、门神是春节文化符号中源远流长、寓意丰富的民俗事项。过年贴春联、门神在我国已经是一项历史悠久且必不可少的仪式。春联也叫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春联源于桃符,桃符上的门神是用来驱鬼辟邪的,门神和春联配套使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联、门神主要用于营造喜庆祈年的氛围。春联、门神不仅记录着中华民族生活的状况,而且还蕴含着民族精神发展历程,同时在有意无意间成为当代人们亲近传统文化的纽带。春联、门神作为春节仪式中民俗事项的典型表征,相辅相成、寓意丰富,构成一道亮丽的中国民俗文化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