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探讨体育锻炼干预对老年人幸福感的改善作用,是我国锻炼心理学研究及大众体育改革与发展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对老年人幸福感与体育锻炼领域的研究方法、体育锻炼干预效应以及心生理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发现已有的研究结果尚未清楚揭示体育锻炼与老年人幸福感的关系。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1)积极深入地探索两者关系的"剂量效应";(2)开发提高老年人幸福感水平的体育锻炼干预方案;(3)加强生理心理机制的分析与探讨。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体育锻炼干预改善老年人幸福感水平提供科学的参考和采用针对性的体育锻炼干预方案提供可操作性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本框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法等,解释移动干预技术下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以及行为意向,研究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探析移动干预技术对锻炼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认为:(1)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对锻炼行为的解释具有局限性。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均与行为意向存在明显的同向变动关系,并且态度和行为控制感仍是预测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较强因素,但是主观规范不能预测体育锻炼行为。(2)使用移动干预技术干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体育锻炼行为意向作为中介变量,移动干预技术直接影响大学生的锻炼意向,并间接影响学生的锻炼行为。移动干预技术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为了使大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建议将课外体育锻炼移动干预技术规范化,制定恰当的监督制度,纳入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体系中。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自身和社会两个方面。本文针对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对应的干预措施,为社区居民坚持体育锻炼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青少年体育锻炼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提高学业成绩的体育课特征,以及干预特征、干预频率、干预周期等调节变量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Meta分析法,检索国内外6个数据库共获得1 320篇文献,最终纳入15篇。结果 1)青少年体育锻炼对数学成绩有积极影响(SMD=0.14,95%CI[0.04,0.23],p=0.004 5),没有发现对语言(SMD=0.01,95%CI[-0.14,0.16],p=0.89)、阅读(SMD=0.09,95%CI[-0.01,0.19],p=0.08)和综合成绩(SMD=0.27,95%CI[-0.09,0.62],p=0.14)有积极影响;2)体育锻炼与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受干预特征、干预措施、干预频率和干预周期的调节,不受研究类型的影响。结论 青少年体育锻炼对学业成绩有积极影响,且无负面影响,相关性受干预频率、干预措施、干预周期等调节变量的影响,并且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研究通过对宁波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调查分析和体育锻炼干预的实验研究,探讨体育锻炼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心理效应,并提出建设性建议,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文献调研和分析 ,对我国体育锻炼的现状 ,各年龄段体育锻炼的总体形势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主客观分析 ,重点对影响体育锻炼规模和质量的因素进行了较深入讨论 ,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干预效果,为学校及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开展运动与健康教育提供借鉴.方法:以选修健康教育课的大学生作为教学实验组,随机选取未参加本课程学习的教学班作为对照组,运用课堂教学、个别咨询和制订运动处方对实验组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干预,干预前后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其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报告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实验组大学男生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和参加课外锻炼≥3次/周的人数增加明显,大学女生体育锻炼时间>30min/次和每次锻炼中等强度以上的行为较干预前均有极大改善.干预后,实验组每月体育健身消费在201-300元之间的大学生,其消费水平由干预前的9.4%上升到24.6%,比对照组高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99,P<0.05).68.8%的实验组大学生自己能够应急处理运动损伤,比对照组高26.8%.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提高其体育健身消费水平及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各种量表、问卷、试验干预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试验研究发现:认知行为疗法较体育锻炼能更有效地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和认知行为疗法手段的综合运用,比单一采用一种干预方式也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借鉴国外体育锻炼干预模式,以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因素和方法等为突破口,让大多数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阳光体育运动深入人心,从而自觉、自愿地投入到阳光体育运动中,形成校园良好体育锻炼氛围,造就大学生健康体魄。  相似文献   

10.
大众体育锻炼干预的理论模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毕永锋 《体育与科学》2002,23(5):15-16,4
锻炼干预理论的发展对大众体育锻炼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部分国外的锻炼干预理论模式,认为借鉴这些理论,发展适合我国情况的锻炼干预策略可能也是推动我国大众体育锻炼推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研究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和不同社会环境对锻炼坚持行为的影响,识别了影响体育锻炼坚持的主要心理和行为因素,构建了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结构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模型进行分析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体育锻炼承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影响重要,学校制度因素对于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具有较大效果,大学生退出体育锻炼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体育锻炼意图不强。提出以下建议:大学阶段体育教学的核心任务应致力于使大学生形成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倾向并养成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大学体育教育的核心在于改善大学生的体育偏好而不是过多的强调影响体育锻炼的外因。  相似文献   

12.
现如今的国家教育体制以及社会的大环境都不利于学生们对体育产生正确的认识,不能真正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使人们对体育存在偏见,导致现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下降。为了不断提升学生对冬季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程度和高度,找出国家现行的教育制度、社会的体育价值观、家长的重视程度、学生本人的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等影响因素,并提出转变观念,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大社会对体育的关注程度;提升家长对体育锻炼意义和价值的认识高度,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锻炼氛围;提高学生自身运动能力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等提高的具体途径,切实提高学生对冬季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高度,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切实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是我国学校体育的追求目标。大学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是培养学生终生健身的关键阶段,也是我国实施全民健身这一目的的最有效时期。本文从如何培养学生具备将健美操养成自己终身体育项目的能力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在健美操教学中,从重视基本知识,培养音乐素质,掌握创编技巧三方面入手,促使学生能够有能力将健美操培养成终身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4.
居家体育锻炼作为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重要形式,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和特殊天气条件下大众的主要锻炼方式。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47所高校4 416名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分析了疫情期间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的行为,结果显示:(1)82.98%的大学生达不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男生居家体育锻炼频率、强度、时长均显著高于女生,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华中地区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频率和时长均最低,力量练习、跑步、跳绳是大学生主要的居家体育锻炼项目;(2)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认知与行为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但知行不一的现象仍普遍存在;(3)内部动机是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外在因素是阻碍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学校体育教学、网络媒体、运动APP和公众号是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认知的主要途径,基于网络课堂的居家体育学习方式中,通过教学视频进行学习的效果最好,网络直播效果最差;(4)父母与子女间的居家体育锻炼行为具有较强的代际互动关系。建议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家校社联动机制,促进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女大学生心血管功能对健身运动处方锻炼的应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1 0年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心功能有下降的趋势。因此,重视大学生心血管功能锻炼已刻不容缓。研制不同内容的健身运动处方,对女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实验,观察心血管功能对不同内容健身运动处方锻炼的应答。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心血管功能对制定的健身运动处方产生不同程度的良性应答。其中,全面锻炼(1组)使用的健身运动处方对改善血管功能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分析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对其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生锻炼参与行为的各项指标,即锻炼年限、每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每周锻炼总时间、锻炼强度、锻炼兴趣、体育成绩等,在某种程度上均可由身体自我概念的相应维度得分或总分进行预测。提示:身体自我概念可作为体育锻炼参与的动机因素加以干预;身体自我概念与体育锻炼参与行为之间关系的顺序问题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现状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高校体育的各种课程的开设,虽注意了加强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却忽略了对学生体育锻炼重要性认识的培养,大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也比较欠缺,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也比较差,更没有养成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8.
徐州市区中老年居民体育锻炼中的“三得利”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徐州市区500名参与体育锻炼的中老年居民的走访与问卷调查发现,居民在体育锻炼项目、地点的选择上存在一种"服务生活三得利"的特点——自我得利→家人得利→家庭得利。这种"三得利"的锻炼方式已经取代以往单纯的体育锻炼模式,同时也反映出老龄化社会中体育锻炼人群的锻炼方式和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常生  陈及治 《体育科学》2004,24(9):69-73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问等方法,对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锻炼阶段参加闲暇体育锻炼的频度、时间和强度差别具有显著性;参加体育锻炼后的心理感受与锻炼阶段存在相关;年体育消费水平与参加体育锻炼的阶段存在相关;每周的平均闲暇时间与参加体育锻炼的阶段不存在相关。由此推论,大学生不参加闲暇体育锻炼,非闲暇时间缺乏所致;接受媒体体育信息状况与参加体育锻炼的阶段存在相关。建议重视大学生锻炼后的愉悦感受,在对闲暇体育锻炼行为的干预中,应引导选择集体锻炼形式,促进锻炼氛围的形成,同时,应重视和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坚持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民体育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我国农民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我国农民体育发展的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民个体的文化水平、体育意识、余暇时问和个人收入水平,影响了农民体育发展的广度、深度;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体育发展规划、体育社会化程度、社会环境和地方传统习惯,影响了农民体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