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根据平时的教学和阅卷情况发现,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最怕的是实词,它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成为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绊脚石、拦路虎.因此,要提高文言文阅读的效率,其关键是要帮助学生扫除实词障碍.那么究竟怎样扫除这一障碍呢?我从如下几个方而入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课的难点之一。要学好文言文,提高中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词语是关键。搞好词语教学,对于扫除语言文字上的障碍,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都是大有帮助的。文言词语分两类,一类是实词,一类是虚词。两类的词语中,实词数量大,大约占整个常用文言的90%,而且用法比较复杂、灵活,是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  相似文献   

3.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阅读文言文,首先要扫除实词理解方面的障碍。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古人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为什么“不离句”?这是因为词有概括义和具体义之分。概括义是从许多具体义中概括提炼出来的,词典中对词语的解释一般是概括义;而具体义是一个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所显示出来的意义,我们常见的课文注释多用具体义。这是说的根据上下文解释常见的文言实词也就是要准确地理解词的具体义。  相似文献   

4.
<正>在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学生阅读文言文却有很大的困难,主要原因是文言文字词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障碍,所以学生不喜欢读文言文,答题也不知所云。为了解决学生文言文阅读的困难,教师要抓住课内文言文的教学,训练学生文言实词品答技巧,从而保证文言文阅读题的解答正确率。本文就将从语法、句式以及课内等方面来探究文言实词的品断方法。一、借助语法,分析推断这种推断方法适合文言文教学中的词类活用的现  相似文献   

5.
高中学生,已有一定文言文基础知识,给他们上文言文,不必逐字逐句地讲解翻译,而要有所侧重。怎样确定重点呢?在教学中,我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和课文的难易来确定重点的。一般说来,我的教学重点是围绕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障碍,理解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安排的。以扫除文字障碍而言,  相似文献   

6.
周波 《现代语文》2011,(9):155-156
文言文阅读在初中生的眼里,普遍认为是个难点。阅读的难点来自于陌生的信息无法落实,而陌生的文言实词的出现无疑是阅读路上最可怕的“拦路虎”。由于文言实词数量大,且一词多义的现象极为普遍,所以,如何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文句中的含义成为了文言文阅读的最大障碍。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固然是基础,但是掌握正确的方法推断具体文句中实词的含义则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由于文言实词面广量大,有些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用法有别,这往往成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一大障碍。如何正确掌握文言实词呢?我们认为,掌握文言实词的重点在词义。■一、词义的识记勤翻字典,多读多记是掌握文言实词的常用方法。另外,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抓住重点学习文言实词,我们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的偏义、词类活用等。每学一篇文章,我们都要根据具体的文章确立相应的学习重点。如《孔雀东南飞》,学习重点可为“相”、“自”的词义和偏义复词…  相似文献   

8.
徐家永 《新高考》2009,(Z2):32-34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阅读、理解文言文的关键,可以说,能否正确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标志着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因此,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热点。考查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第Ⅰ卷中  相似文献   

9.
一、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现状浅析文言文一直是高中生心中的郁结,原因有三:一是本身晦涩难懂;二是缺乏现实的语言环境,学生难以对它产生好感;三是教师讲授方法失当。因此多数高中生对文言文学习有较大抵触情绪,迫于高考,不得不学。阅读文言文,必然涉及实词、虚词、句式以及历史、文化、情俗、文体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其中实词为第一重障碍,因为虚词、句式及文化常识远不及实词繁多复杂。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主要是疏通文段,从而培养学生的直译能力,增加学生文言实词及虚词的积累量,提高学生做浅易的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总是辛辛苦苦地为学生全文翻译,并点出重点实词、虚词和常见文言现象。  相似文献   

11.
词汇教学是古代汉语教学的关键,也是重点和难点。其中联绵词、重言词和复语由于构词和表义的特殊性,最容易造成误解。掌握这些词汇的特点和相关知识,有助于了解古今汉语的联系,更深刻地认识汉语,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言""文"相生,"文""言"统一,一堂成功的文言文教学课,必定是文与言的巧妙融合。倘若能做到言与文的来回穿梭,教与学也就乐在其中。如何让言文穿梭成为教学的常态,本文试图从紧抓文眼、梳理文脉、朗读揣摩、咬文嚼字四个方面来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诗歌有效教学关键在于有效解读。诗歌有效解读除了把握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之外,还要抓住某些表现细节的其它词如数量词、名词等赏析精当的画面,把握细腻的情感。诗歌有效解读除了抓住主体画面,赏析画面本身之外,还要抓住细节领会画面的某些细微之处,从而更加精准地解读诗歌。教学中引领学生阅读的同时,让诗歌充分发挥其审美功效,让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学会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认识到古文的美,认识到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丰富语言文字的美妙,认识到文言文本身丰富的情感和鲜活的人物形象,进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良好的语感,在阅读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领悟甚至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的王家曾是声名显赫的望族。作为太原王氏数百年阀阅的开启者和有力推动者,曹魏名臣王昶为其家族显达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诫子侄书》反映了王昶“尊儒者之教,守道家之言”的家教思想,折射出王昶本人尚谦实、戒浮华、力矫时俗的实干精神和超凡见识,同时又饱含着浓重的全身远害的道家处世哲学,兼具个性和时代特征。《诫子侄书》中蕴含的真知灼见和拳拳之义凝结为王氏家族文化的精髓和特质,对其家风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诫子侄书》作为汉魏六朝家训作品中的名篇,有独特的时代意义和承前启后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于教师片面强调文言文的翻译教学,导致文言名篇的情味丧失和学生的厌学心理,故强调叶圣陶先生所提出的一陪”之要诀,通过对文言语句中的实词、虚词、句式等的探究揣摩,以及有感情地诵读,展现文言文教学的情味。  相似文献   

17.
解构式阅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阅读理论和认知阅读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实践都较为完善,而解构式阅读是不同于以上两种阅读理论的创造性、开放性、包容性、完整性和方向性的双重阅读。解构式阅读孕育于解构主义思想之中。对“解构式阅读’’在教学中应.用教学设计所进行的实践尝试,证实了解构主义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性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扼要介绍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原形阅读理论与语文教学实践”研究成果中的12个理论要点,总称其为“原形阅读理论”。该理论认为课文阅读其本质上是思维活动,提出了“原形阅读”和“超原形阅读”这一对区分读文思维状态的新概念,并用阅读实验证明了这两种阅读思维印象的多项属性。丈中论述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场”生成规律和“文言文弱语感教学法”,属于课程改革背景下用原形阅读理论研究语文教学的应用性收获。  相似文献   

19.
李制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5):111-113,134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变注重基础知识教学为重视人文教育。文言文人文教育的内容多蕴含于文章的字里行间,人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在充分吸取传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高中文言文人文教育特点的教学策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诸多传统教学方法中,诵读法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广泛的运用,值得新课标背景下的文言文教研大力关注。文章认为,文言文诵读教学策略通过古今对比的途径和联想、生疑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发掘文言文中的人文因素,学生在反复诵读文言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积累了中国传统人文文化知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读写有机结合是彰显小学童话丰富厚重教育教学价值的有效策略,具体操作建议是:“读”童话注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语言积累和情感酝酿;“写”童话则利用仿写、改写、续写、创编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动有效的习作训练;其关键是:读写结合应紧扣“结合”二字,深挖童话教学中读、写的联系点,促其有机结合;同时要注意辅以多样化教学策略,并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