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是影响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在当今世界跳远助跑速度越来越快且助跑速度日趋接近的今天,踏跳技术的差异已成为决定成绩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跳远成绩不仅取决于助跑速度,而且在较大程度上受到踏跳技术和踏跳能力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完整的跳远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技术环节连续组合而成。其中助跑是跳远技术的基础,起跳是关键,跑跳结合是跳远技术的核心。在这四个环节中,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跳远起跳效果的发挥,对跳远成绩产生不利影响。1.助跑速度跳远的助跑不仅是为了获得理想的水平速度,而且还必须为踏跳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助跑与踏跳紧密结合,做到在起跳时既  相似文献   

3.
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 ,是影响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在当今世界跳远助跑速度越来越快且助跑速度日趋接近的今天 ,踏跳技术的差异已成为决定成绩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 ,跳远成绩不仅取决于助跑速度 ,而且在较大程度上受到踏跳技术和踏跳能力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正跳远的四个技术环节:助跑,踏跳,腾空和落地。四个技术环节中的助跑,踏跳,落地三大技术在跳远中的作用和练习方式大致相同,腾空步技术在跳远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技术之一。挺身式跳远——踏跳腾空后做一个展体挺髋收腹动作,对身体各部位的控制,对力量,速度,柔韧,协调,爆发等各方面的素质要求比较高。现把  相似文献   

5.
现代跳远发展趋势、或者说是创造优异成绩的因素是:在充分发挥和利用助跑水平速度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有效的踏跳,努力获取最佳的腾起垂直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度。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的踏跳技术、特别是踏跳力量就显得极为重要。在完成踏跳动作过程中,运动员从高速度助跑转换成快速攻板起跳,下肢承受地面给予人体巨大的支撑反作用力,需要相关肌肉群发挥其最大绝对力量,为转入快速蹬伸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1 影响起跳速度的技术因素 1.1 助跑速度:助跑速度在决定跳远成绩的所有因素中,所占的作用大于70%,所以现代跳远技术提倡在高速度助跑下迅速完成起跳。跳远助跑不仅是获得理想的水平速度,而且还必须为踏跳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高速助跑中与跳踏紧密结合,做到在起跳时既保持助跑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又要发挥垂直速度,保证有较大的腾起角和腾起初速度。因此技术上要求控制好助跑最后4步步长的合理变化。助跑最后4步,最好仍以前面相同的动  相似文献   

7.
重视在跳远起跳中发挥垂直速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跳远运动正朝着尽可能快的助跑速度与踏跳合理的结合方向发展,快速助跑与踏跳合理结合,其含意为所参与踏跳的诸因素的搭配要更为合理化。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助跑速度、步频与步幅的节奏、腾起初速度及腾起角等。助跑与踏跳的合理结合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关键技术。然而跳远的踏跳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踏跳效果的好与坏,不是由一个因素所能决定的,而是多因素的集合。因  相似文献   

8.
踏跳技术在完整的跳远技术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起跳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跳远成绩。而起跳腾起角及垂直速度较小是我国跳远运动水平继续提高的一个重要障碍。运用数理统计法,对世界和中国不同等级优秀运动员踏跳过程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进行分析,为科学认识踏跳技术实质和跳远教学训练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急行跳远是高校普通体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田径教学项目。其技术环节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几部分组成。其中助跑、踏跳是技术的中心环节。因为跳远的远度是由人体腾起的初速度和腾起角度所决定的。因此运动员只有在尽量保持和发挥最大水平速度的前提下,得到最大的垂直速度,才能获得最佳腾起角度和初速度,跳出好成绩。由此可见助跑速度和弹跳能力是急行跳远运动员应具备的重要身体素质因素。  相似文献   

10.
跳远动作技术主要是由助跑、踏跳、空中姿势和落地4个部分构成,其中踏跳技术对完成动作、决定成绩好坏影响最大,而踏跳这一主要环节又与助跑速度、起跳的支撑时间、角度、力量有重大关系。所以,以此标准确定跳远项目的特征,即“高速助跑下的快速起跳能力”。针对主要特征中的有关因素,在选拔运动员时应以此为重点,把速度发展潜力大和下肢爆发力强的运动员作为选拔的重点,提高选材的准确性。跳远运动员选材包括以下内容:1·身体形态选材:对于跳远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一般要求身体瘦长,上下肢比例协调,下肢较长,小腿相对长些,跟腱长,足弓高,脚长…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跳远技术参数和跳远踏跳阶段踏跳力一时间曲线,剖析助跑速度损失量、起跳快速支撑和蹬伸在跳远起跳垂直速度的生成机制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原因,对跳远垂直速度生成提出了新的见解,并为创新跳远训练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田径是各项运动的基础。而急行跳远又是这个基础的主要项目之一,跳远的完整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的,其成绩的好坏,主要是由助跑和踏跳这两个技术环节所决定的。运动员在尽量保持较高的助跑速度之外,还要能适时地正确地有效起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我国大学生跳远运动员助跑和起跳的动作分析,从理论上探讨跳远运动员“速度型”起跳的技术特征,为进一步改进跳远踏跳技术,提高运动成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论缓冲能力对跳远助跑速度和起跳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技术和生理上分析了缓冲能力在踏跳阶段的重要性。跳远运动员的缓冲力强,有利于在踏跳阶段肌肉弹性势能的储存和利用,加快肌肉收缩方式的转换速度,提高蹬伸能力;有利于充分发挥和利用自己获得的助跑速度,从而创造优异的跳远成绩。  相似文献   

15.
跳远起跳速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影响跳远起跳速度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提高起跳速度,增强起跳的效果,使助跑与起跳更好地衔接,是跳远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在跳远教学中,常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助跑节奏不好(步幅时长时短,频率时快时慢,起跳前跨大步),踏跳无力,腾空不高,空中姿势不平稳,上体前倾或后仰,产生回旋现象等缺点,影响了跳远成绩。究其原因,是踏跳不正确,助跑速度不好。跳远技术首要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快速而强有力的踏跳,以获得较大起跳初速度,而这个问题往往是人们熟悉而又被人们所忽视的。  相似文献   

17.
对陈敏后两步助跑与踏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速摄影与影片解析的方法,对健将级男子跳远运动员陈敏的后两步助跑与踏跳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陈敏的助跑节奏良好,速度较快,但踏跳前一步明显减速,主要是由于摆动腿着地脚跟领先所致;着板技术与踏跳效果较理想,但起跳角偏小。  相似文献   

18.
从刘易斯和埃米扬的典型两跳得到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跳远运动正朝着尽可能快的助跑速度与踏跳合理的结合方面发展.快速助跑与踏跳合理结合,其含义为所有参与踏跳的诸因素的搭配要更为合理化.世界级优秀选手刘易斯和埃米扬的典型两跳充分反映了两种技术流派:即速度见长的技术特点(低跳跃型)和力量见长的技术特点(高跳跃型).  相似文献   

19.
跳远的远度取决于助跑速度和踏跳力量.澳大利亚跳远教练杰斯贾维认为,跳远成绩约2/3取决于助跑速度,可见助跑之重要。日本一些专家经过研究,得出了远度与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相关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踏跳是跳远技术的主要组成部份。一个优秀跳远运动员必须具有快速助跑速度,取得最好的起飞初速度,合理的腾起角和较大的腾空高度,在极其短促的时间里改变方向,都需要通过踏跳的一杀那表现出最大的作用。(比蒙、刘玉煌等国内外名将的才能除具有良好速度外,主要是踏跳技术有超人之处。〈如比蒙的水平速度、腾起角、腾空高度都是世界之最〉。)其中,踏跳动作是整个跳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份。一、踏跳技术的三阶段要教好踏跳技术首先要搞清踏跳技术结构才能采取正确有效的手段,促进成绩的提高。踏跳的技术可分:放脚(上板)、支撑(缓冲)、起跳(蹬伸)三个连贯的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