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个案为期一学年沙盘游戏干预的持续跟踪研究,抽取典型盘面分析数据,发现沙盘游戏疗法对自闭症学生认知、语言、情绪等方面的问题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2.
沙盘游戏常用于儿童心理分析,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注意、沟通交流、言语等障碍,也能发挥一定的治疗效用。可通过建立治疗关系、问题呈现与转化、结束治疗等步骤,营造轻松、无压力的环境,运用沙盘游戏对自闭症儿童开展针对性的个别化游戏干预。  相似文献   

3.
自沙盘游戏疗法盛行以来,社会不同领域将其引入其中,为了给特殊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找寻一条有效的路径,特殊儿童教育工作者经过理论分析与实践验证,将其应用到语言障碍儿童、自闭症儿童以及注意力缺陷儿童等研究领域。文章分析了沙盘游戏疗法在特殊儿童干预中的应用,并就沙盘游戏疗法对特殊儿童的实践干预进行了一些反思。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一例自闭症儿童家庭进行一系列家庭沙盘治疗干预的情况,探索家庭沙盘对自闭症儿童干预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家庭沙盘可以改善其家庭内部之间的动力关系和沟通模式,从而进一步改善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5.
研究个体沙盘游戏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采用混合实验设计,使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教师版对35名学前儿童进行前测,然后将其分成实验组与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八周的沙盘游戏干预,分别在干预四周(短程)、八周(长程)后对所有被试者进行后测,以检测沙盘游戏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测试结果表明,短程沙盘游戏干预措施不足以显著改善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而经过长程干预之后,实验组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得到显著改善。儿童类型的主效应不再显著,问题儿童测试总分与正常儿童测试总分无差异,F(1,31)=2.278,p>0.05。但实验组别的主效应显著,实验组总分显著低于控制组,F(1,31)=5.816,p<0.05。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长程沙盘游戏干预措施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取了一名在特教班一年级就读的自闭症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发现学生扰乱课堂的行为比较严重,研究使用功能性行为分析学生扰乱课堂的原因,通过前因控制、行为干预、结果介入等进行全面的干预。研究发现:通过干预,该自闭症学生的扰乱课堂的行为有所减少,能够较好地遵守课堂行为规范,沟通技能有所增加。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外自闭症儿童游戏及游戏干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关于自闭症儿童的游戏水平、游戏行为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的游戏呈现水平低,象征性游戏少的特点,但自闭症儿童现有的游戏水平也可以为干预提供契机。自闭症儿童的游戏干预有两种取向:一是以应用行为分析、关键反应训练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取向游戏干预;二是以基于发展、个别差异和人际关系的模式、整合性游戏团体等为代表的发展取向的游戏干预。研究者在分析国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游戏干预中游戏的目的和作用、治疗关系的重要性及游戏干预的取向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沙盘游戏是学校学生常用的心理咨询方法,但研究者对沙盘游戏疗法对学生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并未达成一致意见。为明确沙盘游戏疗法的干预效果,文章采用元分析方法,纳入29个效应值,探讨沙盘游戏疗法对学生负性情绪干预作用的效应量,并检验影响干预效果的调节变量。结果表明,沙盘游戏对学生负性情绪的干预具有很强的积极作用,可以缓解学生的负性情绪;沙盘游戏疗法的干预与学生焦虑情绪的关系受到沙盘游戏类型、学生所处学段以及研究统计检验类型的调节,不受实验分组人数、出版年份和文献类型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沙盘治疗是一种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由多拉·卡尔夫发展创立的心理治疗游戏.沙盘游戏治疗特别适合儿童,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主要的活动形式和探索世界的桥梁.儿童的表达能力差,借助沙盘游戏这个工具可以很好地帮助儿童表达内心世界、宣泄情绪.心理治疗游戏化,很容易让儿童接受,不需要太多的指导,儿童就能够投入.游戏能使儿童感到安全,从而减少阻抗.本研究尝试运用沙盘疗法,辅导一名屡遭家暴的小学男生.  相似文献   

10.
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不仅会扰乱日常的课堂秩序,也会对其自身的发展造成极大障碍。社会技能训练的开展,可以培养自闭症儿童互动能力及认知性自我控制等技能,改善儿童行为不足、行为过度、行为不当等问题行为。可将社会技能训练作为自闭症儿童日常训练的一部分,根据其特点将社会技能训练融入个别化教育计划、学校课程和亲子互动中,多方位地对儿童问题行为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1.
从体育与游戏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简要论述了体育和游戏融合的效用,并对此进行了尝试性的干预治疗,通过干预治疗前后的数据对比,发现体育游戏在促进自闭症儿童进行主动沟通方面具有比较显著的作用,同时也能让自闭症儿童的体能与情绪变得更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一名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进行为期8个月的沙盘干预,探讨沙盘对于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效果,并用自闭症谱系认识理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个案使用的沙具由单一变得多样化,主动性言语增多,刻板重复言语等症状不同程度地减少。该个案的沙盘表现支持ToM及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3.
邹佩 《绥化学院学报》2013,33(7):92-97,102
对他人面部表情的识别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能力和社交技巧。自闭症儿童在识别他人面部表情时有一定困难,影响了他们的社会交往,因而对自闭症儿童面部表情识别的干预非常必要。通过对自闭症儿童面部表情识别干预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分析,总结了两大类干预方法:一是社会技能课程干预技术,即将面部表情识别作为社交技能的一部分,通过社交技能训练课程,如角色扮演游戏,改善自闭症面部表情识别能力;二是情绪识别干预技术,即设计专门的情绪识别课程或软件改善自闭症儿童面部表情识别能力。最后指出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郭雷祥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12):139-141
自闭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一直是自闭症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体育游戏作为一种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活动,为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文章通过对自闭症康复中心实地调查和查阅大量关于自闭症的文献资料,对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表现及体育游戏干预对自闭症儿童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体育游戏干预对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的对策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虽然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行为表现大致相同,一般会出现行为刻板、喊叫、哭闹、自残、甚至出现攻击行为,但由于其生理、智力、认知以及生活环境千差万别,导致其情绪行为产生的原因又不同,从而在教育教学中采取的干预措施也相应不同。本文通过个案的方法,对一名自闭症儿童的异常情绪行为进行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沙盘游戏疗法相对于药物治疗和其他心理行为疗法来说,是更适合于儿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症、焦虑性情绪障碍、孤独症、社会退缩等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的治疗中,且疗效明显.本文对沙盘游戏疗法及其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对沙盘游戏疗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由于自闭症儿童存在社交交往和沟通能力方面的缺陷,导致他们难以融入社会。这不仅加重了他们家庭的负担,也增加了社会的压力,早期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的预后非常重要。因此,应当采取适当措施提升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沟通能力,通过创设合适的游戏环境,引导自闭症儿童参与游戏和互动,鼓励自闭症儿童充分表达自己,在评估的过程中,通过与个案结合,真正有效提升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沟通能力,推动自闭症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共同注意的缺陷是自闭症儿童最重要的症状之一,其区分度高于游戏、模仿技能等早期指标,能够筛查出80%-90%的自闭症儿童。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的训练能够促进和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是自闭症儿童干预的关键技能。本研究主要运用提示和辅导的方法,注重道具的使用和家长的作用,对1名自闭症儿童的共同注意行为进行训练,以探讨提高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行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在分析讨论自闭儿个案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将游戏疗法、感统训练等自闭症干预技术相结合,对一例自闭症儿童实施综合干预,并从综合评定和个案行为变化等方面说明了综合干预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发育障碍中最常见、最具有代表性的病症类型之一,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严重身心发育障碍性病症,以人际交往障碍、语言沟通异常、兴趣局限和行为刻板为特征。通过以沙盘游戏为主要手段对本校轻度自闭症学生的个案干预来阐述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