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记者》2013,(7):1
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双效新闻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记者》杂志是新华社主办的大型新闻专业期刊,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新华社最早的业务刊物《工农通讯员》,是国内历史最长、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新闻业务期刊之一。《中国记者》在中国新闻界拥有广泛读者,具有公认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鉴于《中国记者》  相似文献   

2.
《中国记者》2013,(8):1
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双效新闻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记者》杂志是新华社主办的大型新闻专业期刊,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新华社最早的业务刊物《工农通讯员》,是国内历史最长、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新闻业务期刊之一。《中国记者》在中国新闻界拥有广泛读者,具有公认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鉴于《中国记者》  相似文献   

3.
在按月律动中蓦然回首,至本期,《中国记者》杂志改刊已满2000期。 1987年1月,创刊于1951年的《新闻业务》杂志合并《新闻摄影》、《新闻纵横》,改刊为《中国记者》。而《新闻业务》的历史还可上溯至瑞金时期红中社所办的《工农通讯员》、延安时期新华社所办的《通讯》。这份履历所提示的,正是《中国记者》所依凭的深厚传统和基本品质。  相似文献   

4.
翟铮璇 《中国记者》2016,(12):25-27
从微电影《红色气质》到《国家相册》系列微纪录片,新华社领衔编辑陈小波以她独特的声音娓娓道来,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不为人知又引人入胜的故事。《红色气质》和《国家相册》也成为新华社融合创新的代表作。从图片编辑一路走来,作为"讲述人"的陈小波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她如何适应自身角色的不同转变?本刊2012年第2期曾经刊发陈小波访谈,本期《中国记者》再次对话陈小波,听这位讲述人讲述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中国记者》2014,(2):1
《中国记者》杂志是新华社主办的大型新闻专业期刊,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新华社最早的业务刊物《工农通讯员》,是国内历史最长、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新闻业务期刊之一。《中国记者》在中国新闻界拥有广泛读者,具有公认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鉴于《中国记者》在业界和学界的声誉和影响,被相关机构、学会和新闻院校联盟多次评为中国最具影响的专业媒体和品牌媒体,列入期刊品牌十强。《中国记者》"文字摄影并重、国内国际并重",与传媒同步,与记者同行。及时反映国内  相似文献   

6.
《中国记者》届满百期,我们愿借此机会回顾一下几年来走过的这段历程,想一想如何进一步改进刊物的编辑工作,并热切期望读者和同行提出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为新闻界服务,为读者服务。 1986年春,新华社党组决定将新华社主办的《新闻业务》、《新闻纵横》、《新闻摄影》三刊合并,办一份面向全国新闻界的新刊物。当试刊本于1986年8月问世时,近百封热情洋溢的来信,使编辑部同志倍受鼓舞。1987年1月,《中国记者》在广大读者的关注下正式创刊,几年来她一直受到新闻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深切关怀。尤其是中央一些新闻单位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机关报的主要领导同志  相似文献   

7.
近日,新华社海南分社组织海南部分媒体记者对《中国记者》杂志进行了一些评点。一、“专题”对记者业务的指导性强《商旅报》新闻中心副主任李雪山说,“专题”栏目每期都围绕当前新闻报道的热点问题,就如何进行成功报道进行分析、探讨,引领新闻报道方向,这样的栏目设置和稿件安排,对从事一线新闻报道工作的记者帮助很大。如2005年第8期推出的《节能报道  相似文献   

8.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53.8秒,唐山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地震。新华社记者汪才誉在1986年第七期《新闻业务》上著文,记述他在地震中向总社发拍电讯的经历,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新华社建设和发展的道路上,今年是“新闻业务改革年”,也是“新闻业务规范年”。 编印出版《新华社采编人员手册》,这在新华社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可以说,这是新华社业务建设中一项具有奠基意义的工程。 《新华社采编人员手册》不是  相似文献   

10.
《中国记者》是一份高品位的新闻业务刊物。我同许多同行一样,把《中国记者》视同自己的良师益友,从创刊的第一期开始,每期必读。其实我对《中国记者》的这份感情,渊源很长,踏上新闻工作岗位,伴我漫长的记者生活的,就  相似文献   

11.
全军惟一的新闻专业期刊《军事记者》已出刊500期,9月15日下午,解放军报社为此举行了纪念座谈会。解放军报社社长范印华在书面致词中,回顾了《军事记者》的发展历程,要求《军事记者》全面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宽阔的视野、前瞻的眼光,准确把握当代新闻事业特别是军事新闻宣传的脉搏,在指导新闻实践中继续创新,把刊物办得更好。中宣部、总政宣传部、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中心、中国新闻出版报以及军队院系等单位领导出席了座谈…  相似文献   

12.
继《新华社英文采编体例》出版之后,《新华社中文采编体例》的编撰工作开始启动。这是新华社为适应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需要、从创新和规范两个方面加强采编工作科学管理的重要举措。 “采编体例”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首先,它主要属于“规范”层面。 新华社副社长马胜荣同志说,新华社的新闻业务改革从总体上考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业务的扩  相似文献   

13.
编辑部: 第七期的《新闻知识》于今天收到。我共订阅了8种新闻杂志,到今天,第7期的杂志我还只收到贵刊,而还有3种第6期的杂志没有到手。先到为君,先睹为快,《新闻知识》虽然没有《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的牌子大,但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愿意长期成为她的一名忠实读者。  相似文献   

14.
有一种历史是用新闻写成的.<新华社记者笔下的新中国>以时间为序,收录了新华社记者60年来采写的100篇优秀新闻作品."在这幅人民群众自觉创造历史的壮阔画卷中,新华社记者见证和记录了新中国发展史上的重大历史瞬间,以敏锐的眼光、宽广的视野、真切的感受和生动的笔触反映现实生活的重大变化,以新的世界观和新闻观呈现在中国大地上铺展开来的改天换地的历史进步."  相似文献   

15.
新华社资深高级编辑缪雨,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从新闻学的角度研究《史记》,写成《史记与新闻学》一书,最近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中国新闻书店有售。 全书共分九章四十三节。这里略举一些章节名称,便可知其内容大概:如“《史记》里藏有新闻学”、“司马迁——伟大的‘记者’”、“《史记》的实录精神”、“历史家和新闻记者的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中国记者》的老读者了。自1990年毕业到企业做宣传报道干事起,便和贵刊结下了不解之缘。15个春秋里,或订阅、或零买,无论何种方式,我们每个月都会见面。15年来,我书柜里过期的杂志卖了一批又一批,而《中国记者》等新闻期刊占据的位置却始终没有动摇。15年来,她就像一位老师、一位好朋友,守候在我身边。她打开了我的眼界,让我看到了国内外新闻界的新动态;她丰富了我的知识,让我学到了许多前辈们的宝贵经验;她提高了我的业务能力,使我从一名基层通讯员,成长为一名专业新闻记者。我所取得的每一个成绩,不能没有《中国记者》编辑部各位老…  相似文献   

17.
桥之歌——献给《新闻战线》创刊40周年刘向东《新闻战线》走过了自己40年的光辉历程。也许是一种巧合吧,我的记者生涯加上通讯员经历和读大学新闻专业的时间也正好40周年了。也可以说,《新闻战线》包括她的前身《新闻业务》伴随着我前进的每一个脚步,而且指引着...  相似文献   

18.
1986年12月的一天,为新生的《中国记者》准备的20多个封面在新华社社长办公室的地面上一字排开,社长穆青,副社长、本刊编委会主任郭超人等同志及编辑部的几位编缉围在那里,热烈地讨论着…… 1987年1月,经过两期试刊,由《新闻业务》、《新闻摄影》、《新闻纵横》三刊合并而成的《中国记者》正式面世。 这一年,我国新闻采编人员已达70700人,报纸2191家、电台213家、电视台220家。新闻事业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激流勇进,对新事物、新问题、新情况的报道及其自身发展呈现出鲜明时代特色,这一年也被称为中国新闻界的“深度报道年”……  相似文献   

19.
我同《中国记者》这位老师相识,还是在她创刊之初。1986年底,当我从《新闻业务》上看到次年三刊合一的《中国记者》创刊的消息,立即对她的内容介绍产生了兴趣,当即决定自费订阅,把这位不见面的“家庭教师”请进门。 《中国记者》就这样闯入了我的生活。她品位高,质量好,内容丰富且又图文并茂,深深地抓住了我和我的同事们,就连我正在读小学的女儿也受到感染。她和我“约法三章”,每期的《中国记者》一到,必须拿回家让她先睹为快。有一次,我突然发现宝贝般珍藏的几本《中国记者》竟不翼而飞了,火冒三丈叫来女儿:“你说说,我那些书都哪去了?”她也不示弱:“不就是几本书嘛,还值得你发火,你看完了,借给我的同学看看还不行?”啊,原来如此!没想到《中国记者》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把孩子们也抓住了!我真为她高兴,提笔写成一篇文章:《愿<中国记者>培育出一代又一  相似文献   

20.
一位在地区报社从事新闻工作十余年的记者,不时为自己的新闻业务长进不大而苦恼。而1988年夏季,他的几篇稿件却连续在《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经济参考》报等首都的大报上发表。这些稿件中有一篇获甘肃省首届青年好新闻三等奖,另一篇获全地区好新闻一等奖,还有两篇被推荐参加1988年全国地区报好新闻评选和甘肃省好新闻评选。这位记者回顾自己业务实践的这一显著变化,心情异常激动。他于去年3月从遥远的陇东山区致信中国新闻学院进修分部汇报他的收获,信中写道:“通过新闻干部培训班的学习,使我的新闻敏感和写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新华社举办新闻干部培训班,面向全国开展服务,实在是为各级新闻单位干了一件大好事。”来信者就是中国新闻学院进修分部第一期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