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介绍了哈德区块地层特点和工程简况,提出全井钻井液技术的观点和解决方案。阐述了分段钻井液维护处理情况,解决了钻井液超深井出现的起泡、碳酸根污染的问题。保证了钻井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2.
联X40井是江苏油田一口钻井液施工难度较大的长裸眼定向井。¢215.9mm裸眼段长达2615.15m,裸眼跨度大,钻遇地层复杂。本文通过采用合理的钻井液体系及相关的施工技术措施,满足了长裸眼定向井施工的需要,钻井液性能良好,解决了深井长裸眼等复杂条件下的定向钻进防卡、防塌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复合盐强抑制润滑钻井液是一种适应全程小循环钻进,有效控制井径,显著减少废弃钻井液排放量的钻井液体系,该体系在上部地层通过氯化钙钻井液实现小循环施工,目的层前加入氯化钠、氯化钾等无机盐进一步增强钻井液的抑制性。该钻井液抑制能力强、护壁性好、固相容量大、亚微米颗粒含量低、低滤失、润滑性好、适应性广、易转换,能有效控制井径,从而保证固井质量,有效保护储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地质工程得到迅速发展,针对目前地质钻井中钻井液存在的问题,从处理剂的使用的角度出发,通过钻孔的大量实践找出了与地层相适应的最佳钻井液体系配方,并对钻井液的护壁、携带能力、稳定性、抑制性做了评价,先后在泥河钻井中成功应用,施工中合理配制的钻井液性能好、稳定,既能满足钻井工程的要求,又能满足地质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曾涛 《内江科技》2014,(4):61+50-61,50
<正>川西中江地区为山地构造,蓬莱镇组及上部地层极强的水敏性和较高的地层压力系数,增加了该区块的钻井施工难度。经过对该区块地层岩性分析,优选了适合川西的钻井液体系及在钻井工艺技术方面,优选了钻头型号,取得不错的效果,为川西地区的钻井提速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蔡巍 《中国科技信息》2013,(11):83-84,88
塔河油田油气层主要集中在三叠系、石炭系和奥陶系,埋深一般在4200~6000米。为加快塔河油田10区油层的开发速度,降低钻井成本,减少钻井周期,实现原油的增储上产,目前塔河油田将该区块四开制井深结构简化为三开制井深结构。针对10区块长裸眼井上部地层易阻卡,下部地层井壁易失稳、目的层奥陶系易漏失等特点,本文以TH10122井钻井液施工情况为代表,详细介绍了塔河油田10区块钻井液技术难点和应对措施,在成熟的聚磺体系下优选钻井液材料、优化配方。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应用的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和较强的携岩能力,稳定井壁效果好,高温稳定性突出,满足了在该区块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5,(18)
在本文中主要针对涌漏地层的漏失问题探讨了防漏堵漏的钻井液技术,同时讨论我国钻井液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郝超 《内江科技》2014,(6):39-40
长北区块属于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而CB7-3是长北项目上的一口双分支水平井,本文介绍了用于斜井段的KCl聚合物钻井液体系。该井在斜井段使用KCl聚合物钻井液体系有效的控制了"双石层"的垮塌,避免了PDC钻头泥包,有效的解决了大斜度、大井眼携岩难和煤层段坍塌等问题。并且以较低密度钻井液1.15 g/cm安全穿越刘家沟地层避免了因密度高使这一地层发生漏失引起的井下复杂问题;而且此钻井液体系表现出良好的润滑性能,用三只PDC钻头完成二开12 1/4"井眼的钻进,同时其中一只钻头进尺达到1669米,创造了这一区块的最高纪录。为该区块二开复杂井段安全、快速、优质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有力的技术支持。3  相似文献   

9.
长北区块属于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而CB7-3是长北项目上的一口双分支水平井,本文介绍了用于斜井段的KCl聚合物钻井液体系。该井在斜井段使用KCl聚合物钻井液体系有效的控制了"双石层"的垮塌,避免了PDC钻头泥包,有效的解决了大斜度、大井眼携岩难和煤层段坍塌等问题。并且以较低密度钻井液1.15 g/cm安全穿越刘家沟地层避免了因密度高使这一地层发生漏失引起的井下复杂问题;而且此钻井液体系表现出良好的润滑性能,用三只PDC钻头完成二开12 1/4"井眼的钻进,同时其中一只钻头进尺达到1669米,创造了这一区块的最高纪录。为该区块二开复杂井段安全、快速、优质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有力的技术支持。3  相似文献   

10.
文13-侧356井是中原油田为了挖掘文13断块剩余油,提高老油区产量,而部署的文东盐间高压区块第一口深部套管开窗侧钻井。针对该井侧钻位置深、地层可钻性差、文九盐井段不易侧钻、地层压力系数高、施工泵压高、裸眼段长轨迹不好控制等诸多难点,施工中从套管开窗工艺、侧钻及井眼轨迹控制、钻头优选、钻井液优选、完井等几方面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增加,钻井技术和钻井液工艺不断改进,特别是在钻井液工艺改进过程中,常常添加带荧光的钻井液处理剂,给地质录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有效区分地层油气显示与带荧光钻井液处理剂,本文在H16x井采用了定量荧光录井技术,通过该项技术在H16x应用效果分析,证实了该项技术在石油荧光定量化和有效区分钻井液处理剂荧光干扰以及准确识别油气显示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油气层被钻穿后,地层中的油气以扩散、渗滤两种形式进入井筒并沿液柱上窜,现场通过对后效气测录井资料的分析可以对已钻油气层的地层原始压力、储层的物性等方面进行定性的评价,为下部勘探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在准确计算油气上窜速度及高度的前提下,钻井施工技术人员可以利用该项数据合理选择钻井液性能参数实现近平衡钻进,达到既保证井下安全又能保护油气层的目的。在新探区,应用后效录井资料也可以检验地层压力预测和随钻地层压力监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塔河油气田目的层是古生界奥陶系地层,其油藏类型比较特殊,一般埋藏在5500米以下,是一种以灰岩岩溶为起因,以缝洞系统储集体掩藏的复杂油藏。在钻井施工中,由于地层溶洞裂缝比较发育,地层孔隙连通性好.地层对钻井液密度很敏感,安全窗口小,地层的平衡点难以掌握和控制,常常井漏与溢流并存。根据该油田的地层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钻井技术,减少处理井漏、溢流情况的时间,达到了缩短钻井周期,提高生产经济效益的目的。本文详细介绍了塔河油田奥陶系灰岩各种漏层对钻井的危害及相应的钻进技术,通过现场4口井的施工表明,该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奥陶系灰岩漏层的钻进,解决了钻进过程中井漏与溢流并存,即开泵井漏并置换出油气、停泵外溢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4.
下二门区块位于南襄盆地泌阳凹陷东部泌阳—栗园大断裂旁侧,构造形态为一被断层复杂化的轴向近南北向的短轴背斜,东翼被边界断层切割。在河南油田众多的断块油田中,下二门区块无论在储量还是在产量上均居首位。但是该区块地质条件颇为复杂,首先该区块上部地层倾角较大(6°~18°),井斜控制难度相当大,地层裂缝发育易漏失,泥岩分散造浆严重;中下部地层易吸水膨胀,剥落掉块;下部地层压实程度高,机械钻速低,目的层地层压力高易井涌。致使该区块钻井施工难度大,钻井周期长期居高不下。为此本文针对下二门区块地层特点和钻井施工技术难点,采用优选钻头、优化钻进参数、加强井身轨迹控制以及优选钻井液体系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一套适合该区块的优快钻井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5.
张高峰  刘建琼 《内江科技》2010,31(5):101-101
义34区块为胜利油田的渤南区块,且施工的井型多为定向井,完钻井深多在3500米以上。东营组地层以泥岩为主,易吸水膨胀,造成井眼缩径。该区块的沙河街组地层含有较多的水敏性粘土矿物,易水化膨胀和裂解,从而失去稳定性导致向井内剥落、掉块或坍塌。本文介绍了在该地区使用合理的钻井液技术克服了井眼缩径、井壁稳定、井眼净化、防卡润滑等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联X44井由于地面布井条件极度受限,为满足地质中靶要求井眼轨道设计为帐钩型剖面,该剖面井眼轨迹难控制,摩阻与扭矩大,井眼清洁困难。针对该井特殊的井眼轨迹及地层特点,特选用复合有机盐钻井液体系完成三开钻进。现场应用表明,该体系润滑性能突出,抑制能力强,流变性好切力低,能满足帐钩型井眼条件下的钻井液性能要求,全井施工顺利,电测一次成功。  相似文献   

17.
陈仲银 《内江科技》2009,30(9):81-82
姬塬油田与其它区块相比较,具有地层复杂、大位移井施工难度大的特点。在成熟的“三聚”(PAM+KPAM+CMP)无固相钻井液体系基础上,通过防塌润滑剂BLC-1和降滤失防塌剂BLA—HV的室内实验和钻井现场应用,配合完井液转化技术,成功克服^→大位移井摩阻大、扭矩大、井塌、岩屑床等复杂难题。同时,通过大位移井钻井液技术的改进,配合“四合一”钻具结构。为钻井捷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李三杰 《内江科技》2009,30(3):106-106
本文结合史南油田的地层特点,优选了钻井液体系和配方。该钻井液体系具有很好的抗温、抑制、防塌、油气保护性能和润滑性能等,维护简便,性能稳定,在防止粘卡、井漏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深部地层钻井问题堪称世界性重大工程技术难题。胜利油田初步形成了复杂地层条件下深井超深井配套钻井技术但还远远不能满足钻井生产的需要,尤其像胜坨这样的老油区,4000m以上的深井逐年增多,钻井施工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已成为制约加快勘探开发步伐的障碍。我们根据该油区的地层特点,建立了胜坨深部地层钻井技术模式,加快了该地区的深井钻井的速度,达到了提高技术和经济效益,满足油田深层资源勘探开发需要的目的。本文详细介绍了胜坨地区深部地层钻井新技术及其应用情况,通过现场3口井的施工表明,该技术有效解决了胜坨地区深部钻井井身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沙河街组地层压力系数级差大,安全密度窗口小,易涌易漏的问题;沙四下盐膏层、盐岩层、盐水层及CO2气体侵对钻井液的污染问题,实现了安全钻井,对今后胜坨地区深部钻井施工将会起到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地层三压力是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准确的地层压力剖面预测是钻井设计与施工的基础,是确定合理钻井井身结构、钻井液密度、钻井井控及完井等工艺不可缺少的关键。只有较准确掌握地层的三压力剖面,才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油气层保护技术措施,更好地避免井的涌、塌、卡、漏等井下复杂及事故的发生。应用DrillWorks三压力预测软件,输入恰当的参数、选择适合区块的三压力计算方法,最后使预测结果解决油田生产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