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论间接描写     
一描写是文学作品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从描写的角度分,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又叫正面描写,是指对在场的人或事物作直接的正面的描摹和刻划。间接描写则是指对周围的人或事物进行描绘,以此来表现所要写的对象,因此它又叫侧面描写。清朝文学家刘熙载说:“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知睹影知竿乃妙。”所谓“睹影知竿”就是从事物的“反面”、“对面”、“旁面”来曲照出事物  相似文献   

2.
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是与正面描写相对的一种迂回描写方法。这种描写不直接描绘所要表现的对象,而是采用“折射”的方法,借助对有关的人、事、物的描写,达到烘托所要表现的特定对象的目的。侧面描写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这种描写方法多用于刻画人物,如果运用得当,那么,不论作者对被表现对象着墨多少,也不  相似文献   

3.
侧面描写又可称为“间接描写”或“烘托”,是一种重要的描写方法。它不是直接表现描写对象,而是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描写对象。它和正面描写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描绘、刻画描写对象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有一首古诗说:“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风无本质不上笔,巧借柳枝相形容。”这里所说的“风无本质”是说风无固定形态,难于描绘,要想画好风,有一个好方法,那就是借柳枝的飘拂,作象征性描绘。这种借柳枝画风的手法就叫借宾衬主。文学作品有时对于需要表现的主体事物不做直接正面的描绘,而是通过以虚托实,借宾衬主的间接描写加以表现,使作品含蓄委婉,更增艺术魅力。历来诗文论者对此多有评述:“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知睹影知竿乃妙。”(刘熙载《艺概》)“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  相似文献   

5.
李秉鉴 《语文知识》2002,(1):47-47,46
清人刘熙载在论及绝句的曲折婉转表现方法时说道:“绝句取径贵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艺概》)其实这几种“贵深曲”的方法并非只限于绝句,而是通  相似文献   

6.
客笔与蓄势     
烘托 ,“此是借旁形 ,正如烘云托月一般”(蔡元放《水浒后传读法》)。前人曾将“借旁形”的“烘托”归纳为“客笔”和“蓄势”。客笔。纯借客观物象来烘出主体 ,所谓“正面不写写反面 ,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 ,顺知睹影知竿乃妙”(刘熙载《艺概》)就是这个意思。客笔包括以景物烘托人物 ,以人物烘托人物和用环境气氛描写烘托人物情绪、处境等手法。“马上看将军 ,花间看美人。”用景物烘托人物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技法。《陌上桑》中罗敷的形象就是通过景物烘托出的。“青丝为笼系 ,桂枝为笼钩”———清晨 ,她迎着喷薄欲出的朝阳 ,身披霞…  相似文献   

7.
所谓侧面描写,是指作者把所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别人的感官描述出来。这种手法往往是在难于或不适合正面描写时使用。别人的感官,“别人’是指作品中某个人物,以此写彼,以彼写此,而不是作者亲自出面,所以又称为间接描写。  相似文献   

8.
学生能否把人物的形象写得具体、生动,能否让他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往往是学生写作成功与否的关键。人物刻画的方法多种多样,正面直接描写的方法往往不能极尽其妙,而间接描写恰能起到正面直接描写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写人记事常用的手法之一。它是一种正面写尽,荡开笔墨,换一个角度,间接再写的一种描写方法。这种烘托的方法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天地,读者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补充、丰富描写对象,达到“未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纵览中学语文课文,侧面描写有多种类型:(一)正衬式侧面描写用同类事物或人物正面衬托所要写的事物或人物,是谓正衬式侧面描写。此法犹如古人所云“水涨船高船更高”。例如高中第四册课文《明湖居听书》,为了刻划民间艺人“白妞”王小玉形象,用其同类(徒弟)“琴师”、“黑妞”…  相似文献   

10.
描写是学创作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按照描写内容的不同,描写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按照描写方法的不同,描写可分为白描和细描:按照描写方式的不同,描写又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相似文献   

11.
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是指通过对相关人、事、物、景的描写,来烘托、渲染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的一种表现手法。著名作家茅盾曾说过:"要考虑到读者必有的想象力,在正面描写以外,  相似文献   

12.
【术语解析】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描写就是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描写的方法不同,又可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又称正面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比如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  相似文献   

13.
学生能否把人物的形象写得具体、生动 ,能否让他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往往是学生写作成功与否的关键。人物刻画的方法多种多样 ,正面直接描写的方法往往不能极尽其妙 ,而间接描写恰能起到正面直接描写所无法达到的效果。所谓间接描写 ,就是不直接描述对象 ,而是从对其他人物、事件、景物、场面等的描写中衬托、渲染 ,从而突出描写对象的一种描写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烘云托月”的手法 ,达到以虚写实的目的 ,从而为正面直接描写作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使刻画的人物更丰满更完美。古今中外许多名家作品中多有成功地运用间接描写刻画人…  相似文献   

14.
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极其丰富而复杂的,写好人物的心理,能很好地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品质。心理描写可以是正面的直接描写,也可以是侧面的间接描写。因为正面的心理描写常常会带入作者的主观色彩,处理不当便会使所写人物“失真”,因此,初学心理描写更多的宜采用间接描写,从侧面展示人物的心理。这种方法,课本已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范例。总的来说,间接的心理描写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写人,是记叙文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学生写作的基本技能。那么,如何写人呢?从描写人物的角度看,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就是直接描绘、刻画人物,主要包括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如《一面》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的多次描写,《背影》中对“父亲买橘子”的动作描写等。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描写对象周围的人或事物来衬托,使人物更形象,更鲜明。常用的侧面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景衬人,就是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性格或渲染人物心理;一是以人衬人,就是通过其他人的反映,从侧面来衬…  相似文献   

16.
侧面描写,也称间接描写,指的是作者对描写对象不作直接、正面的刻画,而是借助相关事物从侧面烘托,间接地从侧面达到表现特定描写目的的一种描写手法。侧面描写运用得好,能起到正面描写所不能起的表达作用。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侧面描写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7.
所谓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其作用是描绘人物的形象及内心世界,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那么,如何描写人物或景物呢?一、人物描写常用方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1.正面描写就是指对人物做正面的刻画,直接把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方  相似文献   

18.
鲁四老爷的书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是是塑造人物的高手,他不仅善于从人物的神态、语言、行为等正面塑造人物形象,而且善于通过环境描写、气氛烘托等侧面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把一个人物的灵魂勾勒出来。  相似文献   

19.
学生要写好作,不仅要有正确的思想观点和丰富翔实的材料,还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法。众所周知,心理描写是塑造人物性格的一种重要手段,有时可直接刻画、正面剖析,有时宜间接描写、侧面烘托,语教材中有很多优秀作品都巧妙地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以之为范例,引导同学们仔细咀嚼,深入体会、感悟,进而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法。下面结合实例介绍几种常用的描写人物心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描写人物心理活动?一是直接描写,如“想”“觉得”“感到”等是其标志性词语;一是间接描写,就是通过语言、动作、外貌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暗示人物的心理活动。这种暗示能为作品创造出“含而不露”的妙境,为读提供想象和再创造的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