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庭院葡萄不仅可以美化绿化环境,又可提供鲜食可口的果品.利用庭院小气候条件良好、管理方便等优点,发展城镇、农村庭院葡萄是值得提倡的.根据对葡萄栽培的经验和调查,现把庭院葡萄管理中的一些重要环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葡萄干是新疆的特产,其实新疆果品中的“干”可真不少,如(哈密)瓜干、桃干、杏干、桑椹干、沙枣(干)、红枣(干)……,有这么多的果干,一方面是由于新疆的独特气候——干旱,另一方面也与新疆的瓜果种类多,产量也多有关。在这里撇开众多的果干,单说其中的珍品——葡萄干。新疆葡萄品种繁多,自然葡萄干也就不止一种,从颜色上至少  相似文献   

3.
海味中的鱼、虾、藻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如果和含鞣酸的果品一起吃,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容易使海味中的钙质与鞣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不容易消化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刺激肠胃,引起不适,出现肚子疼、呕吐、恶心等症状。含鞣酸比较多的水果有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因此,海味不宜与这些水果同时食用,一般间隔2小时为宜。哪些食物同吃海味不能与?!辽宁@史岩  相似文献   

4.
依靠科技推广果品连年丰收易县中独乐村,连续两年获得果品大丰收,仅此一项,每年人均收入超千元。他们的主要经验是:普及科学技术,提高果农素质。主要措施;一是上基础设施、优化培训环境。1993年,投资50多万元新建了高标准教学楼一栋,计35间,其中九间分别...  相似文献   

5.
两宋以前栽培葡萄及其酿造产地的扩展,是中国古代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及葡萄文化经西域传播的重要内容。两宋以前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经西域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由京城地区向四周扩展。先秦时期,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已开始在西域传播;秦汉时期,葡萄和葡萄酒产地在西域扩展,并向关内初步推进;魏晋南北朝时期,葡萄、葡萄酒产地主要在内地都城拓展;隋唐时期,葡萄和葡萄酒产地较快发展;五代辽宋西夏金时期,葡萄、葡萄酒产地广泛(尤其在江南)扩展。  相似文献   

6.
地中海东岸以及小亚、中亚地区是最早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地区。中国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最早是在新疆,传入内地是在西汉。唐代以前,中原地区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酿酒业发展缓慢,直到唐代,才有了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在同时考虑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的情况下,运用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酿酒葡萄的分级方法.首先,建立了以酿酒葡萄的各个理化指标的误差平方和最小和酿酒葡萄对应的葡萄酒质量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的多目标0-1规划模型;其次,利用线性加权法,将多目标0-1规划模型转化成单目标0-1规划模型;然后,建立基于酿酒葡萄分类结果的酿酒葡萄分级模型;最后,将该模型运用于酿酒葡萄分级问题中,将酿酒葡萄分成5级,每级个数分别为6,5,4,6,6,避免了分级方法的主观性和分级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栖霞的果品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市现有果品冷藏保鲜库200多座,冷藏能力达到50万吨,果汁、果脯、苹果脆片等加工企业30多家,苹果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理顺培育发展协会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栽培石榴的优良品种陈延惠,时斌,李洪涛石榴是我国人民喜爱的果品之一。其果色艳丽,风味优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尤其在我国及东南亚各国,作为仲秋果品,象征长寿、团圆和吉祥,倍受消费者欢迎,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下面介绍几种石榴的优良品种,供广大果...  相似文献   

10.
采山的人们     
山在我眼中就是一个大的果品店,你想啊,春天的时候,你最早能从那儿吃到碧蓝甘的羊奶子果,接着,香气蓬勃的草莓就羞红着脸在林间草地上等着你摘取了.草莓刚落,阴沟里匍匐着的水葡萄的甜香气就飘了出来,你当然要奔着这股气息去了.等这股气息随风而逝,你也不必惆怅,因为都柿、山丁子和稠李子络绎不绝地登场了,你就尽情享受野果的美味吧. 除了野果,山中还有各色菜蔬可供食用,比如品种繁多的野菜呀,木耳和蘑菇呀,让人觉得山不仅是个大的果品店,还是一个蔬菜铺子.但只要你稍稍再想一想,就知道它不单单是果品店和蔬菜铺子了,你若在山中套了兔子,打了野鸡和飞龙,晚餐桌上有了红烧野兔和一道鲜亮的飞龙汤,山可不就是个肉食店么!  相似文献   

11.
所谓果品经营,过去指的是生产出果品后的销售过程,现在,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单一的市场销售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果品销售需求,所以,果品经营应泛指果品的生产、调运、贮存和销售的全过程。果品经营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轻视,否则就会出现果品相对过剩、丰产不能丰收,甚至严重亏损的情况,给广大果品经营者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本篇就果品经营的几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做好市场调查,搞好市场预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果品经营愈来愈受到市场的支配。经营过程中是否能够获得利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营者对市场行…  相似文献   

12.
《农业职业教育》2004,(4):48-48
果实套袋作为一项生产优质、高档、出口果品的重要技术措施,在果品产区越来越受到人们普遍重视,并带来了极高的经济效益。果实套袋可以保护果实,防止病虫危害,避免农药污染和减少农药在果实中的残留量,而且套袋后的果实色泽艳丽、果皮细嫩、果面光泽度高、果点浅。近年来,大部分果产区对苹  相似文献   

13.
马吃葡萄     
我家有棵葡萄树,听我爷爷说,在他爷爷的爷爷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有了。小时候,每当葡萄成熟的时候,我总会爬到树上,挑那些又大又甜的葡萄来吃,那些葡一放进嘴里,贼甜贼甜的。从小到大,我都细心地照料着这葡萄树。帮它浇水、施肥、锄草、除。每当我把那些危害到葡萄安全的子找下来之后,我会把它们放在一,然后用火把它们烧死。谁叫它们来害我心爱的葡萄呢。渐渐地,我长大,对葡萄的感情也来越深厚,于是我写了一篇叫做《我我的葡萄的故事》,文章中真真切切表达了我对葡萄的深厚感情。写完,不少朋友因为看了我的文章来向和我的葡萄…  相似文献   

14.
1990年,邓定洪大学毕业后当上了国家干部,但面对家乡农村古老、单一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他既感到亲切,又觉得可悲。他想:如能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家乡的资源优势,开发特种产业,开创致富途径,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不是更好吗?于是,他便辞掉工作,订阅了几十种报刊,购买了大量书籍,从中学习科技知识,了解市场信息。1992年,邓定洪在科技报刊中获悉,1987年从日本引进的乒乓藤稳葡萄,是我国目前最优良的葡萄品种之一,很有发展前途。认准了产业目标,邓定洪便先后到全国多家种植藤稳葡萄的单位实地考察、学习,向有关专家请教…  相似文献   

15.
法国的南部,一向以盛产葡萄而闻名。葡萄种植园的园主们为了把成熟的葡萄早点儿卖出去,总是将摘下的葡萄堆放在路边,招徕过往的游客和顾主。尽管他们个个累得疲惫不堪,但成筐的葡萄却很少有人问津。有一个葡萄园的生意却特别的红火,前来买葡萄的人络绎不绝。经营这个葡萄园的园主是一个年迈的老妇人。她觉得其他园主把葡萄摘下来,再拿去卖,既费时费力,又无法满足游客尽情参与和自由挑选的愿望,可谓吃力不讨好。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凡是想买葡萄的人,只需在园子门口的铁罐里投放五个法郎,便可以在葡萄园里随意摘上一篮子葡萄。…  相似文献   

16.
“沛霖葡萄”再生记以盛产葡萄而闻名三晋大地的榆次市沛霖乡东沛霖村,全村有87户、311口人,种植葡萄面积870亩,达到了人均2.8亩,成为榆次市的葡萄生产基地。1994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470元,跨入了小康村的行列。“沛霖葡萄”古名为“什谦葡萄”。曾...  相似文献   

17.
法国有个一向以盛产葡萄而闻名的城市。葡萄种植园的园农们为了把成熟的葡萄早点儿卖出去,将摘下的葡萄堆放在路边,招揽过往的游客和顾主。尽管他们个个累得疲惫不堪。但是成筐的葡萄却很少有人问津。然而,有一个葡萄园里的生意却特别红火,前来买葡萄的人络绎不绝。而经营这个葡萄园的园主竟是一个年迈的老妇人。她觉得其他园主把葡萄摘下来,再拿去卖,既费时费力,  相似文献   

18.
猴子种葡萄     
猴子很聪明,而且善于模仿人类的动作。猴子想学种葡萄,便走到葡萄园里。它见园丁正给葡萄苗浇水,就说:“原来种葡萄需要水,这还不容易!我要给葡萄苗浇更多的水,让它结更多的葡萄!”于是,他把一棵葡萄秧子插进河里,葡萄秧被淹死。猴子又来到葡萄园里,它看见园丁在给葡萄秧施肥料,就说:“哦,原来葡萄需要肥料。我要给葡萄施更多的肥料,就能结更多的葡萄!”于是,它把葡萄秧栽在粪堆上,葡萄秧被烧死了。猴子再次来到葡萄园里,这时已到了冬天,猴子看见园丁用稻草把葡萄秧包起来埋在地下,就说:“哦!原来我的葡萄秧栽不活,…  相似文献   

19.
《酸的和甜的》是人教版国标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说了一只狐狸因为摘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而小兔、小松鼠以为狐狸很聪明,不会骗人,就轻信了狐狸的话,也说葡萄是酸的。只是小猴子不相信狐狸的话,亲自尝了尝,才发现葡萄原来是甜的。这是一篇  相似文献   

20.
听说有一位教美术的老师写了一篇题为《我不在乎他们画得像不像》的文章,我为他的境界所折服。阅读课,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了首写春天的诗,诗很精彩。这首诗是这样写的:五月的雨滴像熟透了的葡萄一颗,一颗落进大地的怀里到处是蜜的气息,到处是酒的气息我没有把诗句一下子都展现在他们的面前,而是让孩子们逐句品味诗句,或者故意留有空白,让他们猜猜诗人会怎么写。诗中说:“五月的雨滴,像熟透了的葡萄。”孩子们说:是啊,是啊,熟透了的葡萄才会掉下来,熟透了的葡萄水分才多呢!诗中写:“一颗,一颗”,我问:“一颗,一颗,落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