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16届世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6场比赛技术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前场篮板、二分球、封盖、抢断、助攻和后场篮板方面存在着差距,其中,前场篮板球差距尤为突出;在失误方面中国队有了很大改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分析、数理统计对比等方法,对中国男篮与比赛对手在2018年亚运会男篮决赛中的整体实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进攻技术指标方面,中国男篮在三分球和助攻上表现较好,两分球和罚篮上与对手基本相当,但前场篮板上与对手存在一定差距;在防守技术指标方面,中国男篮在盖帽上明显优于对手,在后场篮板和抢断上两队相差不大,犯规上两者持平。但从整体实力来看,中国男篮要略优于对手,尤其是比赛中的三分远投能力和盖帽上明显强于对手。  相似文献   

3.
中国男子篮球队在第16届世锦赛上取得了第十六名的成绩。从本次世锦赛中总结经验,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手段和措施,为中国男篮今后在技术方面的提高,也为中国男篮今后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本文拟以第16届世锦赛小组赛中国男篮与小组赛对手得分方面的对比分析为研究对象,从得分方式的角度揭示中国男篮与小组赛对手的技术特点。本文以中国男篮与小组赛对手的得分情况进行对比,作为研究的基本依据。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应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法,针对第16届世锦赛中国男篮与小组赛对手的比赛,从得分方式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中国男篮总得分比小组赛对手总得分少;在得分方式的选择比小组赛对手少,多以内线强攻、高位跳投为主,进攻形式单一、不全面。总体来讲,中国男篮的得分技术跟小组赛队伍相比,不占任何优势。  相似文献   

4.
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进攻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能力多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第15届世锦赛作以比对。结果表明:与欧美强队相比,中国队在场均失误、犯规及罚球上与过去相比有一定进步,但在进攻战术体系运用上不合理,过分依赖阵地进攻,同时存在着进攻得分能力、助攻和篮板能力差等问题,是造成中国男篮在奥运会中没有能够改写历史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5.
王新力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5):504-506,50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能力多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第15届世锦赛作比对。结果表明:与欧美强队相比,中国队在场均失误、犯规及罚球上与过去相比有一定进步,但在进攻战术体系运用上不合理,过分依赖阵地进攻,同时存在着进攻得分能力、助攻和篮板能力差等问题,是造成中国男篮在奥运会中没有能够改写历史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6.
采用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分析了中国男篮2008-2010年参加奥运会、亚锦赛、亚运会和世锦赛的队伍状况、对手情况和对参赛竞技状态的调控,结果表明,因姚明的退役和亚洲篮坛格局的改变,中国男篮在亚洲已无明显的优势,中国男篮的参赛调控因自身和对手的情况变化而要有相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法、实地调研法,对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对手的全部6场比赛中在队伍结构和人员配备、突破、篮板、快攻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认为: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对第25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对手所有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对中国男篮与对手的攻防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得分、后场篮板和封盖上占有较大优势,但前场篮板能力有待提高。与前4名中的其他3支球队相比,中国队出手次数明显低于对手,其他指标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数理统计结合录像分析的方法,从后卫角度对2002年第14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失利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世界强队后卫相比,中国男篮后卫队员防守时“抢断球”意识和能力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进攻方面,在攻击性很强的紧逼式防守面前,中国男篮后卫队员突破到2分区内进行攻击或主动造犯规的能力、妙传助攻能力,以及参与“抢进攻篮板球”的积极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数量统计结合录像分析的方法,从后卫角度对2002年第14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失利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世界强队后卫相比,中国男篮后卫队员防守时“抢断球”意识和能力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进攻方面,在攻击性很强的紧逼式防守面前,中国男篮后卫队员突破到2分区内进行攻击或主动造犯规的能力、妙传助攻能力,以及参与“抢进攻篮板球”的积极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广州亚运会,结合以往亚锦赛、亚运会中国男篮比赛的情况进行分析,对中国男篮近期暴露出来的问题及其他亚洲诸强的实力概况进行了阐述,得出亚运会后,中国男篮必须对自身情况及亚洲其他强队有清醒认识,扬长补短,才有望获得伦敦奥运会入场券。  相似文献   

12.
第25届亚锦赛决赛中国男篮失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甫  司磊 《辽宁体育科技》2010,32(1):63-64,76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法,对中国男篮在决赛中的失利因素进行分析,希望中国男篮在明年的世锦赛中奋力拼搏,赛出应有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从第27届、28届奥运会篮球比赛和第14届、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的比赛过程和结果看,世界篮球运动进入21世纪后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新特征,将有助于我国篮球运动紧跟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并为中国男篮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历史性突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06世界男篮锦标赛和多哈亚运会男篮比赛的数据分析,总结出世界强队的主要特点,指出中国男篮需加强体能训练,提高防守的破坏性和攻击性、个人突破能力和破紧逼能力及全队整体攻防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对中国男篮与对手在第29届奥运会比赛中的若干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在罚球次数、罚球命中率、封盖方面稍占优势;篮板球、助攻方面差距不大;抢断、失误、总投篮次数、2分投篮次数以及投篮命中率方面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美国男篮在土耳其世锦赛上的获胜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美国男篮获胜的因素是:谦卑踏实的对待态度、合理的战术运用、超强的攻防能力、坚定的信心与精湛技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像分析等方法,对5场比赛中国男篮的进攻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攻方面得分、3分投篮次数、快攻得分、二次进攻得分、投篮次数、助攻低于对手;各位置球员的进攻能力与对手比较均具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参加第27届男篮亚锦赛的中伊男篮攻防数据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场均攻防数据对比中,除了三分球和失误两指标接近外,中国队在各项指标上都要明显低于伊朗队;球队风格方面:伊朗队高强度防守、快节奏攻防转换是整体实力高于中国队的制胜因素;在各位置球员效率方面:中国队在内线方面较伊朗队仍有优势,但其他两位置能力明显不足,使球队整体"木桶效应"突显。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等,对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的失利原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队进攻效率低、防守缺乏技巧、篮板球失去控制等技术因素是导致中国男篮比赛失利的直接因素,队员年龄老化以及个别队员比赛中消极怠工等非技术因素是导致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失利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