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文化     
茶 :在英国 ,茶(tea)是一种传统的大众化饮料 ,一般加牛奶 ,有时也加糖。一天中的任何时候均可饮茶 :早上醒来时(下床前)、早餐时、上午和下午的工间休息时、午餐以后、下午、晚上饮茶都很普遍。下午茶(afternoontea)一般在每天下午4时至5时。除饮茶外 ,还常吃些点心 ,一般是现成的食品 ,如烤饼(scones)、松脆热煎饼、小圆烤饼(crumpets)、松饼(muffins)、各种饼干等。啤酒 :英国小酒店的酒吧内一般供应桶装啤酒(draughtbeer) ,即生啤酒。这种啤酒用传统方法酿制 ,整个收藏…  相似文献   

2.
家庭在英美等国,最常见的家庭是“核心家庭”。这种家庭里的成员是一对夫妇和他们的未成年子女,大部分家庭有一个或两个孩子。此外,还有单亲家庭以及三代、甚至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他们大多数有属于自己的寓所,也有的人家住在公寓大楼里,每月付房租。由一对夫妇和一个或两个未成年的子女组成的家庭占全部家庭的三分之二左右。现在,美国大约有5300万个家庭。英美等国人对家庭的眷恋之情和对家庭成员的深厚感情,从有些谚语中也可以体现出来。例如:Bloodisthickerthanwater.(血浓于水或家人总比外人亲。)Eastorwest,homeisbest.(金窝银窝,不如…  相似文献   

3.
绅士风度(gentleman-likemanners)英国人给人们的印象是墨守成规,矜持庄重,办事认真,讲究“绅士风度”。其表现之一就是遵守纪律,自觉排队,耐心等候。人们排长队等车而没有怨言;假如公共汽车迟到半个小时,或是人满未停急驶而过,也没有人发怨言。购买戏票、球赛票等,排一夜长队他们也不抱怨。排队等候而感到不耐烦会被认为是不礼貌。“thefamousBritishqueue”指的就是上面所讲的自觉排队的习惯。伙伴情谊(fellowship)是澳大利亚的一种独特的友谊观、价值观。在19世纪后半叶出现,于19世纪90年代尤为突出,在文学作品、历史著作中均有反映。澳…  相似文献   

4.
电话 telephone(电话)是传达信息最快捷、最便利的交际工具,使用极为广泛.前辍tele-含有"远"的意思,常可省去仅用phone表示电话,英语中也常用call和ring表示(打)电话.根据电话的种类分为home phone(家用电话),office phone(办公室电话),public/pay phone(公用电话),video phone(可视电话),cordless phone(无绳电话)等.其中公用电话又有不同的种类,如coinoperated pay phone(投币电话),phonecard phone(磁卡电话),credicard phone(信用卡电话)等.近年来mobile(移动电话)发展迅速,已大大普及.这些名称分别展示出电话的使用场所、性能、特点及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文化将是中西方文化互相吸收和融化对方的文化成果,将是更为合理、健康、先进的人类世界文化,即“东西方都亮”。  相似文献   

6.
由于社会历史、法律法规及生活习俗各方面的差异,在英国开车和乘车等方面和中国有诸多的不同。英国的机动车辆均靠路左边行驶,有专门的人行道供步行者通行,与中国的车辆靠右行恰恰相反。城市交通要道口,两旁设置红绿灯,地上画有人行横道线。行人欲横穿街道时,自己按动按钮,绿灯即亮,现出行人通行标志,并发出柔和的笛声,此时来往车辆停下,让行人通过。行人走过,绿灯灭,红灯亮,行人禁止通行标志又出现。步行者欲搭车,须站在公路左边,伸出左手,握拳并竖起拇指,意为“Can you give m e a lift?”司机见了一般会停车让你上去。驾驶员行车时须系…  相似文献   

7.
8.
发展与进步是当今不发达国家所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关于发展的哲学一文化研究因而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西方世界,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以进步为主旨的,包括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结构、价值体系以及生活方式和大众心理在内的文化模式。它至今仍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构想社会发展规划的模本。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自己悠久文化传统的东方大国实现现代化,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应当对西方这种进步文化有清醒的认识,对其优势和弊端、成就和前景有正确的估价。因此,有必要对西方进步文化的形成、特征、利弊作一番分析考察。  相似文献   

9.
包曙光 《考试周刊》2015,(30):18-19
上帝是西方世界最为人所熟知的形象之一。他的出现与基督教在欧洲国家的传播关系密切。从基督教在西方确立地位以来,上帝在西方文化中一直是一个重要形象。这种形象渗透进了每一个西方人的脑海中。兴起于罗马帝国晚期,全盛于中世纪的基督教使得西方人对上帝的崇拜达到了深入骨髓的程度。主要体现于《圣经》经文中的上帝的神威和如人一般的行为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的生活方式。从对《圣经》的研究和对西方人生活和历史的探究中看,上帝在方方面面扮演了一个西方人精神支柱的角色。即使在科技发达的现代,上帝也依然存在于西方人的精神世界里,而非被他们完全摒弃。  相似文献   

10.
周明鹃 《文教资料》2006,(32):65-6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独特地位的无名氏,其洋洋巨卷《无名书稿》,长达近三百万言,集中探索生命、存在等哲学本体,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唯一一部自始至终均具有浓烈形而上色彩的大型系列小说。综观无名氏的创作(主要是《无名书稿》),无论是创作主体,还是其文本,都深深地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进行现代主义探索最突出的代表,无名氏的人生哲学与文学创作都有着明显的现代性与超前性,他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注意也是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11.
西方文化对于太平天国运动起到了启蒙动员的作用。太平天国走在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前列,但西方文化的真正内涵只在极个别人处被认识感悟。与西方文化或多或少的联系是太平天国鲜明的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西方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都是学术界的重点研究领域,为了更透彻地了解西方文化,张晓瑜编写了《西方文化思想概论》一书。其中"西方"二字既是指时间上的迁移,也是指地域上的跨度,即时间上包括从古希腊、罗马帝国为代表的地中海区域文明到近现代以来的文明,空间上既包括欧洲、北美的工业发达国家,也包含虽然在地理位置上不属于西方,但文化思想受西方影响较多的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本书将西方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希腊文化和罗马文  相似文献   

13.
<正> 对待传统文化应采取借古开今的态度,既不厚古薄今,也不厚今薄古,既要解释传统文化,又要超越传统文化,既不认为传统文化完美无缺而闭锢起来,又本着文化是不断吸纳和消化、更新和增长;文化不仅具有时代性,而且具有民族性,文化进步动力在于内 在矛盾的统一;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既存在对抗性关系,又具有互补关系,应不断创新,创造出一种新型的综合文化。  相似文献   

14.
伯特兰·罗素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55一文,本刊选自罗素《哲学·数学·文学55,刘硕良主编,蓝仁哲等译,漓江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第309~318页。此文本为罗素《中国问题》一书的一章内容,在学林出版社出版的泰悦译本《中国问题》中列为第十一章(1996年12月第1版,第146~156页),题为《中西文明的对比》。由于编者对译文风格的偏爱,而选了蓝仁哲所译,但读者朋友可以将两个译本参照着阅读。  相似文献   

15.
神话是人类早期先民文明存在的艺术形式,也是先民最初的生存状态、思想和原始信仰的反映。通过比较中西方神话所宣扬的不同价值取向,可以看出中西民族思想文化的差异,从中追寻出不同民族性格特征之根源。  相似文献   

16.
伍宏捷 《文教资料》2011,(34):47-4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因此,学习英语离不开学习西:矛文化。本文从英语词汇入手.从不同角度来透视其中蕴合的西方文化相关信息.力图寻找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7.
探析西方文化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文化是西欧、北美人民长期历史活动的产物。它起源、发展、成熟于欧洲 ,2 0世纪扩展到南北美洲、澳洲等广大地区并影响了全世界 ,属于一种扩张性文化。探讨西方文化的主要特征 ,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 ,对文化研究和外语教学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的潜能开发已然成为21世纪的核心问题。青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青年潜能的开发直接关系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本文通过对潜能的内涵、西方青年潜能文化的探讨,以期促进中国特色的青年潜能文化的构建,使其在开发青年潜能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沉默是日常交际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不同文化中沉默具有不同的舍义。因此,理解不同文化中沉默的不同含义对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有重要的意义。有时引文不了解文化差异会引起种种误解。本文分析了不同文化中沉默的不同含义,对跨文化交际者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如何对待西方文化,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关心的热点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会发生过多次激烈争论,但问题并未得到真正解决。今天,正确对待西方文化不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一、坚持文化上的对外开放,反对闭关自守,故步自封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正确的,要长期坚持。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