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传统婚嫁仪式是A村土家族社会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村民们在漫长的文化时空中创造并积累的,具有本民族独特的形式和风格,是土家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体表现和反映。随着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大量都市文化潮水般冲击着A村传承了多年的文化、村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他们的价值判断和择偶观。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A村传统婚嫁仪式的变迁与现状经历了婚前仪式的简化、正婚仪式的随意化,婚后仪式的淡化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重庆土家族婚俗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活化石"。文章通过田野调查与相关文献研究,探讨土家族婚俗特色及其文化价值,试图为土家族婚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一些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黔江苗族婚礼仪式较为繁杂,但有着自身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当地的婚俗深刻影响着当地苗族人的生活,人们也一直按照传统的苗族婚俗行事。"摆礼"作为接亲仪式中最重要的一环,也被视为女方出嫁仪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苗族婚俗中的"摆礼"仪式进行探析,从而折射出一定的社会观念:一方面,将布迪厄的"实践"与"资本"理论与"摆礼"仪式结合,将有助于了解资本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能够展现出当地苗族祖先崇拜、同姓不婚的民族文化传统,以此加深人们对族群文化多样性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对"象征符号"和"象征意义"的全面解读是维克多·特纳仪式研究过程中的特点,同时运用"阈限"、"交融"、"结构-反结构"等概念阐释仪式的演进过程。透过特纳的仪式理论反观今天的少数民族教育,不难发现少数民族的传统仪式有助于建构良性的"文化认同"、维系民族认同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婚俗是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婚俗,不同的民族婚俗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本文通过对湘西土家族和苗族的婚俗的调查、整理和描述,以揭示湘西地区独特的民族民俗。  相似文献   

6.
在沿河土家族婚俗中,首先要请媒人说亲,然后送聘礼、讨庚、定亲、迎亲、回门。其中,独特的婚俗有哭嫁、过礼、迎亲、拜堂等。哭嫁"哭嫁"是土家姑娘出嫁时告别亲人的仪式。新娘一般在婚前二三天开始"哭",会"哭"  相似文献   

7.
安溪县"八社"历史上是闽南内陆地带一个具有共同信仰的中型村落联盟,并发展形成一个多村际的通婚圈,闽南传统婚俗在此依然可以看到概貌。而曾经如同落盘珠翠一样串联着婚俗全过程的"仪式歌"却不再光彩夺目,甚至多有忽略或遗忘。通过田野调查以及相关文本资料的弥合,复原仪式歌在传统闽南安溪婚俗的原貌,管窥其历史变迁,也由此窥探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必要性与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土家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少数民族之一,族名为"土家",然而土家人自称为是"本地人"。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宜昌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等。本论文是以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S村落为例,解析土家族传统婚嫁仪式的功能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沟通与协商功能和祝福与认可功能以及承诺与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9.
在土家族地区,由梯玛主持的"跳马"仪式在社会文化和历史条件发生变迁的情况下仍然相对凝周地保留了原初仪式的样貌,作为一种远古习俗的遗留,其承载的文化含量极为丰富,音乐现象尤为突出,隐含的土家族音乐、文化、历史、民俗、民间信仰等方面的文化意义广泛而深厚.以土家族跳马仪式音乐为调查个案,试图解读土家族地区巫傩并存、互补交融的音乐文化现象,探讨土家族民族音乐、宗教音乐的特殊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我国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本文以贵州省Y村土家族传统婚嫁仪式变迁为研究对象,试论土家族传统婚嫁仪式变迁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外来因素的影响、电视新闻等媒体的影响以及传统文化的"式微"。  相似文献   

11.
土家族人旧时信仰鬼神巫术,所以梯玛在土家族中地位崇高。改土归流后,汉人大量迁徙至土家族地区,随之带来多元的汉文化,致使道教、佛教等文化与当地土家族巫文化相融合,也致使土家族地区人民对梯玛的信仰度降低,梯玛即将面失传可能。特别是丧葬仪式,现如今,湘西很多地区的梯玛已经不参与丧葬仪式,仅在龙山县坡脚乡丧葬活动中还存在着这种梯玛仪式,这种仪式具有巨大艺术文化价值。本文从土家梯玛丧葬仪式的生存环境及现状、仪式过程、仪式音乐等方面来探究现代梯玛丧葬仪式中梯玛社会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作为土家族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土家族独特的仪典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劳动创造与精神追求,集中了土家族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土家族摆手舞为例,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可以探知当地人、文化与教育三者间存在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3.
传统节日仪式的德育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节日的传承主要是通过与仪式相关的文化记忆所达成。这一过程固有的德育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于传统节日仪式所蕴含的"道"和"德"中,并可通过对传统节日仪式的文本认知及原体验实现其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丧葬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丧葬仪式中,音乐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湾潭镇土家族研究对象,民间佛教音乐为背景,丧葬仪式作为突破口,音乐形态作为分析工具,力图从音乐角度,针对仪式本身对民间佛教音乐作详细解读,并由此探索民间佛教仪式音乐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及其传承保护。本文采用资料文献互证和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民间佛教音乐在丧葬仪式中的应用及社会功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越南的主体民族分别为汉族和京族,经过近千年的郡县制,越南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其婚俗文化也不例外。越南传统婚俗文化源于中国,但是异于中国的地理环境和民族习惯又形成了其婚俗文化地域民族特色,使得越南婚俗既体现了越南民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又体现了越南民族对自身文化的创造。基于文化结构三层次学说的视角,精神层面即婚姻观念上中越有着相似的择偶观、门第观和性别观,但越南女子的社会地位相对高于中国,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男尊女卑"性别观;制度层面即婚姻制度上中越基本一致,但越南还制定了相关制度用于保障妇女权利;物质层面即婚礼仪式上越南在沿袭中国仪式的同时还加入了奥黛、槟榔、糯米饭、代茶钱等本土特色产物,且更为灵活地约定了回门礼和代茶礼,使婚礼仪式更符合越南的实际情况和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16.
云南彝族婚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多彩而独特的彝族婚俗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较大。随着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彝族婚俗文化转化成文化旅游产品,民族文化资本化成为云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云南彝族婚俗文化的特点及其旅游文化价值、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云南彝族婚俗文化旅游创新开发对策,促进彝族婚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是不同民族在其特定的地域和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以及其行为成果的历史积淀.而民族节日、习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文化仪式性的活动形式,我们不仅要设法了解其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而形成的,更需要探究在社会学中的意义.本文旨在从社会学视角对肃南县裕固族的祭鄂博仪式进行阐释,说明裕固族社会的构成要素、仪式的社会表现、社会功能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为配合土家族民族成分确认和利用民族民间文化为人民服务等工作,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搜集、整理和传播的开启时期;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主要是为恢复土家族民族成分和编写“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等工作进行的,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抢救、保护、传承时期;第三阶段是世纪之交的时候,是为配合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和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而进行的,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普查、抢救、整理、保护传承时期。每个阶段的挖掘、抢救和传承工作都有自身的特点,对保护和传承土家族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释比在羌族传统社会中掌握地方知识、传说,沟通神灵、祭拜祖先,是羌族祖先记忆与神灵观念的权威阐释者。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阐释羌族"释比"的信仰、唱经、仪式的文化内涵,对研究羌族文化如何依靠释比保持本民族的原生信仰体系,以及释比文化在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与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原始社会的"成年礼"仪式是原始社会个体"通过仪式"的重要阶段,是原始社会检验年轻一代是否成熟,是否被社会承认和接纳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一些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民族仍保留举行"成年礼"仪式的习惯,并且有男、女孩的区别。原始社会"成年礼"仪式的出现对后来学校教育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