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一课三备"的加法备课法"一课三备"是当代语文教育家、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提出的,具体是指于漪老师每执教一堂课,都要经历以下三次的备课:第一次备课,于漪老师称之为"融进自我"的备课。即于漪老师每备一堂课,首先是自己反反复复研读文本,不看任何的教学参考书或其它文献资料,全凭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进行独立的课堂教学设计。通过这样的一个反复研读文本,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把自己真正融进文本中去,融进课堂当中去。  相似文献   

2.
一、有效预备 对学生来说,知识大都遗忘,课前应先根据老师布置的问题进行预习整理,对考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教师来说,首先,应根据学情精心设计思考题:提前布置,课前检查;其次,应精心备课,备课时应做到备课标、备考纲和考试说明、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  相似文献   

3.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有效教学目标的设定在于老师的精心备课。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教学新理念。以科学的教学观,自觉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目标的设定应该是学生能够"跳一跳,吃桃子"的标准。我们的备课应该切实的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正>期中,对教师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时,我检查了5位教师半学期以来的作业批改与编写教案的情况,边看边思,感慨不已,是备课重要还是编写教案重要?个人觉得:备课永远重于编写教案!因为备课是分析与思考的过程,是编写好教案的前提,备课要做到五备,即:一备"教材"——了解教学内容,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二备"学生"——  相似文献   

5.
<正> 备课一定要备学生,对于这一观点和要求,我们教师似乎没有任何异议。然而在实际的备课活动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并没有像备教材那样去精心备学生。备课时不是把学生放在一边,就是凭直觉,没有对学情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思考和研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学设计时,如果在自己的眼前没有出现那些机灵的、思路敏捷的米沙和那些头脑迟钝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靠课堂教学起步的,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实实在在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备课要做到"目中有人",这是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的,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而不是学生的学要适应教师的教。教学就是要研究怎样有利于学生的学,怎样为了学生的"再学而学"奠定基础。备学生的已有认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备课也不等于单纯地非得写教学详案。不会备学生已有认知的老师,其上课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7.
<正>传统备课过程,要从备课的三个前奏——"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开始。笔者在反思一道题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这"三备"同样得反思,并由此拉开了笔者与学生的"头脑风暴式"教学反思的序幕。在这场"头脑风暴式"教学反思过程中,笔者尝试把核心概念以概念图、微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运用"重演教学法"实现了教学相长。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人们更加关注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反复探索,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切合实际而又行之有效的教改路子。但我认为,要实现有效教学,即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就离不开有效的教研。一、高质量的集体备课是有效教学的保障首先,要始终坚持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同学科老师的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必须做到"三定"、"三备"、"四统一"。"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四统一"就是"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练习"。集体备课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除规定时间外,还要把功夫下在平时,把工作做在课前,把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9.
复习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要做好初中英语复习教学,教师应关注"认识到位""备课到位"和"落实到位"这三个方面。具体来说,就是要对学生认识到位——合作共赢,对教师认识到位——服务学生,对职业认识到位——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对知识认识到位——注重双基;备课时做到备标准与教材、备考试方向、备教法和学法;落实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正>众所周知,教师备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下,通过提高备课质量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当前追求"绿色质量"的必然要求。促进备课从"备教"向"备学"转变,使教学真正"以学为本",可以说是启动高效课堂的密码。一、什么是"备学""备学"首先要备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  相似文献   

11.
备课是教学活动中的最基本环节之一,是教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师备课主要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三个核心内容。很多老师都能做到备教材和备教法,却往往忽视了同样重要的"备学生"这一环节。本文将重点介绍教师应该如何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备课活动。  相似文献   

12.
备课通常包括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案。课本为一课之本,以备教材为中心,有效整合资源,将"三备"融为一体,方可有效提高备课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备学生是备课中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备课中运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诊断在英语学习中的问题,做到有效教学,能进一步推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研究并实践着的课题。它应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完整实现教学目标,动态生成师生教与学的智慧,关注师生双方生命的健康发展。要做到这四点,功夫不仅在课堂,更在课前的备课。为此,笔者对有效教学中的备课提出如下几点思考。一、教师眼中不能没有学生——备学生备课要备教材.这一点大多数教  相似文献   

15.
现在很多老师为了上一节精彩的课会花去很多时间备课,磨课。但是再怎么雕琢过的课往往还是因为听课学生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效果,甚至跟上课老师的预设有很大的差距。这是因为我们在备课时只是关注于这节课的内容,而没有很好的把学生的因素考虑进去。换句话也就是没有备学生。而学生的各种因素往往会影响课堂生成。因此我们在备课前应该先备学生。  相似文献   

16.
计洪艳 《黑河教育》2014,(11):26-26
正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也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体现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笔者认为"三部九步"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课前充分备课,优化教学设计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呢?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安排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对哪部分内容容易产生理解的分歧或独特的见解,该如何应对等等。  相似文献   

17.
张丽华 《学周刊C版》2010,(10):181-182
备课是教学全过程的基础.它是教师职业中最习以为常的,然而又是最为重要的工作.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的对象千变万化.要把教材中的知识变为学生的财富.使学生喜欢你讲的课,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做认真的准备——即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备课要认真做到“八备”,即备教学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备教学手段、备课堂提问、备板书设计。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果说上课是关键,那么备课是基础。怎样备好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在实践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在备课上要突出四点:1.备课多备“可能”。在备标准、备教材、备学生的三大备课要素中,课程标准和教材一经确立就相对稳定,而学生是动态有差异的,教师在备课时要洞悉学生心理和时代精神,构建符合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境。无论是教学环节的预置,课堂组织方式的确立,都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备学生的“可能”,尽可能多地把学生考虑在内,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也应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2.设计力行“简约”。过去,教师们花在教学设计、编写教案的工夫实在太多。从教材分析到教学重点、教学目…  相似文献   

19.
<正>内容上做到"四备":一是备"人",即备学生;二是备"书",即备课标、备教材;三是备"法",即备教法和学法;四是备"练",即备训练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一、“五五”教学理念的建构 (一)课前做到“五备”。即:备课标,做到脑中有“纲”;备教材,做到胸中有本;备学生,做到眼中有人;备教法和学法,做到手中有法;备流程,做到展开有序。其中,备学生是“五备”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