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最重要,也是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范畴,更是中国古典艺术的最高审美理想。意境的产生与发展都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该文从理论到实践总结了意境的发展史,分析了意境的本质,从而探讨了意境理论的民族性特质,有利于全面理解中国古代意境审美理论。  相似文献   

2.
张猛 《黄山学院学报》2007,9(1):125-128
意境理论是中国古代诗学关于艺术形象创造和艺术价值评价的重要理论之一,从意境学说的萌芽、诗歌意境理论的成熟到诗歌意境美学理论的最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在意境理论的构造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二十四诗品》对24种表象不同诗歌意境的美学本质的阐释确立了意境理论在中国古代诗学体系中的显赫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意境说,是构建在庄子意境理论和实践这块坚实的基础之上的。笔者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庄子对意境说的重大贡献:庄子为意境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庄子揭示了审美意境多层次的特点;庄子在创作实践中对意境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意境和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鉴赏中国古典诗歌不能不说到意境,营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段;说到意境就不能不谈到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构成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重要元素。意象和意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决不能将  相似文献   

5.
芦荻 《华章》2012,(33)
中国舞蹈以肢体言语为媒介,注重抒发内在情感,是中华民族抒情文艺的重要组部分.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范畴.它是华夏抒情文艺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本文以意境理论的成熟形态——王国维的意境理论为视角观照中国舞蹈,从而探求中国舞蹈的古典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美学的诗歌意境理论史上,司空图的地位无人能比。他是诗歌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就他的整个理论来讲,他像前人一样认为意境是诗的本体,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界定了意境的内涵,开创性地划分了诗歌意境的类型。这三方面奠定了他在中国关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美学中的意境说,与哲学中的境界论密切相关,意境说对艺术创作的要求,即出意境或出境界,这种理论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创作,充分体现于各种艺术创作理论中。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各个领域,如诗、书、画等,其所追求的目的都是在于出神妙的境界和意境,这实质是受境界论影响之体现。  相似文献   

8.
意境论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精髓,是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世界美学思想的卓越贡献。“诗贵意境”,是千百年来中国古代诗人奉为圭(?)的重要创作原则和批评原则。否定意境论,就是否定整个中国古典诗词和传统诗歌理论。近年来一些热衷于“用外来的美学原则改造我们新诗”的“理论家”们,对中国传统诗歌理论特别是意境论横加指斥和反对,斥之为“保守”、“僵化”,很明显,这是一种民族虚无主义观点,是非常错误的。而与此相反,一些读诗不多、对诗歌理论懂得太少的人们则认为  相似文献   

9.
胡慧 《海外英语》2012,(24):237-239
在探析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现实化机制过程中,映射理论能够有效解释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产生与实现过程。映射理论是Fauconnier三大理论之一,与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息息相关,在这两者的配合下,意境的现实化机制得到更完整的呈现。通过以李煜诗词意境的具体实例研究,试证明宋词唐诗等中国古典诗词中意境的现实化机制可以从认识视角下的映射理论实现,为传统文学提供一个现代崭新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开拓了另一番文学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0.
意境是中国古典艺术和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范畴。意境论以及为追求意境而努力的艺术实践,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艺术地揭示人生真谛、对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对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的主体自由的渴望与追求。这正可见出迥异于以典型说为核心的西方古典艺术的中国风格和气派.从这个意义上说,懂得了意境,也就懂得了中国艺术的一大半.如果把中国古典艺术和艺术理论比作一座宏伟壮丽、结构繁复的迷宫,那么意境不啻是弥漫其间、游荡飘移的精魂。刘九洲同志沉浸于中国艺术创造和艺术理论的王国中,对意境溯源推流,钩沉探赜,构筑了艺术意境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意境与天人合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主导性的思维方式是“天人合一”(主客合一 ) ,“意境”便来自于中国古代艺术对“天人合一”的深切体认 ,是“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的产物。但古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却未能总结意境理论。今人主导性的思维方式是“天人相分”(主客相分 ) ,从这种基本立场出发也不适宜寻找和总结“意境”的本意 ,其追寻的结果是对“意境”的肢解。因此造成对意境理论的解析始终不能令人满意。对意境理论的总结 ,需要有理论的自觉 ,还需要有对“主客二分”的超越 ,进入到更高一级的“天人合一”,才是最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诗中体现出的浑然天成的意境美,是否有美的意境通常成为我们判定诗歌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本通过对意境创造的过程和方法、对意境的辩证性、意境与民族审美心理几个问题的探讨,进一步阐明意境理论对中国诗发展所起到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13.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理论中一个独特的审美范畴。它的形成既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经验的概括 ,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标准。本文从美学的角度 ,探讨了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涵义及特点 ,意境的构成与提炼及其意境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感悟说是宗白华生命诗学中的重要理论。感悟说主要包括感悟创造意境论和感悟是中国诗歌乃至艺术、哲学创作共同的主要思维方式的观念,其中,感悟创造意境论是理论重心,它着重阐发了感悟在诗歌意境创造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诗歌意境是中国古典诗学体系的核心,而意境理论的形成则有一个逐渐积累和演进的过程,在禅宗思想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唐代“意境”学说,不仅是对初唐革新理论的深入发展,也是对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补充,它是唐代诗歌创作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之一,对唐诗的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当中一个重要的范畴,自从唐代王昌龄在《诗格》中正式提出“意境”一词来,对意境理论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先秦至魏晋南北朝的孕育期,,唐至宋末的诞生期和发展期,明清的成熟期和定型期以及近代的总结期。  相似文献   

17.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早在王国维提倡意境说之前,已经有人使用意境一词,并对诗歌的意境作过论述。今人研究意境,固然不能抛开王国维的意境说,但也不可被它所囿。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发端,联系中国古代的美学理论,总结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  相似文献   

18.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审美表现形式,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主要思维方式之一。而对于意境理论,从古到今都有许多大家深入而精辟地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本文章也将尝试通过对意境特征的结构解析,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例,谈谈文学中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意境理论的生成及古诗意境赏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国古代意境理论源远流长,意境具有情景交融、超旷空灵、含蓄蕴藉的艺术特点,它蕴含于中国古代诗歌之中,是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意境和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本文具体论述了意境和意象的概念、特征和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