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维特根斯坦对怀疑论给出了新颖的解答,但有人认为他并没能对怀疑论给出系统的解答,他的遵守规则悖论本身即是一种类型的怀疑论。这种看法是基于对维特根斯坦的误解。不过,在维特根斯坦思想中的确存在怀疑论成分,他未能完全解答怀疑论,因为怀疑论在根本上是人类认识局限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相对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在哲学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列宁说:“辩证法,正如黑格尔早已说明的那样,包含着相对主义、否定、怀疑论的因素,可是它并不归结为相对主义。”既然相对主义等因素包含在辩证法里,那么从认识史的角度看,在辩证法形成之前,它们的存在就是一个必要的环节。哲学史的发展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从中国春秋时期的哲学或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来看,相对主义或怀疑论都是当时一种重要的认识方法。由此看来,人类的认识达到了某种程度的成熟,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都要经  相似文献   

3.
相对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在哲学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列宁说:“辩证法,正如黑格尔早已说明的那样,包含着相对主义、否定、怀疑论的因素,可是它并不归结为相对主义.”①既然相对主义等因素包含在辩证法里,那么从认识史的角度看,在辩证法形成之前,它们的存在就是一个必要的环节.哲学史的发展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从中国春秋时期的哲学或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来看,相对主义或怀疑论都是当时一种重要的认识方法.由此看来,人类的认识达到了某种程度的成熟,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都要经历这一迷惘以至否定的转折.中国早期的相对主义理论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很有探讨价值.但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研究还局限在个别的思想家,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本文试图对其内容、本质和渊源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4.
怀疑论哲学和怀疑思想的历史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哲学的思维无以解决理性的困惑时便产生怀疑。怀疑论哲学可划分为三种基本形态:具有怀疑论倾向的哲学(如智者学派和《老子》哲学)、极端的怀疑论哲学体系(如希腊罗马怀疑论和庄子怀疑论)和温和的怀疑论(如休谟哲学)。此外,还大量存在着并非是典型的怀疑论但具有怀疑思想的哲学家,这又分为:视怀疑为方法的哲学家(如笛卡尔)、视怀疑为武器的哲学家(如培尔等)和具有批判怀疑精神的哲学家(如培根和梁启超等)。  相似文献   

5.
辩证法、形而上学、形式逻辑和相对主义四种思维方式因为对世界存在状况问题的说明不同而相互区别,又因为说明的问题相同而相互联系,这种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我们可以用逻辑学中用来表示性质命题间相互关系的逻辑方阵图加以近似的说明。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在理论上的危害性是:它们都是产生唯心主义的认识根源;它们相互之间具有恶性互动关系;它们也是产生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的认识根源。为更好地坚持辩证法和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克服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的思维方式,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相似文献   

6.
胡塞尔在借鉴古典怀疑论的“悬置”(Epokhe)、“存疑”(Epoche)、“对立”(Antitheses)、“否定”(Negation)等方法论的前提下,展开对怀疑论的批判活动,清洗了“存疑”的观念和反驳了心理主义和相对主义。由此,建立了现象学这种现代意义的主体性哲学。从怀疑论和现象学的逻辑联系考察,它对于美学的启迪意义在于,消解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的本体论,接纳纯粹意识作为审美主体,并将想象和体验引申为美学的方法。由此诞生和以往美学不同的概余和话语.为美学研究开拓新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7.
作为先秦主要思想家之一的庄子历来是人们关注的对象,而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从庄子相对主义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入手,结合学界对庄子相对主义思想的研究与评论,对庄子相对主义思想及其实质进行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休谟无疑是十八世纪西方哲学的大师,也是经验论和怀疑论的代表性人物。对休谟经验论和怀疑论甚至自然主义的看法一直存在争论,笔者认为休谟的经验论是彻底的,原因在于休谟的经验论否认了一切实体,追溯到本原问题。而休谟的怀疑论是不彻底的,不单是怀疑的范围不彻底,其理论自身的矛盾就决定了它的不彻底性。而他提出的自然主义,确实一种温和的解决方法,但仍具有一定的缺陷。休谟问题的实质争议颇多,笔者认为因果关系和归纳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对联系可靠性的怀疑。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怀疑论在哲学史的逻辑发展中的作用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认为,在哲学史的发展中怀疑论以否定的姿态出现,促使当时的哲学对其自身的发展进行新的思考,从而推动着每一阶段哲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成为哲学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环。其中并涉及一些关于对怀疑论的评价和怀疑论发展的未来趋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辩证法、形而上学、形式逻辑和相对主义四种思维方式因为对世界存在状况问题的说明不同而相互区别,又因为说明的问题相同而相互联系,这种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我们可以用逻辑学中用来表示性质命题问相互关系的逻辑方阵图加以近似的说明。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在理论上的危害性是:它们都是产生唯心主义的认识根源;它们相互之间具有恶性互动关系;它们也是产生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的认识根源。为更好地坚持辩证法和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克服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的思维方式,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相似文献   

11.
庄子站在相对主义立场上,以怀疑主义为方法,从认识主体能力之局限性、认识标准之主观性、认识对象之变易性和言说之困境四个方面,对认识活动之障碍予以揭示并对其作了相对主义的消解,对最高本体"道"的认知则提供了神秘主义的"体道之方"。庄子的认识论是其逍遥人生理想的理论支柱,也是如何实现从安命向逍遥过渡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2.
苏格拉底的哲学启蒙开启了堪称古希腊哲学的三大"哥白尼式革命",在认识路径上,从外在的"受知"转向内在的"自知";在认识对象上,从对自然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在认识目标上,从相对主义转向普遍主义。但他的哲学启蒙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在启蒙方法上,他的"否定式论辩"和"无知论"容易滑向怀疑主义;在启蒙基点上,他的理念论容易滑向理性独断主义;在启蒙理想上,他的至善主义容易滑向极权主义。  相似文献   

13.
从李贽哲学自身的逻辑出发,可以发现,李贽哲学以其苦难意识作为背景,在无一有合一本体论基础上,主张道非一途,性非一种,从而表现为追求自由,宽容学术和相对主义的品格。  相似文献   

14.
有学者主张,从强纲领到社会学有限主义构成了爱丁堡学派的一次理论转向。但是,强纲领和社会学有限主义的倡导者和评论者都从未说明或暗示存在那样一个理论转向,并且强纲领和有限主义的内容从逻辑上说也不可能构成简单的竞争或替代关系。正好相反,从强纲领到社会学有限主义是爱丁堡学派理论的一次深度拓展,对这一拓展的完整论述有赖于以相对主义为中介对爱丁堡学派理论论证的合理重建。  相似文献   

15.
北岛早期的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岛诗的“质地”是坚硬的,是“黑色”的。他的诗表现了强烈的否定意识,强烈的怀疑、批判精神。这种怀疑和批判,不只是针对所处的环境,而且也涉及人自身的分裂状况;这是北岛“深刻”的地方。在北岛的诗里,意象的使用十分自觉,意象在诗中,处于十分密集的状态,而且他使用的意象,也大多带有某种程度的象征性。  相似文献   

16.
许多先秦学者(史称先秦诸子)在研究管理问题时,对民意与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过探讨。他们认识到民意与管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反复强调管理者应正确对待民众的批评意见,切莫轻视民众的要求和意愿,要主动接受民意的监督,依照民意所向制定和调整管理政策,重民意才能确保管理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张远山的“反乌长邦”长篇寓言小说《通天塔》的哲学寓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作品的主人公为了救世而建通天塔,为了救人类而毁灭人类,但终于经由庄子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而返回世俗生活的醉生梦死,通天塔的倒塌象征着人类永远走不出自己的疯狂和梦幻,既无法得救,也不能毁灭,而只有退化和失误,体现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沉重的忧思。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模态认识论领域见证了模态怀疑论的复兴和模态经验论的崛起。前者宣称我们的模态辩护仅限于关于日常生活的陈述;后者宣称我们的模态辩护来自关于现实世界的经验研究。霍克(Peter Hawke)以两者为共同工作前提,提供了一套基于经验论的模态认知理论。进而,他构造了一个反休谟怀疑论的模态论证,并用该经验论的模态认知理论为其提供辩护。文章指出霍克的模态论证面临两难,该两难导致他对休谟怀疑论的攻击是失败的。进一步,文章解释了植根于这个两难背后的根源:霍克的基于经验论的模态认知理论辩护范围过窄。存在一些形而上学可能但非物理可能的命题,霍克的模态认知理论无法解释它们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商谈伦理学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道德认知主义,反对道德非认知主义、怀疑主义,坚持普遍主义,反对相对主义是哈贝马斯商谈伦理理论的鲜明立场.商谈伦理理论被广泛运用于民主政治领域、公共哲学领域和网络道德教育领域.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理论具有典范转换的重大意义,但也面临实践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