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1 毫秒
1.
庄莉 《云南教育》2001,(22):48-48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能调动幼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行动方式,真实地表现自己的心理状态及发展水平,在毫无拘束、不受限制的情况下表露自己的思想情感。游戏能充分满足幼儿身心各方面的需要,能帮助幼儿主动学习,掌握、巩固文化科学知识,开发智力,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游戏活动不仅少不了玩具,玩具决定着幼儿活动的内容和所获得的经验乃至身心的发展。如角色游戏“小医院”,当幼儿进入游戏区,摆放在眼前的是教师提供的注射器、听诊器、各种药瓶…  相似文献   

2.
游戏与儿童从来就是不可分的。游戏是孩子生活的天然需要,是孩子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游戏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儿童也必须而且只有通过游戏才能实现其身体的发育和心理的成长。幼儿游戏的核心功能就是娱乐。游戏与课程整合能帮助幼儿获得新知识、新经验、新技能,促进游戏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自主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由开展、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露,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因此,自主游戏更有利于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下面就如何开展幼儿自主游戏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幼小衔接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次转折与过渡,也是幼儿升入小学前的关键时期,在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时,我们需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征与身心发展规律,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愉悦身心的游戏中,推进幼儿的游戏水平和游戏经验,促成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本文主要以幼儿感兴趣的超市游戏圈建构为研究内容,探索如何以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建构超市游戏圈,发展幼儿主动建构认知的能力,通过在游戏中发展幼儿良好的能力与习惯,进一步促成幼儿的适应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综合素养,提升幼小衔接活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姜夏 《考试周刊》2015,(14):193
<正>游戏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要求,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要使游戏深入、高质量地开展起来,使幼儿的创造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在游戏中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教师必须为幼儿创造适宜他们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游戏环境。角色游戏区最重要的是创造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交往、大胆表现的环境,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幼  相似文献   

6.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孩子需要良好的伙伴来做他的伴侣,与他们交流相处获得友谊,消除孤独,活泼身心,这是成人所代替不了的。"幼儿园应充分保证幼儿游戏活动时间,让幼儿在与伙伴游戏中学得多种经验,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充分感受到游戏活动的快乐!下面笔者谈谈如何在户外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快乐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正>幼儿性游戏是一种建立在身心发展变化基础之上,幼儿进行自我探索的活动方式。近年来,随着儿童性侵害事件层出不穷,一些父母认为性游戏就是儿童遭受性侵害的一种形式。一方面,父母对于儿童保护意识的增强值得肯定;而另一方面,也需要明确性游戏和性行为问题之间的区别,以免矫枉过正,或引起不必要的焦虑。同时,父母应对幼儿性游戏秉持积极科学的态度,了解处理幼儿性游戏的方法,帮助幼儿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在幼儿身心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操作游戏在幼儿游戏活动中是缺一不可、至关重要的,所以作者从幼儿身心这个角度论述操作游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喜好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使然。幼儿的游戏对幼儿的身体、认知、社会性和情绪情感等的发展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幼儿的游戏需要能否得到满足,游戏能否真正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取决于成人社会的支持与保障,但目前学前教育中有一种忽视游戏的倾向。承认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并保证这种需要能得到满足,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幼儿观和教育观,要求我们要恰当地运用教师的指导和成人干预的手段,要求我们要保障幼儿能有愉快而有益的自由活动,并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  相似文献   

10.
<正>儿童时期是孩子身体、智能以及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乃至成人的许多能力与儿童时期游戏的过程有着密切关系。游戏对于幼儿来说,并不只是一种消遣和娱乐,而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儿童游戏与成人娱乐的区别在  相似文献   

11.
游戏整合幼儿园课程的可能性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戏是幼儿生活与身心发展的需要,游戏本就是幼儿探索学习的过程,应从游戏的视角出发整合课程。为此,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充足的游戏机会与材料,并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帮助与支持。  相似文献   

12.
练慧璟 《考试周刊》2011,(41):232-233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是幼儿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儿童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为走向成人生活做准备。因此,游戏对儿童(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幼儿园教学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有效途径。区域游戏活动给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满足了幼儿认知的特点,激发了幼儿探索的动机。本文围绕如何开展区域游戏活动进行阐述,旨在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性成长,构建幼儿园特色课程,幼儿园可以实施民间儿童游戏课程。民间儿童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还需要相应实施路径。民间儿童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可以通过综合主题教育活动、各领域教育活动、区角活动、幼儿自由活动等途径来实施。  相似文献   

15.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动脑筋,激发“发展游戏情节”的主动性,才能达到培养幼儿创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户外环境可以让幼儿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提供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任何以儿童利益为首的幼儿园,在其户外环境游戏场所的设计时,都应考虑到幼儿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动,幼儿有权决定游戏中的一切。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由展开、自由交流游戏的情节、内容等;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等。游戏的主导者应该是幼儿,幼儿游戏的主题、材料的选择及游戏的进行都应由幼儿自己来确定,教师只需为幼儿自主地顺利进行提供一些必要的准备和帮助,这样幼儿才是自主游戏的真正主人。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99):163-164
游戏已成为学前阶段满足儿童身心发展需要、满足其发展水平的主导活动。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他们不断探索周围的环境,他们的理解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同时,儿童渴望参与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受知识、能力和体力的限制,不能真正参与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产生主观愿望和实践能力,即身心发展需要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游戏是幼儿主动地自己构思、创造开展的游戏,但这并不代表这样的游戏就不需要教师的指导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讲到的'尽管没有成人对游戏的介入,幼儿也能在游戏中自我发展,但是有没有成人的介入和指导,幼儿的发展还是有区别的。成人的作用就在于能够用教育的眼光来观照幼儿的游戏行为.  相似文献   

20.
《纲要》指出: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才能保证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方式,它是在与周围生活环境积极作用的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幼儿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游戏内容、自主挑选游戏同伴、自我表现体验游戏过程,幼儿在属于自己的时空里游戏活动,从而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