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驿站长》、《外套》和《罪与罚》中小人物的救赎主题是东正教文化语境下的产物。《驿站长》对《新约·路加福音》进行重构表达了小人物通过宽恕劝善实现救赎的思想;《外套》对《新约·哥林多前书》进行重构阐释了小人物通过克己忍让实现救赎的思想;《罪与罚》对《新约·马太福音》进行重构再现了小人物通过主动赎罪实现救赎的思想。东正教文化语境下的小人物主题凸显的是运用文学阐释宗教文化的主体性意义,对于实现宗教由自在存在向自为存在的转型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红字》是霍桑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同样也是他宗教批判和宗教反思的扛鼎之作。在《红字》中,霍桑以基督教的"赎罪"原型向读者讲述了一段灵魂救赎的故事。这种救赎不仅是来自上帝的救赎,而且是来自个体良知的救赎。它虽发之个体却带有深远的社会意义。这样的主题寄托和传达了作者深远的社会忧思和人文感伤。  相似文献   

3.
《大连大学学报》2016,(4):71-74
但丁的《神曲》和吴承恩的《西游记》,作为东西方文学的两部经典之作,不但都具有神话色彩的共性,还存在着同样的救赎母题,经历原罪、赎罪、获救这一救赎历程。《西游记》以佛教文化为根,《神曲》以基督教文化为本,二者虽存在很多差异,但在描写主人公的救赎历程方面却殊途同归。本文从《西游记》与《神曲》中所反映出的救赎原型母题揭示其中的共性。  相似文献   

4.
伊恩·麦克尤恩是活跃于当代英国文坛的多产作家之一。其小说《赎罪》获布克奖提名,被认为是其写作风格转型的鼎力之作。本文从言语行为的语用角度,分析《赎罪》中言语缺失在特定语境下造成的模糊、误解及对人物命运产生的影响,反映出后现代主义世界中人性救赎的艰辛和无可救赎的无言悲哀。  相似文献   

5.
麦克尤恩的《赎罪》在叙事形式上具有元小说的种种特征。虽然《赎罪》进行了元小说的叙事,但是它并没有与现实主义传统截然断裂。这样的形式特点不仅突出了主题"赎罪",而且解构了"赎罪"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英国作家麦克尤恩的力作《赎罪》被誉为"当代叙事经典",其后现代叙事手法解构了"犯罪-赎罪-新生"的基督教传统。从叙事伦理视角深入分析《赎罪》叙事文本中"作者-叙述者-文本-读者"之间的多维度对话,有助于我们对其"赎罪"主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解析。《赎罪》所揭示的文学"对抗遗忘和绝望"的社会责任对于我们今天所处的后现代世界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红字》乃美国浪漫主义作家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品,因霍桑的小说常以英格兰清教思想文化为背景,且以原罪赎罪为表现主题,从而使得人们往往从宗教的角度解读他的小说。对于他的代表作《红字》,国内学者也大多数以宗教的视野进行审视,诸如爱情与宗教的矛盾、人性与神性的冲突、主人公的原罪与救赎等此类相关研究,而其它理论的观照则相对较少。本文在借鉴其他学者相关研究基础之上,试从狂欢化理论层面解读《红字》。  相似文献   

8.
《赎罪》是英国当代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在历史时空的框架之下为读者讲述了一个跨越60年的忏悔故事。《赎罪》是一部具有自反性的小说,写作是小说中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赎罪》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于2001年撰写完成的长篇小说,该小说主题众多,最为突出的主题是小说中女主角布里奥妮的成长过程,本文旨在从成长小说视角解析幼年时、青年时以及晚年时布里奥妮赎罪的心灵历程。  相似文献   

10.
阿瑟·丁梅斯代尔是《红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作品“救赎”主旨的集中体现者。面对罪孽,丁梅斯代尔挣扎于人性与神性的冲突中,最终在上帝恩典的感召下认罪悔过,以生命的代价获得了灵魂的救赎。本文将丁梅斯代尔推向前台,通过剖析其赎罪历程来阐释作品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1.
精神救赎是外国文学的永恒主题,在基督教文化的渲染下,精神救赎是外国文化中表现最多的主题。《追风筝的人》就是一部典型的以精神救赎为主题的小说。《追风筝的人》以阿米尔为主人公,以它的经历为线索,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背叛与救赎的故事。该书成书以后风靡世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主人公在经历了内心痛苦的挣扎和漫长的寻觅之旅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救赎。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一文学作品中精神救赎。  相似文献   

12.
在爱丽丝·默多克的小说《独角兽》中,"营救"一词一直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小说中众人为了营救一个被囚禁的、活在罪恶里的人——主人公汉娜,而展开了一系列的救赎活动,然而主人公自己却宁愿活在赎罪的苦痛中,拒绝他人的营救,导致了一切的营救活动都没有成功。本文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通过深入地分析探究,得出结论:没有人可以拯救他人,只有自我救赎才是真正的救赎。  相似文献   

13.
迪斯尼倾力打造的动画大片《狮子王》和《超能陆战队》承载着浓厚时代特征和文化背景。从英雄成长、英雄合作、英雄斗争、英雄救赎及自我救赎四大方面来比较两部影片中英雄主题,揭示了20年来美国英雄文化和英雄主义变迁和继承。  相似文献   

14.
在爱丽丝·默多克的小说《独角兽》中,“营救”一词一直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小说中众人为了营救一个被囚禁的、活在罪恶里的人——主人公汉娜,而展开了一系列的救赎活动,然而主人公自己却宁愿活在赎罪的苦痛中,拒绝他人的营救,导致了一切的营救活动都没有成功.本文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通过深入地分析探究,得出结论:没有人可以拯救他人,只有自我救赎才是真正的救赎.  相似文献   

15.
伊恩.麦克尤恩在长篇小说《赎罪》中,以小说家持有的话语权改写了小说结局的凄凉,完成了人物灵魂的救赎,补偿了现实与生活的缺陷,提升了文学内涵,使得整部小说温馨感人、美丽壮观、细腻又强而有力。  相似文献   

16.
《赎罪》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作之一,在众多的主题之中,成长主题尤为突出.文章从成长主题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主人公由无知到成熟的心灵历程,成长的阵痛以及为此付出的代价在这部成长小说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主人公写作赎罪的过程正是其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一部神话小说,而关于它的主题时至今日一直争论不休。仅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所举: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词甚繁。近年来,《西游记》主题又成了学术研究的一大热点,密码说、赎罪说、情理说、心路历程说等新  相似文献   

18.
《海外英语》2012,(11):4-7
关于20世纪30年代,有很多小说,但是很少有如麦克尤恩在2001年写的《赎罪》那么成功。《赎罪》一经出版发行,就被提名为文学奖榜首。这一年,它被列入时代杂志书榜,它经常位于书榜前100名。最近根据《赎罪》改编的同名电影,由乔·怀特导演。詹姆斯·麦卡沃伊和英国女明星凯拉·奈特莉丰演。  相似文献   

19.
《等待戈多》被称为"《圣经》的注释",荒诞不经的现代文本隐含着晦暗古老的《圣经》原型,许多来自《圣经》的语汇曲折地表达了罪恶-救赎主题。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的卑琐、虚空与现代人精神的虚弱和罪恶对应,戈多的显性缺席隐喻着现代人与传统宗教的疏离,而波卓和幸运儿的出场也已预演了上帝和耶稣在现代社会中的失败。但是在灵魂的救赎中贝克特仍有深情的期待,那是对宗教回归的渴望。  相似文献   

20.
悖论叙事是莫言小说《蛙》的鲜明特色。莫言运用悖论叙事,既塑造了悖论式的人物形象,又表达了救赎与救赎的虚无、传统伦理观念与现代化进程的悖论主题,并且呈现出庄重主题与狂欢风格的悖论叙述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