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最大摄氢量的限制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最大摄氧量的生理学因素有:氧运输系统被称为中根因素,管路肌氧利用系统被称为外周因素。研究表明,运动形式不同,限制因素不同。心肺系统是人体在完成最大全身运动时最大摄氧量的限制因素,而分路肌内外周氧扩散梯度及线粒体容量是人体在完成局部肌肉活动或单侧肢体运动时起主要限制作用。而线粒体容量和氧运输能力在解释不同动物物种间的最大摄氧量差异时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以连续递增负荷的踏车运动,测定了34名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在不同工作负荷时的通气量、吸氧量、心率、最大吸氧量、无氧阈、氧脉搏曲线和呼吸当量曲线,确定了最大氧脉搏和最佳呼吸效率点及生理参数。探讨了最大氧脉搏、无氧阈、最佳呼吸效率点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为少年速滑运动员的训练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氧恢复对低氧运动大鼠体成分、血清生长激素及睾酮的影响.方法雄性8周龄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常氧运动组(n=9)、低氧运动组(n=10)、低氧运动高氧恢复组(n=9).常氧运动组每天以25/min进行1 h跑台运动,低氧运动组大鼠进行低氧环境暴露(O2含量为15.4%)约为23±1 h/d.低氧运动干预为每天20 m/min的跑台运动1 h,高氧恢复组大鼠经相同低氧训练后即刻进高氧舱吸高浓度氧(O2含量最高为97.2%)0.5 h;每周6天,持续4周.结果:实验后高氧恢复组与低氧运动组之间体成分、血清GH、T差异均不显著(脂肪重P=0.9,腓肠肌重P=0.89.生长激素P=0.865,睾酮P=0.814>0.05),其中高氧恢复组大鼠体重高于低氧运动组大鼠;而高氧恢复组血清GH含量高于低氧运动组,但低于常氧运动组;高氧恢复组血清T含量最低.结论:低氧运动后高氧恢复30min对体成分、血清生长激素及睾酮的含量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长期进行太极拳、长跑锻炼的老年人和老年人对照组共210人分别测定了血清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ch)、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h)、高密度脂蛋白(HDL-ch)的水平,观察需氧耐力运动对上述血清胆固醇和脂蛋白的影响是否因强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结果提示:①强度小(如太极拳)的需氧耐力运动,有很好的降低VLDL-ch、提高HDL-ch的作用,但降T-ch和LDL-ch的作用不明显;②需氧耐力运动降低T-ch、LDL-ch、VLDL-ch、提高HDL-ch的作用,依运动强度的增强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太获田 《体育科研》2009,30(6):12-15
1不同环境训练对有氧及无氧能力的影响 当前,很多项目的运动员包括马拉松都进行过高原训练。一般来说,当对高原环境适应之后,血红蛋白浓度和动脉氧饱和度会升高,从而导致最大氧转运能力提高,因此,人们期望通过高原训练使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和有氧耐力得到提高。但由于不同个体对低压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并不是所有高原训练都会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间歇性低氧与骨骼肌中的氧代谢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近些年来国际运动医学界研究的重点。根据低氧造成损害程度的高低,可以分为恶性低氧和细胞适应性低氧;以持续时间分类,可以分为持续性低氧和间歇性低氧。介绍了在间歇性低氧研究中所采用的各种模型,骨骼肌在低氧条件下的氧代谢适应,并指出低氧条件下的氧感应机制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近红外光谱学技术观察公路自行车运动员急性低氧运动时脑氧饱和度变化特征,以期为该项目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交叉设计,15名优秀公路赛自行车运动员(9男6女)于常氧和急性低氧环境下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运动过程中连续监测其通气功能、动脉血氧饱和度和脑组织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1)运动员低氧下出现无氧阈和最大摄氧量时对应的通气指标和血氧饱和度都显著低于常氧对应值.(2)低氧下,从开始运动到力竭时脑氧饱和度呈△[02Hb]降低、△[HHb]和△[THb]升高的趋势.在25%、50%、75%和100%相对功率等级时,△[O2Hb]和△[THb]显著低于常氧值,△[HHb]显著高于常氧值.△[THb]在75%~100%最大功率阶段,脑氧变化较小.(3)低氧下,相对功率和绝对功率对应的脑氧饱和度都显著大于常氧对应值.结论:自行车运动员常氧运动时脑氧饱和度在50% ~ 75%最大功率区间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低氧下脑氧饱和度显著降低.低氧时相对运动强度变大、运动低氧血症(EIAH)和通气不足可能是脑氧显著降低的直接原因.故提高自行车运动员低氧通气反应有利于提高其脑氧饱和度,从而提高其有氧能力和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8.
不同氧浓度的高住高练低训对红细胞等血象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缨  胡扬 《体育科学》2005,25(11):29-32
旨在通过不同氧浓度的高住高练低训,观察足球运动员红细胞等血象指标的变化。实验对象为北京体育大学足球专项的男生16人。随机分为高住高练低训组和低住低训组。实验分2次进行。第1次实验的氧浓度为15.4%(相当于海拔2500m所对应的氧浓度);间隔一年后进行第2次实验,氧浓度为14.2%(相当于海拔3000m所对应的氧浓度)。每次低氧暴露期为1个月,在低氧暴露前、低氧暴露10h、低氧暴露2周末、3周末和4周末等不同低氧暴露持续时间的清晨取血样。研究结果表明,氧浓度为14.2%的高住高练低训与15.4%相比,能更快更有效地提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血红素加氧酶系统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体系,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运动可对血红素加氧酶系统产生影响。此研究拟对运动与骨骼肌血红素加氧酶系统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氧债”和“无氧阈”是运动与无氧代谢中的经典概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带动运动生理学的迅猛发展,这两个经典概念逐步受到挑战。本文就有关公认的科学事实对“氧债”和“无氧阚”这两个概念提出质疑,以期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中采用一套准确、合理、恰当的概念.推动整个运动生理学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