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于家庭德育环境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重点对家庭德育环境的重要性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家庭德育环境对孩子品德的形成影响非常大.也指出了家庭德育环境的特征,即情感教育的感染性、家庭德育环境的长期性和全面性以及家庭德育环境的导向性.最后提出了优化家庭德育环境的几点措施,分别为家长应该有正确教育孩子的观念;要求家长做好孩子的表率,以身作则,形成良好家风;教育家长规范孩子的一言一行;选择民主的教育方式,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促进孩子的发展;要将家庭道德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和社区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人才是核心.评价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其中德光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启蒙学校,要让孩子品行端正,家庭道德教育非常重要.作为父母应如何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什么?方法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他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一个贫穷的外来移民家庭.从小,他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和他一样大的孩子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因为他什么也不会.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研内蒙古地区部分牧区家庭,了解到较为普遍存在的牧区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并分析每种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希望社会和牧区家庭对教养方式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改进家庭教养方式,提高牧区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黄海昌 《科教文汇》2012,(33):3-5,16
自从我国实行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孩子就成了家庭的中心和爱的焦点,围绕孩子而开展的家庭教育更多呈现出功利化和实用化的倾向:满足孩子的物质性需要和关注片面的学习成绩,却缺失了孩子成长和今后幸福生活所需要的真正东西.  相似文献   

6.
<正>1开展创建幸福家庭的重大意义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千万万个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是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  相似文献   

7.
马斯洛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归属感是人走向社会化的需求之一。家庭归属感属于群体归属,帮助孩子建立家庭归属感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家庭之爱、父母之爱,增强抗挫折、抗抑郁的能力;有助于家庭的稳定和谐,有助于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性格和习惯的养成,取决于家庭的影响。本文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家庭成员的关系、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等方面分析家庭状况对高中生厌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廖小红 《科教文汇》2007,(3S):66-66
本文通过重点对家庭德育环境的重要性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家庭德育环境对孩子品德的形成影响非常大。也指出了家庭德育环境的特征,即情感教育的感染性、家庭德育环境的长期性和全面性以及家庭德育环境的导向性。最后提出了优化家庭德育环境的几点措施,分别为家长应该有正确教育孩子的观念;要求家长做好孩子的表率,以身作则,形成良好家风;教育家长规范孩子的一言一行;选择民主的教育方式,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促进孩子的发展;要将家庭道德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和社区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孩子的钱最好赚。看到这句话,估计不少商家都会会心一笑0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呈现出4+1,甚至是6+1的模式,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6个大人围绕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无可争议地成为家庭的中心,家庭资源不断向孩子倾斜。  相似文献   

11.
高夏琳 《知识窗》2010,(3X):52-53
<正>案例背景:家庭是孩子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子女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如今的社会却导致了许多残缺的家庭、有问题的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往往是最大的受害者,他们因得不到爱或因受到过  相似文献   

12.
根据目前社会发展的形势来看,很多家庭的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家庭条件和物质基础,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往往都以工作为重心,由家中的老人滴孩子进行照顾和看管。本篇文章主要针对目前幼儿行为习惯的现状,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科学生活》2008,(10):38-39
人格教育通俗来说就是将孩子培养成真正的人,就是教孩子"学会做人"。家庭是孩子人格形成的第一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塑造孩子健康人格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孩子的"全面健康",不仅仅指身体的、生理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精神的健康即人格健康。通常我们把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分成三类,  相似文献   

14.
亲子共读图画书,不仅有助于增进亲子感情、提高幼儿阅读能力,还可以成为幼儿家庭情绪教育的良好途径.充满爱和安全感的图画书以及情绪主题图画书对孩子的情绪发展有滋养、教育与疏导的作用.家长在亲子共读中指导孩子观察图画,与孩子谈论故事人物的情绪状态与原因,学习适当的情绪调节策略,有助于孩子情绪管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秦秀君 《科教文汇》2008,(15):58-58
中国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历史证明,青年时代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黄金时代。而创新人才的发现和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尤其是家庭。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的成功或成才,取决于他早期生长与其中的家庭氛围和教育状况,家庭是创新人才的摇篮。家长要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要有宽厚的胸怀和心态,做到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独立意志和独立人格,要为孩子提供一个既安全又相对自已的环境,让孩子能进行自己的“实验”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中职阶段学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正是生理、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中职生目前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可以概括为情绪比较消极;厌学情绪强烈;自信心缺失;盲目追求个性。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础。从家庭角度出发,中职生家庭教育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家校沟通,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平台。2.结合"关系"教育,增强学生的"逆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3.家长也要学习提升自我。4.家长在处理孩子问题时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处理孩子问题。  相似文献   

17.
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发育障碍.患了自闭症的孩子通常都无法自立于这个社会,因此自闭症孩子的家庭面临着很多人无法想象的压力.本研究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对6位湘潭市亲园培智学校的自闭症儿童家长进行了深度访谈,旨在了解自闭症家庭的具体压力来源以及家长的压力体验.研究发现:自闭症家庭压力的来源主要是人手不足、经济压力、精神压力,其中精神压力体验最为强烈;面对各种压力,自闭症家庭大多数是采用埋怨、消极、悲观的态度应对方式,虽然也尝试用积极的方法去面对困境,但是依然常常体验到无助感.  相似文献   

18.
创建文明家庭氛围;父母做好榜样;善于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呵护孩子掌握分寸;配合学校教育工作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家庭因素。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农村家庭文化教育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同农村家庭的父母对孩子的文化教育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笔者通过走访,对农村地区四个不同家庭的家庭环境、家庭文化教育观念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以期找到如何唤醒农村父母对家庭文化教育的重视、如何引导农村父母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的方法,从而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村地区教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他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在同龄的孩子中,他常常因为衣着寒酸而招人耻笑.在十六岁生日即将来临的时候,他希望父亲能给自己买一条牛仔裤,以此作为生日礼物.在当地,男孩十六岁就意味着成人,所以在十六岁生日那天,父母一般都会送一份孩子渴望的礼物,祝福孩子走向成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