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书·艺文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志目录,对后世的图书分类影响深远。姚明辉《汉书艺文志注解》与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是近代注解《汉书·艺文志》的代表性著作。两者对《汉书·艺文志》都采用标注存亡的方法,但对待章学诚"互著法"态度不同,古籍注解内容颇有殊异。对两家著作进行比较分析,是为深入研究两者学术价值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2.
三十年来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相关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改革开放30年的教育政策研究为背景,以1978年—2008年教育政策研究的主要论文成果为研究对象,以CNKI中国期刊网、《国家图书馆目录》《上海图书馆目录》《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联合目录》、万方数据库资源为依据,运用windows系统下Excel、Spss等统计软件对所收集到的1978年—2008年关于教育政策研究的1 451篇论文进行了分类统计和数据分析,将我国教育政策研究历程划分为起始、发展、繁荣3个阶段,并对不同阶段的研究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梳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把分类理论应用于目录制作的国家。《七略》创立的六分法分类体系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 ;魏晋时期 ,一种新的分类法——四分法应运而生。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目录事业长足发展的时期 ,南宋目录学家郑樵的《通志·校雠略》着重探讨了图书分类理论 ,成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理论研究专著。清代乾嘉年间 ,章学诚总结了前人的成果 ,提出了“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的目录编纂思想 ,对目录的分类方法、著录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清朝中叶,乾隆皇帝下令纪昀等纂修《四库全书》,并将编纂《四库全书》过程中所撰写的古籍提要汇编成《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这部《总目》共200卷,著录收入《四库全书》的古籍3461种,73909巷以及未收入《四库全书》的存目6793种,93550卷。卷帙浩博,为亘古所无,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最后而且最巨大的一部官修目录,对后世学术思想影响巨大。因此,研究它的目录体系,对继承与发展我国古典目录学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古籍保护与利用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古籍普查登记、古籍保护与修复、古籍整理出版与研究利用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力争建立《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和中国古籍数据资源库,使我国古籍得到全面、科学、规范地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它是我国一部收录丰富、行文简洁的古籍提要目录,学界却往往因《总目》之经典而对《简目》的价值估计不足。该书体例简明,省略了小序,只有书名和部类等精要的内容。作为目录学入门书籍,《简目》实则更加便于查阅我国古代经典书籍,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目录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张之洞在任四川学政时撰有《輶轩语》和《书目答问》二书,此二书为姊妹篇。《輶轩语》重在讲读书治学之方法,《书目答问》则重在讲治学之门径。《书目答问》的问世,为我国目录著作开了一新领域,时至今日,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对我们如何选择中国的古籍,研究图书的目录和学术渊源,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是一部大型古籍联合目录,囊括了东北地区各图书馆的现存古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因各种原因偶有著录失当之处,如作者姓名错讹、版本信息错误、同一部书重复著录等。  相似文献   

9.
宋迪 《文教资料》2008,(20):70-7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采用的四部分类法是中国古代目录的典范,我国古籍的分类大多沿用此法,而这种分类法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本文试图从目录学的角度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分类作一个粗略的研究,以求能找到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古籍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0.
集部是我国古籍目录分类的一个重要门类,著录了历代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丰富的集部文献,也因此有了集部文献的分类。在我国目录学史上,集部文献的分类以及这种分类在后代目录书中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集部文献的产生和分类源于我国古代文学的繁荣,而集部文献的分类又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学的进一步繁荣,它反映了人们图书目录知识的不断深化,对我国古代书籍的保存以及古代文化的繁荣与传承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陈琳主编的《贵州省古籍联合目录》为底本对我馆藏《四部丛刊》进行了清点整理,以同样是民国时期的出版物《四部备要》为参照坐标阐述了编印《四部丛刊》的主要目的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古籍丛书的学术意义及当代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志目录,也是现存最完整的目录,对于研究古籍著述、古代学术思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汉书·艺文志》中著述的《诗》类书目在后世大部分都已亡佚,《汉书·艺文志》后的六大主要史志目录对其记载也极少,保存至今且为人熟知的仅《韩诗外传》《毛诗》和《毛诗训故传》而已。本文旨在详细考察《汉书·艺文志》所录《诗》类书目在历代史志目录中的存亡情况,并分析这些书目的散佚原因,以此明确《诗》之学术源流。  相似文献   

13.
《尔雅》作为古代“小学”中的训诂学著作,在正史目录书中并未一开始就被科学分类。从史志目录入手,基于不同时期“尔雅”类书籍归属的不同,分析其中的原因,探明“小学”归入经书的作用,寻找《尔雅》和“小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厘清在历代艺文志三级类目中《尔雅》的分类所体现的我国“小学”发展渐趋系统化、合理化演变。这种文史相通、文献学与语言学交互的研究方法或可为我们研究小学史的学术发展、掌握目录学知识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录”之名起于汉代,这是经过校书实践而产生的。汉代刘向、刘歆父子奉诏校书,整理了西汉末年以前的大量古籍,编定了《别录》、《七略》。《七略》是我国最早的综合性分类目录。它概括地反映了西汉末年以前我国学术的基本情况。我国先秦学术思想十分活跃,诸子争鸣,学派林立。  相似文献   

15.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是《四库全书总目》之后,又一部规模巨大的古籍提要目录,也是现存最大的古代文献解题目录。该书是古籍研究工作者案头必备的查考工具书。笔者在参加国家清史项目《清人著述总目》的过程中,经常借助《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解决疑难问题,同时也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在此针对其中所存在的失误之处进行辨证,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五四”以前的作品通称古籍。我国古籍很多,据杨家骆统计,两汉及两汉以前已有1033部,计13029卷;到了清末,增至181755部,计2367146卷。流传到现在,估计有七、八万部(转述自《世界图书》1981年第三期)。了解古籍,先要了解古籍的分类。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是《汉书》里面的《艺文志》。清代金榜说:“不通《汉书·艺文志》,不可以读天下书。《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书目答问补正》、《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三种近现代目录学著作中文献分类方法的对比分析,尝试展示清中叶以来目录学关于分类法的总结、异同和变化,以及分类法对于目录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郑善夫的文集版本共有十一种,现存九种。本文对这些版本的刊刻、馆藏情况等作了详细的介绍,比较了各个版本之异同,梳理了其版本源流,并修正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古籍目录中的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19.
《隋书·经籍志》(以下简称《隋志》)是一部反映隋代当时藏书和梁代以前图书流通情况的全国综合性图书目录,也是我国现存最古的第二部史志目录,它的参考价值之广泛,在图书分类史、目录学史、文化学术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对于《隋志》和《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一样地重视,研究比较充分和深入,发表了一些论文。论文中,论者对一些问题持不同意见。其中一些意见,我们认为与原志的实际情况不符,有必要提出来加以辨正。一、《隋志》对著录书的分类《隋志》对所著录的图书怎样分类?绝大多数人认为是采用四部分类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的学科与专业目录包括1997年版《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2012年版《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及2011年版《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美国的学科与专业目录被称为Classification of Instructional Programs(CIP).美国的学科、专业分类系统无论在编制理念上还是技术上都比较完善和成熟,它给我国行业特色院校英语学科与专业互动机制的建立带来了一定的启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语言学科的院系设置和课程设置,也为我国行业院校英语学科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