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静 《青年记者》2016,(29):5-6
在传播学中,存在很多公认的、不被质疑的理论或认识,它们就像是自然科学中的定理一样被人们接受.在研究成果丰富、多元的传播效果研究领域,也有一个强大的学术共识,即人们对媒介影响力的认识,经历了“强—弱—强”三个阶段.具体来说,就是从最初的“魔弹论”,到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所开启的“有限效果论”,再到德国学者纽曼明确提出“回归强效果”.然而,作为一门社会人文学科,其最大的意义价值就在于思想的开掘与碰撞,如果前人们的思想都变成了“定理”,那么这门学科也就快走到了尽头.  相似文献   

2.
媒介公信力与视听率,发行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以说,早先就有很多类似于“公信力”的提法,如 “可信度”等,但实际上,公信力的内涵与外延比可信度要大得多:可信度主要是强调媒介刊发新闻的真实性而言,而公信力则不仅局限于此,它还体现了一个媒体存在的权威性、在社会中的信誉度和在公众中的影响力等多重特征。“公信力”这一提法的出现,客观上讲,是随着各媒体之间竞争的加剧,尤其是随着媒介产业化的发展和完善,媒介集团争相树立自身形象而出现的。从普遍意义上讲,我认为媒介的公信力是媒介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成的,是在社会中有广泛的权威性和信誉度、在受众中有深…  相似文献   

3.
对于“媒介”这个词语,我们似乎并不陌生,但如果仅仅将其视为一个不具任何意义的机械中转站,就不仅低估了“媒介”的文化力量,也抽掉了支撑现代文化精神的一根脊梁。简单的解释显然不能帮助我们清晰认识“媒介”的组织构成,也不能帮助我们深入透视其文化属性和社会意义,我们需要对“媒介”进行更细致而客观的观察,需要更有力度和深度的剖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殷俊博士编著的《媒介新闻评论学》才让人眼前一亮。如果说“媒介”是符号的策划、生产、流通等一系列运作过程,那么“新闻评论”就是符号的再生产再加工的过程。“新闻”本身是以各…  相似文献   

4.
智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日常生活的媒介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党媒网络空间社会共识话语的主导力.党媒应把握社会共识及话语要义,对网络空间非主流社会话语形态及其实质进行梳理分析,从社会共识及其话语规律、党媒传统经验、日常生活媒介化新特征等入手,建构好党媒网络空间社会共识话语的主导力.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新的媒介环境中,手机已不仅仅是一个通信工具,它打开了一个通往新世界的大门,重新塑造了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时空关系. 移动范式的崛起 “范式”这个概念最初是被用于社会理论的阐述,后来在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被用来分析科学理论发展模式,库恩虽没有对“范式”下一个很明确的定义,但是范式常被用来作为“一套理论和方法的框架”或者“模型或模式”而被学界认可,它提供了一个看待世界的方式和认知框架,对于我们对世界的感知与交互都有深刻的影响,我们依据不同的“范式”提供的认知框架来完成个体社会关系的构建以及人际互动.李明伟在其博士论文《媒介形态理论研究》中论证了技术研究学派成为传播学研究中一个合法研究范式而存在,于是媒介环境学派的学术研究一般被归为技术范式下的媒介研究.  相似文献   

6.
社会学家把人类社会看作一个完整的、统一的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关系。媒介生态是把社会环境当作一个信息化的整体来考查的。媒介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子系统,与其他的社会子系统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总和即是媒介的生态环境。把“非典报道”放到媒介生态的大环境中去考察,就会发现成败直接关系到媒介在媒介生态中机能的正常发挥与否。面对“非典”这一媒介生态的局部机能失衡,媒介的表现无论是过于亢奋还是免疫力低下,都会破坏媒介生态向均衡的复归,影响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相似文献   

7.
钱佳庆 《青年记者》2012,(18):52-53
在如今这个多媒体时代,媒介与媒体、多媒体与新媒体等学术概念使用较为频繁,其中意见多样,观点不一. 首先要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在于辨析媒介与媒体概念以及厘清新媒体、多媒体等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关系. 媒介的出现让有价值的信息能够方便、快捷、低成本地生产、复制和大规模传播.施拉姆指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作为传播渠道,媒介具有一种物质实体、工具或技术手段的概念,如广播.作为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的发达程度决定着社会的传播速度、范围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刘丹凌 《今传媒》2016,(6):37-37
“媒介是一种特殊的启发性思维的制度”,克劳斯·布鲁恩·延森的表述意在强调媒介作为社会和文化的“基础的构成单位”,在他那里,媒介被置于至关重要的位置,发挥着构成社会、文化存在的本体性作用。过去,我们把媒介视为“数量有限的生产/发行源头向外辐射的产物”,视为社会和文化的建构的结果;现在,技术革新和全球媒体的发展使“什么是媒介”重新成为问题,媒介文化成为一个正在展开的世界,这意味着不仅是社会和文化塑造媒介,媒介也反向塑造着社会与文化,这并不是一种线性的、对等的建构关系,媒体的普遍化趋势无限放大了媒体的意义。因此,“媒介视角”成为一种普泛的社会考察框架,不仅存在于对媒介、媒介产品、媒介现象的考察当中,亦存在于对文化及社会发展的探析当中。媒介在这里被普遍化为一种思维、一种结构、一种构成性基础,最终,从文化价值体系中脱颖而出。本期“媒介批评”栏目立足于大众媒介本身的发展变化及当今媒介文化语境,通过对当今传媒现象的研判,有望促进网络文化建设、推动媒介融合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学学者默顿认为客观世界中有三种现实:一是社会现实、二是媒介现实、三是主观现实。如何了解、用一个什么样的参照标准来认识这三种现实,内容分析法提供了一个让我们了解媒介现实的方法,利用媒介现实作为参照系,我们就可以了解其他两种现实,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就可以了解电视现实,了解一个企业在电视中的形象,有了这样一个基础,我们就可以推测媒介现实和企业的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差异,以及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存在着哪些差异,让企业了解自己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为企业的公关宣传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向外传递着自身作为一种“存在”的迹象,人类也一直在不断寻找最合适的媒介来进行传播和沟通。如果把新闻媒介设想成一个生物有机体,那么社会就构成了这个有机体赖以生存的现实环境,新闻媒介不可避免地和社会各组成部分发生联系。作为社  相似文献   

11.
肖伟 《新闻界》2012,(2):7-10,14
本文通过对“小悦悦事件”新闻报道的框架透视,思考大众传媒在道德共识建构中承担的角色.通过对广东五家日报的实证分析发现,媒体设置的“冷漠”框架与社会深层框架共振,唤起公众对道德议题的普遍关注;媒体通过多维框架设置、多元主体参与及多种显意手法表达,初步在新闻话语中建构起社会成员一定的道德共识;与“天涯社区”民间发贴的框架对比显示,媒介与民众对道德议题存在认知差异,媒体应予重视并通过长期互动来弥合分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新闻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在可喜的成绩背后存在一个让人担忧的现象:媒介片面追求"眼球"效应,出现媚俗的趋向.媚俗对受众和社会不利,也不利于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除了受到经济利益的刺激一味追求巨额利润之外,主要是因为媒介对受众本位意识的理解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偏差:在建立为受众服务的观念的时候,忽略甚至放弃了社会责任这个非常关键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3.
论媒介即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国 《新闻界》2005,(6):138-139
麦克鲁汉有一著名论断“媒介即讯息”,他是就媒介与一般信息的关系而言。本文作者沿用麦克鲁汉的这个说法,提出“媒介即艺术”,当然,这是就媒介与艺术的关系而言。其实,如果“媒介即讯息”能够被认同的话,那末,“媒介即艺术”这一提法也有其合理之处,那是由于艺术的对象是人、社会和宇宙,艺术也在传递讯息,只不过它与新闻、宣传等传递的内容和方式有所不同。当然,媒介与艺术不能简单地画等号,但我们提出“媒介即艺术”,意在强调艺术与媒体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意在强测媒体对艺术从内容到形式,从创作到传播和接受的深刻影响。提出“媒介即艺术”意在引起人们对媒介与艺术关系的重视,意在引起人们对媒介与艺术关系的重新审视。过去,人们对某些艺术与承载这一艺术的媒介有过深入研究,比如对书法艺术与文房四宝的关系研究就很深入。  相似文献   

14.
"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这篇论文是他们在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就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所作的一项调查研究的总结.在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媒介"议程设置理论"已经成为关于传播影响力的最著名理论之一.该理论从假设开始,经过科学的验证,今天已经羽翼丰满.通过媒介的议程设置,媒介可以使意见相左的团体就某些议题达到一致,从而实现不同团体之间的对话,从这个意义上讲,"议程设置"起纠了更好的建构社会共识的作用,使得民主的思维深入人心.到今天为止,媒介"议程设置理论"经过了三个阶段:媒介议程决定公众议程阶段、议程构造阶段和框架建构阶段.  相似文献   

15.
媒介环境学认为:各种媒介构成了人类生存生活的环境, “媒介即是环境” “环境即是媒介”.媒介环境学的观点隐含了社会、媒介和人(受众)三者间的关系:人生活在媒介建构的环境中,媒介是反映社会的镜子;媒介环境影响着人的知识构成、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而人的知识构成、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最终又反作用到社会的运行.透过媒介环境学这一门新兴的学科,对“走转改”进行透视,可以发现“走转改”带来的是媒介环境的变化、媒介结构的重构、媒介文化的再造,从而生成一个人、社会、媒体和谐发展的媒介生态圈.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媒的双重角色:冲突与互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 《当代传播》2000,(4):21-23
(一 )媒介的双重角色媒介的双重角色并非是今天突然产生的 ,也并非中国独有。可以说 ,媒介从它产生至今 ,一直身兼双重角色 :一方面 ,对社会而言 ,它是为大众服务的公共产物 ,因此它要做社会公正的代言人 ;另一方面 ,就它自身来说 ,它的生存靠的是出售精神产品给受众 ,也就是说 ,它不是免费的公益事业 ,要有产品的成本观念 ,要靠回收投资来养活自己 ,从这个意义上讲 ,它又兼有谋生者的角色。媒介的双重角色之间既有矛盾和冲突 ,也有互补和制约。矛盾和冲突之处是 ,社会公正代言人的角色要求媒介不能有私利 ,要尽可能服务于大众 ,而商人的角…  相似文献   

17.
媒体传播价值的审视往往无法回避伦理抉择。伦理没有自己独立的领域,而是渗透在人们活动的一切领域。媒体传播必然受到伦理道德的影响。雪莉.贝尔吉在《媒介与冲击:大众媒介概论》中说过:“如果一个新闻媒介丧失了道德价值观,那么它就不再对社会有用,不再有任何存在下去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8.
媒介融合在学界和业界早已形成共识,大部分传统媒体已经开始了不同程度的融合实践。有学者指出媒介融合是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的终点将以什么形态呈现?学界普遍认为全媒体(大媒体)是未来媒介融合后最终的媒介呈现形态。这种全新的媒介形态将呈现出新的特征,不仅对传统的媒介形式具有颠覆性的意义,给我们的生活也将带来巨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黄俊华 《青年记者》2017,(11):82-83
2016年夏季洪灾中,VR全景直播、可视化H5作品、记者手机4G直播、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手段被多家媒体应用,使洪灾得以全面呈现.洪灾作为一种自然风险固然应该防范,但此次洪灾中出现的社会舆论风险更应该引起关注.我们已经进入贝克所言的风险社会,“当代的社会风险,大多是由传媒的信息传播行为呈现出来的,因而是典型的‘呈现性风险’,或者说‘媒介化风险”.①灾难中舆论风险引起的社会情绪恐慌往往甚于灾难自身,就某种程度而言,风险社会中媒介舆论引导不当将会撕裂社会共识,舆论引导得当则会弥合社会共识,2016年洪灾发生后新媒体舆论的引导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共识在凝聚社会价值观、促进社会成员身份认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原有的社会共识逐渐消解.十九大以来,我国步入新时代,社会共识的重建迫在眉睫.如何在新时代凝聚人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拟在新媒体语境下,从媒介事件和新媒体事件的发展历程角度,对中国社会共识的解构与重构做一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