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 0 2年 4月版《语文教学大纲》(高中 )中规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能感受形象 ,…… ;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一、三两个单元分别要求 :“要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 ,……”学习重点是鉴赏古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只能说出一些零乱的“人物形象” ,而且显得语无伦次。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一些方法 ,发现“四步法”效果不错 ,具本步骤如下 :第一步 ,“是什么样的形象 ?”这一步需要在整体阅读一篇文章的基础上才能完成 ,只有在此基础上对文章内容及文学形象全面地、立体地把握 ,进而准确概括出某一形象 …  相似文献   

2.
优秀的小说作品总是把思想隐藏在形象深处的,因此,鉴赏小说要重视人物形象.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一般说来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优秀的小说作品总是把思想隐藏在形象深处的,因此,鉴赏小说要重视人物形象.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一般说来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把握小说语言特点,提高语言鉴赏能力薛川东在前几篇短文中,我们谈了有关小说细节、肖像描写和环境描写的鉴赏。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小说属于“语言的艺术”。因此,上述几方面的鉴赏,都离不开对小说语言艺术的理解与分析。这里,我们从小说语言的基本...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四册课本(试验修订本·必修)编写说明中说:“第四册阅读部分,是在第三册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包括小说和戏剧,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小说包括中国现当代小说和外国小说,分两个单元,训练重点一个是人物形象和语言,一个是主题和艺术技巧;中国古代小说一个单元,训练重点是人物形象和语言。”这段话简明扼要地指明了小说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是我们进行实际教学的理论依据。从上述编写说明中可以看出,小说单元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6.
人物形象的解读,是小说教学的重点。解读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从“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这两个角度切入。人物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可以从中明确人物的个性、体察人物的内心。叙述语言包括看似可有可无的修饰词、“闲笔”,可以从中触摸人物灵魂、感受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习小说,我们不妨从人物形象入手,探究作者是如何刻画塑造人物的,学习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品味那故事中深刻的哲理与情感。写人记事要围绕中心选材,通过典型事例把文章的中心意思表达得鲜明、突出。通过综合实践,我们要到生活的“最前沿”去感知社会,了解社会,熟悉社会。  相似文献   

8.
鉴赏小说,关键是抓小说的三要素,即情节、人物、环境。而教学过程中又不可能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这就需要根据小说本身的特点找一个最佳突破口,从而达到以点带面,完成小说的鉴赏。因此,教师教给学生鉴赏的方法时,学会寻找最佳切人点,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关键。笔者在高中语文第二册“小说”单元教学中,选择了不同的切入法。  相似文献   

9.
复习目标第二册第一单元为小说单元,包括三篇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一篇外国作品,分别是《祝福》、《荷花淀》、《边城(节选)》和《装在套子里的人》。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  相似文献   

10.
王学华 《新作文》2004,(3):34-37
诗歌历来有“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誉。也有人称诗歌是学中的学,是花中之花,蜜中之蜜。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而2002年开始诗歌写作也已进入语高考试卷中。(请看大屏幕)  相似文献   

11.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情节和描写环境,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载。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我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具体步骤一般都是抓住“三要素”这样设计的:一、了解分析情节结构;二、鉴赏人物形象;三、分析环境。  相似文献   

12.
小说因其复杂丰富的审美文化表征,在现代文学中当居首要地位,在中学文学教育中更是举足轻重。可惜的是,当前小说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诸多困难。中学生的“小说阅读”现状更令人忧虑,他们的小说阅读因其签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肤浅而走入“偏食、猎奇、囫囵吞枣”的误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小说阅读中的辩证分析法”不失为小说鉴赏的一种有效途径。小说是以人物形象刻画为中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实践钱理群教授“投入式”阅读的先进理念,在鲁迅小说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小说文本,让鲁迅小说中的形象融入学生的生命体验。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投入式”阅读教学的探索成果:一、在文本诵读中感知小说的时代氛围;二、在细节品味中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三、在人物比较中把握作者的立场态度;四、在多种关联中加深理解小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实生活中。语言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表达思想、传递情感的重要手段。高中语文第四册四、五两单元涉及到现当代戏剧和古代戏曲的鉴赏。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他与电影一样,这样以逼真性、纪实性为特点艺术,自然不可能没有语言。这里所说的语言当然指的是人物语言,即台词。每当老师学生面对一个剧本在课堂上展开欣赏活动的时候,毕竟不是真实的看到舞台上的演出,所以只能借助于语言本身来鉴赏剧本,为此品味人物语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应该因势利导,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诗歌和小说最适合运用朗读教学法,人物形象分析法,诱导学生发现美、品味美,进而创造美,以收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计思路】 课标要求,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与作品充分对话,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感受人物形象,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鉴于本文语言浅近,学生已有阅读与鉴赏小说的一些经验,所以,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走进文本,感受人物形象,在交流对话中,在合作探究中,获得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17.
不少初学者觉得文言文很枯燥,主要原因是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只是“读”、“译”、“析”几个环节,而其中的“析”也只不过是“结构”、“体裁”、“选材”、“立意”、“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这几乎已成为一种模式,这样的教学法老师讲得多,学生动得少,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自然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文学是人学”(高尔基语),它以反映人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小说的核心任务则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古今中外,大凡优秀的小说,正是因为塑造了一系列不朽的典型人物而获得巨大的生命力。而在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以及主题中,人物处于中心地位。语文教学中着眼“鉴赏典型  相似文献   

19.
<正>《祝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文章,它讲述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揭示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表现了鲁迅先生反封建的精神。在鉴赏小说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小说的三要素,小说的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等几个方面来探究和鉴赏,学会品味小说的语言,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思想和主题,让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探究了《祝福》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0.
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同时又是高考必考内容,而鉴赏小说中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让小说中的人物"走进"课堂,是解读小说的关键。本文试从塑造小说形象的方法及鉴赏规律着笔,让小说中的人物"走进"课堂,力求识得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