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原现象是指人们在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滞现象。在复习教学中表现为:复习初期,效果比较显著,但到了某一程度,效果就不那么显著了,有时甚至出现倒退现象;在心理上出现焦虑、厌倦、烦躁等的情绪。有的学生会因此而丧失信心,有的教师也认为这些学生已到了极限,无潜力可挖,从而阻碍了复习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在复习教学中,高原现象是怎样形成的?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和克服高原现象?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把复习引向深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在复习教学中,有的课堂常常会出现“题海战术”的现象.致使师生疲惫不堪,且效果事倍功半。如何使学生通过复习.牢固掌握、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呢?笔认为,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生活中,从众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每个人都可能是从众的一分子。由此联想到,在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课堂中也存在"从众"现象。一、现象回顾课堂上常会出现以下情景:师:回忆一下,圆的面积公式我们是用什么策略来推导的?(话音刚落,有的学生开始思考,有的学生若无其事,嘴快的学生已说出了"转化",其他同学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到声音的方向,纷纷点头赞许,连声说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走上教学岗位以来,一直都在初中任教九年级数学,如何能提高第一轮复习的有效性始终困扰着自己。今年又一次到了九年级第一轮复习课,为此,笔者做了以下一些尝试:一、针对学情,因材施教。第一轮复习往往会偏基础。而班级中个体的情况不一,复习课中经常会出现有的学生吃饱了,有的学生还一点都吃不到,有的学生则早就有了食之无味的感觉,情况参差不齐,我也很难照顾到所有同学的感受,到一轮复习结束几乎一无所获。于是,现在在第一轮复习开始之前,我总是先把学生通过自主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走上教学岗位以来,一直都在初中任教九年级数学,如何能提高第一轮复习的有效性始终困扰着自己.今年又一次到了九年级第一轮复习课,为此,笔者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针对学情,因材施教. 第一轮复习往往会偏基础.而班级中个体的情况不一,复习课中经常会出现有的学生吃饱了,有的学生还一点都吃不到,有的学生则早就有了食之无味的感觉,情况参差不齐,我也很难照顾到所有同学的感受,到一轮复习结束几乎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在英语单词记忆和复习过程中也常会有这样一个阶段,即单词记忆到一定程度时,熟练程度减慢,有的人甚至发生停滞不前或遗忘的现象,此期间的停顿期叫高原期或高原现象。如何避免这一现象是许多中学生和教师们关心的问题。笔者针对地处乡村的张北县私立第一中学高一163班单词复习时出现的高原现象进行了分析。通过采取音形对应的自然拼音法记忆单词,收到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总复习是对整个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旨在巩固、加深、拓宽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积累知识,发展思维。科学地复习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我们的复习课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顺着课本走一遍,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有的采用"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会做每一道复习题"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复习,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往往收效甚微。由于小学毕业总复习不同于单元复习,对学生来说,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所学的知识遗忘率高;对教师来说则感到时间紧、内容多、知识的综合性强,再加上进入总复习阶段后,学生数学学习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这样往往会使教师、学生在复习时陷入种种误区,若不克服,将会严重影响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复习中出现的简单重复、机械记忆等现象,从学生能力发展出发,阐明了指导学生复习的几点措施: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复习动机;强化复习的附带条件;评价复习进展和效果;间时复习和集中学习分类选取。  相似文献   

9.
严振道 《物理教师》2010,31(6):45-47
1 引言 目前,在物理教学中铺天盖地的题目压得学生透不过气来,学生在题海中搏击,而学生对物理的本质精神没学到,却对物理产生了恐惧和排斥的情绪,复习得到的效果是事倍功半.传统的复习方法是每复习一章测试一章,等到复习到后面时有的学生把前面的内容早已忘记.  相似文献   

10.
考试快要到的时候,紧张的复习已经让学生嗅到了临考的气息。可就在这关键时刻,有的学生却出现了方向不明、心里烦躁甚至疾病增多等问题。为了让学生放松心情,顺利渡过复习关,教师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三复习备考工作的推进,很多学生会出现越来越倦怠,越来越没信心的现象。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倦怠心理,增强自信,提高复习备考工作的实效,在高三复习备考中,笔者做过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复习备考工作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相当多的考生在高考复习过程中,会有一段时间学习效率不高,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心理学称此为高考复习期间的“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走出高原期后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还是会提高的,因此,“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学习到了极限、成绩到了极限。不少考生学习出现“高原现象”时就感到束手无策,甚至影响心态,影响学习。有的考生误认为自己的脑子不行了,记不住,脑袋里一团浆糊,因此,失去了对高考的信心。有的考生在产生“高原现象”期间,情绪波动很大,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甚至恐惧的情绪。由于考生对“高原现象”不了解,又…  相似文献   

13.
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目前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有的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爆炒冷饭",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期末复习时有的采用"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会做每一道复习题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复习,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不难发现,让学生进行自主复习时,大部分学生所谓的复习就是捧着数学书反复地背诵那几个数学概念或计算公式;有的则把数学书一会儿翻到前,一会儿翻到后,不知看什么好,纯粹装样子而已;有的尽管看得很认真,却漫无目的。综观这些现象,不难看出其实是这些学生不知如何自主复习数学。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自主复习实属必要。一、培养学生自主复习的意识复习是认知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不是简单  相似文献   

15.
高考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那么的渴望而又畏惧。有的学生能够在高考中取胜,而有的学生却被关在了大学门外,这除了与学生的先天因素有关外,更重要的是能否掌握如何解决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这里,根据我带高考班的经验,跟大家分享几点应对高考复习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心得。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三的复习教学中,教师会为学生准备各种类型的习题以帮助他们提高复习效率,增强复习效果.这些被选入的习题中,有的侧重知识点的考查,有的侧重方法的提升,有的侧重模型的建立,有的侧重数学的处理.但无一例外,都是些基础的、典型的、具有可延伸性的好题.笔者在高三的复习教学中发现,除了上述的好题之外,有些编制错误的题,有时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每个初三学生或多或少都会面临竞争的压力。有的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调节好各方面的压力,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的复习任务;但也有一些学生出现了对中考的紧张、担忧和害怕心理,影响了复习效果;更有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复习课上,常常会出现“题海战术”的现象,致使学生时常感到疲惫不堪,但效果却不明显。小学数学复习课究竟应该怎么上呢?如何使学生通过复习。牢固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收到高效的复习效果呢?笔者认为,应该把握好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复习课上,常常会出现"题海战术"的现象,致使学生时常感到疲惫不堪,但效果却不明显.小学数学复习课究竟应该怎么上呢?如何使学生通过复习,牢固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收到高效的复习效果呢?笔者认为,应该把握好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一些学校的《思想品德》中考复习课上,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机械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堆积,"爆炒冷饭";有的教师循环往复着"练习——矫正——再练习——再矫正"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题海苦战"……而学生却呈现"三不想"的状态——不想听、不想说、不想练,作为主体的学生不愿意参与其中,复习课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