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住小区是居民生活、娱乐、休闲、交往的主要场所,良好的居住环境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居民的心理及生理因素产生影响,进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水平,推动和谐生态小区建设,本文从地域性设计可持续发展视角,研究了当前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域性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少,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性文化辨识度也越来越低。当前在某些地区已经很难看到赋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本文以景观设计中地域性文化的展示和融合为研究对象,树立地域性文化在景观设计应用中的理论知识,进一步阐释地域性文化与景观设计中的融合方法,将地域性文化作为景观设计的一项设计理念进行挖掘,构建出赋有地域特色的景观文化。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较少进行居住景观色彩规划与设计,居住区色彩杂乱无章.文章以泉州中心城区为例,以居住景观色彩设计为切入点,阐述了城市居住景观色彩设计理念,分析了泉州中心城区居住景观色彩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期能对提高泉州中心城区居住景观环境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居住区环境设计的探讨,提出了环境设计的几个重要设计手法和思路,旨在提高我们的城市住宅设计水平的同时,也相应的提高城市住宅行为和居住质量。  相似文献   

5.
武淼 《华章》2011,(24)
文章以河南民居建筑的古风貌特色研究为例,分析了人居环境地域性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关系,并将传统地域建筑的特征融入到现代居住建筑中来.提出重视对建筑地域性的理解,重视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从香港、北京、天津的居住区作为研究对象出发,通过对居住区内无障碍环境设施的实地调查,分析现时的居住区无障碍环境找到其中未能针对不同类型残障者的辅助性公共设施进行具体研究分析,进而发现残障人士的实际需求和困难,为无障碍居住环境与设施设计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城市环境设施设计的现状,从影响城市环境设施中的地域因素出发,分析了影响城市环境设施设计的地域环境,地域文化,公众观念等地域因素,为城市环境设施设计提供地域性因素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中的地域性文化表现为切入点,论述了在新时代特征下,城市品牌形象不仅要通过视觉形象设计来展现与提升,还需要从文化性和艺术性的角度进行设计思考,如此,才能使城市品牌形象能更好的与环境、人相和谐,展现其独特的形象魅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了传统环境设计教学框架技术被动的局限性之后,以河北北方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本科4年级住宅设计课程为研究对象,从建筑本体和建造逻辑出发,试验性地提出"将地域性生土民居空间建构课题融入住宅设计教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并从教学目标设置、内容成果到操作方法做了尝试,改变技术被动现象、融入空间建构理念、强调地域文化在住宅设计上的体现是增强区域性设计教学特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居民居住环境角度出发,提出居住环境的改善途径,为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小户型住宅无论是从价格方面,还是在设计方面都深受青年人的喜爱.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为青年人提供一个舒适温馨居住环境是设计者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本文以青年人群为设计的出发点,依据青年人的居住设计原则,分析探讨了青年小户型居住空间的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丹  蒋欣 《华章》2013,(1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地区劳动力不断流入城市。其流动形式从青壮年外出务工转变为一家人长期居住在外。由此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随迁子女。随着流动人口越来越多,随迁子女在城市的问题逐渐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而家庭教育的隐蔽性较强,因而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对象。本文从外来务工者职业和经济水平、文化素质程度、居住条件、社区环境管理、政府政策、社会制度、社会关注度来发掘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居住区色彩研究也逐渐为人重视。本文根据GB/T 15608-2006《中国颜色体系》,从对居住区色彩基本认识出发,分析居住区色彩设计的要点和难点;同时通过对近二十年来滕州市居住小区的色彩设计得失的总结,提出对滕州市居住小区色彩设计的用色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关于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人居环境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对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设计原则的阐述,进一步提出了居住绿地空间的造景要点和设计原则,以此对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皖北地区城镇老年人的居住方式、居住环境、两代居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我国老年人约占总人口的10%,与先期进入老年型的国家相比,我国老年人绝对数量大,老龄化发展速度快,皖北地区城镇老龄化快速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狭路相逢,落后的居住模式与快速的经济发展已经不协调.通过研究以期改进皖北地区老年人存在居住方式单一、居住环境差、两代居设计不合理等现象.  相似文献   

16.
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居住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也将对居住环境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面对这种新的需求,本文通过对居住区环境设计现存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居住区环境设计和建设的策略,希望我国在居住区建设中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建筑的高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室内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护结构保温对于改善室内居住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建筑节能设计中应用最广的一种节能措施.本文基于EnergyPlus仿真技术,通过分析当前建材市场上流行的几种围护结构保温材料对室内环境温度、人体热舒适度和空调能耗的影响,为用户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提出建议.结果 表明,本文研究的五种保温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依次是:Stp超薄绝热板>挤塑板(XPS)>聚苯板(EPS)>聚氨酯泡沫塑料>岩棉板,保温材料的热工性能越好,室内环境更适宜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内运营成本就更低.  相似文献   

18.
为创建新型、合理的城市住宅建筑,笔者认为在住宅设计中建筑师应充分重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建筑能源的利用效率;深入研究人的居住行为和精神需要,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从节能设计、过渡空间、环境设计几个方面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9.
从经济社会发展指数、资源承载指数、环境发展指数三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城市居住环境评价指标权重体系的权重值,并根据指标对城市综合居住环境进行量化处理。根据量化值对城市居住环境的建设提出了看法和建议,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20.
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作为生态设计的一部分,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客观要求,是我国和谐社会的一种实现方式,也是人们思想境界的进步表现。本文在介绍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居住区景观和生态设计进行了界定,指出居住环境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居住区景观的生态设计模式从外在环境到内在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归纳,进而提出了评价特点和标准,同时,对西溪风情园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