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的角色     
做一个好父亲可以说,做一个好父亲,使自己的孩子能茁壮成长,是每位父亲执著的追求。好父亲的标准是什么?父亲在孩子面前应该怎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请读下面四篇文章。  相似文献   

2.
用心做父亲     
男人,无论是高官、富豪、明星、精英还是普通百姓,当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都是一样的,都有一个共同的角色——父亲;男人,无论事业上如何辉煌,能够怎样地“呼风唤雨”。并不意味着有教养孩子的能力和作为父亲的成功。父亲对孩子来说是唯一的,是孩子永远的学校。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父亲要履行做父亲的职责。要用“心”来做。  相似文献   

3.
游艺摩天轮     
笑一笑疑问一个孩子问父亲:"爸爸,做父亲的总是比儿子知道得多吗?""是的。""蒸汽机是谁发明的?"孩子又问。"瓦特。"父亲神气地回  相似文献   

4.
上帝创造父亲时,他先做了一个很高的骨架,旁边一个女天使说:"这算什么父亲啊?如果你把孩子们做得那么矮,为什么还要把父亲做得那么高呢?他不跪下的话就没法射弹珠,不弯腰就不能把孩子放到床上,不俯身就不能亲吻孩子."上帝笑着说:"不错,他需要屈膝,保持谦逊的态度;而且如果我把他的身材做得像孩子一样,谁还能让孩子仰视呢?"  相似文献   

5.
由于工作需要,许多夫妻不得不分居两地。两地分居家庭中的孩子一般都在母亲身边,因此,常听一些父亲说孩子认生,不跟他亲,等等。其实,这些不在孩子身边的父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亚于孩子的母亲,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对孩子的爱甚至比母亲更深沉。出现父子生分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孩子缺少感受父爱的机会。父爱对孩子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对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两地分居的夫妻双方应担起责任并作出实际的努力,去创造让孩子感受父爱的机会。从小生命开始孕育起,做母亲的就应经常向远方做父亲的介绍孩子在娘胎里的情况,并在“胎教”时与孩子“谈谈”有关他父亲的内容,听录有父亲声音的磁带。在孩子将要出世时,父亲最好能回家探亲,使孩子一出生就能见到父亲,以建立最初的父子间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西林 《家长》2005,(Z1)
父亲的角色有关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作用和方法,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了,比较忽视的一个问题倒是: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有一项调查研究显示,20世纪初期的父亲,平均每天大约要花费三四个小时在孩子身上,与孩子讨论和交流学习和生活上的事情。而现在,父亲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每天平均只有14分钟,而且绝大部分时间属于单向式询问,即警告或斥责孩子的过错,使孩子对父亲感到陌生,甚至可怕,产生畏惧心理,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其实,父教对孩子尤为重要。父亲对孩子人格特征的影响比母亲更显著。孩子从婴…  相似文献   

7.
儿子的疑问     
一个孩子问父亲:“爸爸,做父亲的总是比儿子知道得多吗?”“是的。”“蒸汽机是谁发明的?”孩子又问。“瓦特。”父亲神气地回答。“那么,为什么瓦特的父亲不发明蒸汽机呢?”儿子的疑问  相似文献   

8.
旧式父亲在孩子将出生时,焦急地踱方步,关心的首先是生男还是生女,以了解传续香火的重任是否完成。然后是“养不教父之过”,板起脸做一家之主。新式父亲在妻子怀孕时参与产前检查,生产时握着妻子的手,或许还亲手接出自己的孩子,然后喂奶、換尿布、洗澡、唱歌、做游戏,和孩子妈同是一家之主。现实生活中,父亲们又是怎样的呢? 孩子说:“父亲像冰箱里的灯光,每  相似文献   

9.
父亲的柔情     
原来,我觉得父亲总是生硬冰冷的,事实上,父亲的爱深埋心底……玛可和他父亲约瑟夫似乎总是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屏障,如果在公共场所,玛可最多站在离父亲比离别人更近一点的地方,但他绝不会攀着父亲的手臂,或者搂住父亲的腰。约瑟夫也不像别的父亲那样,他从不和自己的孩子逗乐。别家的孩子会缠着自己的父亲用塑料块或木头做一些小玩具,做农具的小模型,但约瑟夫对此却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10.
上帝创造父亲时,他先做了一个很高的骨架,旁边一个天使说:“这算什么父亲啊?如果你把孩子们做得那么矮,为什么还要把父亲做得那样高呢?他不跪下的话就没法射弹珠,不弯腰就不能把孩子放到床上,不俯身就不能亲吻孩子。”上帝笑着说:“不错,他需要屈膝,保持谦逊的态度;而且如果我把他的身材做得像孩子一样,谁还能让孩子仰视呢?”上帝做父亲的手时,把它做得大而有力,天使难过地摇摇头:“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大手会很笨拙的,它们没办法摆弄和固定尿布的别针,不能解开小纽扣或是取下绑在马尾巴上的橡皮筋。”上帝微笑着说:“我知道,但是它们大得足…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来到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手工创作室,看到熙熙攘攘的孩子正在玩着自己喜爱的手工。这些学龄前儿童,多数由家长带来。那天,有两个孩子的父亲给我的印象最深。一位父亲对女儿要求很严格,甚至有些冷酷。当女儿要求他帮忙时,他却板着脸说:“自己独立做。”女儿不甘心地说:“人家爸爸怎么都帮着做?,'父亲说:“人家是人家,我是不会帮你做的!”然后拿出自己的书看了起来。与之截然不同的是对面桌上的父女俩,父亲在认真地帮着女儿做手工,而女儿却在一边玩,俨然已是父亲在做手工了。当我问她是否经常来这儿玩,还不等孩子回答,父亲已经抢着回答了。我不禁想,这个父亲是不是  相似文献   

12.
<正>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联盟好好做父亲是男人成熟的神圣修炼好父亲是孩子一生的定海神针全书采用18个主题作为切入视角,不仅归纳了好父亲的8个品质和3个优势,更生动而详尽地从鲜活的、积极的、正面的好父亲形象和案例中,把父亲作为青春期男孩女孩发展的定海神针而逆转孩子的困境,实现孩子的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3.
一位父亲因孩子失足深感痛心,他反思自己的为父之道,感到孩子的失足他有责任,觉得自己愧为人父。他说:“假如能从头开始,我会尽心竭力地做一个称职的父亲。”那么究竟怎样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  相似文献   

14.
信息之窗     
《新作文》2006,(12)
1网瘾为何偏找上中国孩子当许多家长控诉“网络害了孩子”时,高文斌博士对国内外网络成瘾现象所做的比较却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为什么这么多中国孩子会迷恋网络?为什么网瘾会找上中国孩子?帮助网络成瘾的孩子该从哪里下手?三大缺失,使网络成为替代品。第一是“父亲功能”的缺失父亲对于青春期的男孩来说是很重要的,父亲往往代表着规则和秩序,孩子自控能力的形成与父亲的作用有很大关系。但是现在很多家庭中,父亲的功能是缺失的,比如一些孩子父母离异了,孩子跟着妈妈生活;有的家庭虽然表面完整,但父亲很少在家,他们总是在外面忙自己的事;还有的…  相似文献   

15.
为父之道     
人生的主要目标是尽我所能去养育现年10岁的儿子成人。要实现这个目标 ,我首先必须尽我所能做个好父亲。我虽然不是心理学家 ,却也知道如何跟儿子相处融洽。我也常向别的父亲借镜。以下是我归纳所得的为父之道 :一、要肯花时间做父亲的如果想孩子快乐 ,就必须经常陪伴孩子。每天晚上都坐在孩子近旁陪他(她)看书或玩电脑游戏 ,远胜于仅在每个星期六花几小时带孩子出去买玩具或看电影。二、让孩子知道你的弱点父子应如朋友而非敌人。孩子如果知道父亲小时候也怕黑 ,而且到今天还是怕打针 ,就会明白他自己的弱点是许多人都有的 ,并不可耻。…  相似文献   

16.
孩子问父亲,什么是"应酬"?父亲回答说,不想去可又不得不去做的事叫"应酬".  相似文献   

17.
孩子问父亲,什么是应酬?父亲回答说,不想去可又不得不去做的事叫应酬。第二天,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对爸爸说,再见,我要去应酬了。这是厌学的孩子闹的笑话,笑话里却分明让我们看到了应酬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们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更容易成功。专家研究后认为,那些宁愿在家里照顾孩子的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想要培养孩子哪些品质,发展孩子哪些方面才能,父亲心中一般都是有计划的。该怎样做,需要些  相似文献   

19.
孩子缠着父亲去放风筝.父亲说:“今天没风,不能放.” “为什么没风就不能放呢?”孩子问. “因为没有风,风筝就无法飞到天上.只有等有风的时候,才能把风筝放飞到天上.”父亲说,“所以,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机会,只有抓住了机会,才能把事情做成功.” “没有风,为什么鸟儿照样可以飞到天上呢?”孩子问.  相似文献   

20.
我曾参加一个幼儿美术班的活动。在美术班里,许多家长为使孩子学有成效,往往请假或调休,陪同孩子学习。在我前面就坐着一位做父亲的。可是,这位父亲一发现孩子画得不合其意,就立即训斥,有时则毫不留情地在孩子头上敲“栗子”。他的训斥使我心绪不宁,他的“栗子”就象敲在找的头上,使我心惊肉跳。我的心情尚且如此,孩子的心情可想而知!这位父亲自以为是为孩子好,殊不知这正损害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父亲的“栗子”把孩子原本只要集中在画面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