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至三年级共六册,经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目前正在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区试用。这套教材是人教社编写出版的第十套小学语文教材,在保持和发扬人教社教材特色的基础上,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开拓创新,具有很高的质量和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史语 《小学语文》2009,(11):59-59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启动以舌,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划和安排,以《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开始组织人员编写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科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从2001年秋季开学起逐步使用。这套小学语文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写的第九套小学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3.
2001年秋开始,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研究、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在国家级实验区使用。这套教科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十套教科书,在继承和发扬人教社教科书特色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实现了教科书编写的跨跃式的发展。实验教科书不但受到了教材审查委员会的高度赞扬,在实验中,受到了各实验区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也越来越被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认同。现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作一介绍,以便于使用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的老师…  相似文献   

4.
任筱雨 《小学语文》2007,(2):F0004-F0004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研究开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受到了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的高度肯定。二年级下册至六年级下册的九册教材送审时都被评为“所有送审教材中唯一一套不需要复核的教材”。[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研究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实验教材,从2001年秋季开始,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山东省青岛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新城区、四川省成都市郫县、重庆市北碚区、山西省曲沃县、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勃湾区、黑龙江省宁安市等八个实验区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6.
为配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目前我国由三家单位分别编写了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三套语文实验教材,一套是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是  相似文献   

7.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本套各册教材已经陆续通过全同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并已于2001年9月进入新一轮课改实验区开始使用。  相似文献   

8.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其中一至五年级的9册教材已经陆续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初审,并于2001年9月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  相似文献   

9.
谢红旺 《现代语文》2008,(3):107-108
21世纪以来,社会的迅猛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育中的弊病开始凸显,渐渐和素质教育要求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国内的许多报刊对语文教育进行大讨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语文教育成了举国上下普遍关注的话题。语文教育界对种种问题的反思和社会各界参与的讨论为语文课程的改革作了铺垫,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纲要(试行)》,为了配合《纲要》的精神,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课程理念,推进我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合作,  相似文献   

10.
为了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课程理念,推进我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合作,研究编写出一套包括5册必修课和16册选修课在内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系列教材.  相似文献   

11.
孙富中 《教学月刊》2008,(10):39-41
自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颁布以来,为落实新课程理念,推进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已经通过教育部审查的新课标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如雨后春笋,精彩纷呈。版本主要有: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研究开发中心、北大中文系、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合作编著的“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苏教版”,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版”,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山东版”,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教材编写组编著、  相似文献   

12.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1~6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其中一至五年级的10册教材已经陆续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并于2001年9月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编著的中学语文教科书,首次设置了“综合性学习单元”,在语文教材改革发展史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为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引导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单元”设置,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提升与拓展,为学生自主探究创  相似文献   

14.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一、普通图书(包括教材)[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当整体引用时不注).例:[1]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01.  相似文献   

16.
1990年9月,浙江省的首套小学语文教材在省内各实验区投入使用,开创了小学语文教材建设“一纲多本”的新时代。2001年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第十套小学语文教材在全国各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投入使用,标志着新一轮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全面进入实验阶段。教材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承载体,对这两套教材进行比较,能让我们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看到昨天与今天的语文教学思想与行为的碰撞,更好地理解和走进语文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7.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6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这套实验教材的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和三年级下册已于2002年9月通过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查,二年级下册于2003年春季进入课改实验区开始使用,其他各册教材正在研究编写之中。2002年12月中旬,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组织召开了课…  相似文献   

18.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6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其中一至五年级的10册教材已经陆续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并于2001年9月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从三年多来所收集到的各种反馈信息看,这套实验教材受到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在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促进课堂…  相似文献   

19.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执行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积极参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课程教材研究所决定成立所属各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各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是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各编辑室和有关室处的基础上成立的,同时作了必要的调整,以增强其开放性、自主性、灵活性,以利于更广泛地招贤纳士,更及时地抓住机遇,更主动地迎接挑战。现成立的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有:小学语文、中学语文、小学数学、中学数学、英语、日语、俄语、信息技术、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20.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6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