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开始,都市题材逐渐成为了中国油画艺术家们创作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社会现实与当代文化生活中对都市人的生存状态、生命体验和人性情感的关注,表现人们在都市化进程中由于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导致的内心失落、幻想、躁动、彷徨等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无疑成为当代许多油画艺术家关注都市创作题材的必然选择.当代中国都市题材油画创作彰显了艺术家主体意识的自觉,人性表现是当代都市油画作品内在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
在艺术界油画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社会大众中具有极其广泛的传播范围,以及被人们喜爱,但是现阶段属于多元性的文化大发展时代,促使在世界范围广泛地传播民族文化,将其逐渐转变为世界文化。同时在上述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油画艺术家在对油画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进行吸收,确保在当代油画的创作中融入中国元素,以及在民族文化中对民族特色进行充分的展示,进而对民族的自信进行教学表现。因此,中国油画艺术家在对油画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彼此有机融合民族文化的精华与外来文化,能够大力推动中国油画形成特有的表现形式,从而实现中国油画越来越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内的油画艺术在当代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展现了多样性的创作面貌,"创造性现实"创作方式即为其中一种。此创作方式立足于传统油画表现形式的同时将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新艺术形式的方法与观念引入油画创作。既是对油画艺术内涵的拓展,也是对当代艺术的丰富。  相似文献   

4.
油画是本世纪初传入中国的外来画种,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均是传承西方的表现方式。但是随着近年来油画在中国的逐渐发展,追寻油画的本土化表现方式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油画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探索油画的民族化本土语言及表现形式,创造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表现形式有助于中国油画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好的适应中国的市场,满足中国大多数民众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平民大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日益被肯定。在中国当代都市题材油画中,同样反映了一种平民化的价值倾向。如画家刘小东描绘了多种职业,各种年龄段的都市"小人物"形象,忻东旺则把视线落在生活在都市社会底层的农民工身上,关注视线向普通大众的转移构成了中国当代油画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现代绘画的历程和特点出发,结合我国当代油画艺术的特点,着力从观念、技法和表现形式三个方面,探讨了现代理念下油画创作个性追求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油画传人中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长期的学习、吸收和成长过程,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特色,具有浓郁的中国韵味,那么这些韵味从何而来,源自于哪里?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从当代中国油画创作过程中创造性思维入手,结合当代油画创作过程中的现实因素分析当代中国油画创作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具象油画历经了几百个年头,追溯其每一步的发展,都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历经曲折的中国油画,最终找到了能够代表自身特色的创作题材和方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艺发展的多样化和艺术发展空间的宽广,油画创作也进入了多元化时代,各种不同的表现风格和艺术派系同生共存,相辅相成。本文以建国后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介绍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文化下中国具象油画呈现出的特征,以期对当代中国具象油画的发展做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面对世界艺术,中国当代油画肖像艺术在发展变革中必须拥有自己独立的“话语权”。而艺术审美形态的发展变革必然会与地域、时代文化艺术表现和追求相对应。在学习和继承西方油画肖像艺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会中国优秀的本土文化使之具有当代中国人文精神是中国油画肖像艺术语言现阶段需要探索的问题。而辩证的运用“写实”与“表现”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所产生“表现性写实”语言是置身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当代油画肖像艺术在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探索出的具有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个性化绘画语言表现形式。在当代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的探索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开拓性。  相似文献   

10.
面对世界艺术,中国当代油画肖像艺术在发展变革中必须拥有自己独立的"话语权".而艺术审美形态的发展变革必然会与地域、时代文化艺术表现和追求相对应.在学习和继承西方油画肖像艺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会中国优秀的本土文化使之具有当代中国人文精神是中国油画肖像艺术语言现阶段需要探索的问题.而辩证的运用"写实"与"表现"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所产生"表现性写实"语言是置身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当代油画肖像艺术在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探索出的具有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个性化绘画语言表现形式.在当代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的探索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开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