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整合课”的现状怎样 1、目前的三种“整合课”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以下简称“整合”)探索的不断深入,各种整合课的观摩和交流活动也越来越多。众多的整合课用具体的课例体现关于整合的理念、模式和操作方法.是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关联.促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合理应用的有效途径。笔者也听了许多整合课.发现目前的整合课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精品”整合课,这类课听者叫好却不叫座.原因是“做课”的成分居多.“打磨”的痕迹明显。为了节课的评奖.早早精心准备,集众人之力,数月之时,这样的课上出来固然好看.但缺乏实用性,学习和推广价值不大;第二类课是不成功的整合课.施教者对整合的理解不到位,甚至曲解了整合的理念.教学中信息化手段喧宾夺主,学科教学沦为配角,信息技术成为“整合课”上华丽的外衣。第三类课才真正体现了整合的内涵,不夸张、不做作,符合学科特点.重视教学效果.这样的优秀课才能在常态教学中学习和推广。可惜,在各类观摩活动中.此类真正意义上的“整合课”所占比例目前还不到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整合课,究竟是什么课?按课程学科分类,课可以分为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等等,系典型的传统学科概念的分类使然。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有了活动课这一新的课型。所谓活动课是从教育发展培养人才的要求出发,适应学生新的学习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传统学科界限而建立的跨传统学科知识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生学习课型,它是在多年探讨课外活动的基础上,总结出的可以纳入课程范围的一种学习课程。虽然说学科分类是典型的传统概念,但是它体现了人类数千年来对学科的理解和学科本身的系统性,并不是说因为它“传统”就“落后”了、“落伍”了,甚至不科学了;更不是说活动课可以代替传统的学科课程。因为学科课程及其分类教学,毕竟是至今为止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提出后,全国学术界、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实验,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突破。如小学语文“四结合”教改实验、中学数学“几何画板”的整合等等就是比较成功的范例,Web Quest的实验在深化探究性学习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些大多集中在某一学科,或某种特定教学环境,或在一些理论层面上,其实际应用是远远不够的。去年,何克抗教授在南方某地调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情况时引用了这样一个数据:真正能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通过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实现教育深化改革的学校(即能够真正围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形成“主导-主体相结合”新型教学结构这一目标来进行整合的学校)不到5%。  相似文献   

4.
笔者认为,不是应用了信息技术就叫整合。如教师借助远程教育资源,展示教学资源,这不叫“整合”,用教学课件去进行课堂教学,也不叫“整合”,而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用得不恰当反而会有碍学科目标的达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当是在新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借助信息技术设计学习环境,将学习过程贯穿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这样的运用才具有“整合”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Internet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以其独具的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展现、丰富多彩的网上信息、强大的交互作用等优势很快地融入教育领域。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以下简称“整合课”),给课堂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然而,“整合课”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了预想的效果?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优化整合之路在何方?笔者反思并意识到: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做好自己拿手的“加减乘除”法,走出“整合课”的误区和尴尬,优化整合之路就在我们自己脚下!  相似文献   

6.
笔者参加全国、省、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评比若干场.与在深入学校进行教学指导中发现同样的问题.即整合课不能体现”整合”的真实意涵。主要表现在有些课的整合过于牵强.有些学科的教学内容原本十分简单,教师却故弄玄虚.浪费资源。如有的老师讲”时、分的认识”.要求学生上课前人手一只钟表.这种教具学生极容易找到.用以教学直观明了.本来这就足够了.却偏偏又要放在网络环境中来上。有的老师不顾客观实际.包括学校教学设施及软件资源条件,言整合必网络.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有的老师在整合课教学过程中把人机交互当作调控上课时间的手段,随意性很强.人机交互流于形式。也有的老师不顾学生信息技术的实际水平.课堂教学中又缺乏必要的相应指导.造成“整”而不“合”,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上的广泛运用,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进程,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最佳的技术手段。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而构建起来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活动程序。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整合”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教学设计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下简称“整合”)的全国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的评委会上,一位资深评委的一席话令我至今难忘: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重要的是处理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关系,要明确媒体是为学科教学服务,在教学中过多地关注媒体、忽视教育本位,必然造成“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关键抓不住”,这样的课程整合将会比传统教育更失去它的教育意义。一连串的“三个不”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问题还是在教学设计中。  相似文献   

9.
新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而学科整合是推进信息技术普及与应用的很重要的形式。可是,教学实践中学科教师对整合课是既爱又怕,整合课在推进过程中也是叫好不叫座。上好整合课很难,难就难在观念的更新、技术的娴熟、科学的设计这“三道槛”上,文章力求通过分析、研究,为学科教师扫除上好整合课中的障碍,-/~3c家欣赏到传统教学之外的那道绚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是目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它与地理学科的有效整合,给地理教学带来了许多新变化,其中显著的变化就是它使地理教学真正“活”起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意识、创造潜能等都被“激活”了,地理教学因此充满了学习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日趋成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本文结合物理教学的实践,就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谈几点看法。一、“课件”向“积件”思路发展,探讨物理学科整合新方法目前市场上已有相当数量的物理教学软件可供选择,但能够真正适用于教学的却不多,教师自  相似文献   

12.
所谓“三元”,是指在学生和课程内容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影响教学的三个主要因素(变量),即教学目标、学科课型、教学策略。而“三元整合”课堂教学,是指依据现代学习理论以及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论和相应的教学设计原理,将教学目标、学科课型、教学策略这三个重要变量进行优化整合,形成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着眼...  相似文献   

13.
2000年10月,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提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既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一种技术手段,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辅助工具。“新课标”强调英语知识的积累和运用,那么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就不能局限于课堂上。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既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要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样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就显得很必要。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英语学科的整合呢?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把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已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国务委员陈至立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实践证明,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深化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罗艳妹 《考试周刊》2012,(90):47-48
现代教育技术与各个学科课程整合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教育技术为高中数学学科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学习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本文就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对高中数学学科的优势和有效整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发展的历史沿革来看,国家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大力倡导、广大教师的积极探索。使整合课教学开展得有声有色。然而,很多人对整合课中信息技术扮演的角色以及教学目标存在模糊认识。以至于影响了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本文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到实践。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整合课中的应用工具与认知对象的作用,指出整合课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并就此提出整合课教学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未来课堂教学方式发展趋势将由目前的“以教为主”变为?以教为辕”的教学方式。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本文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新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而学科整合是推进信息技术普及与应用的很重要的形式。可是,教学实践中学科教师对整合课是既爱又怕,整合课在推进过程中也是叫好不叫座。上好整合课很难,难就难在观念的更新、技术的娴熟、科学的设计这三道槛上,文章力求通过分析、研究,为学科教师扫除上好整合课中的障碍,让大家欣赏到传统教学之外的那道绚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20.
有人用“高原现象”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现状做了形象的比喻:高原缺氧、行进困难、后劲不足……的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历经多年的探索实践后,尽管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但发展中呈现出的“高原反应”现象也十分明显:研究进程变缓,实践中突破性进展不多,许多深层次、系统性、结构性的问题开始凸现,许多教师的质疑、困惑、迷茫情绪加剧等。如何突破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存在的“高原现象”,是我们从事基础教育教研人员应该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