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茂江 《贵州教育》2014,(13):19-21
正我们是教育工作者,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教育事业。我们必须搞清楚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不应该教给学生什么。除了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外,我们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人们常说"成人容易、做人难"、"要做学问首先学会做人",在教育实践中,班主任应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一、培养不忘本的人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忘本,起码要懂得如何孝敬父母。如:小学生要知道父母生日;初中生要知道父母爱好、要穿多大的鞋、喜欢吃什么等;要知道  相似文献   

2.
思想品德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任务。本文是站在一个班主任的角度,从日常生活的三件小事来解析如何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首先是对集体的赏识教育,再者是关于惩罚的教育,最后总结都是爱的教育。用鲜活的个案,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教孩子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复杂工程,教育工作者应该而且必须让学生树立"要先做学问后做人"的思想,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本文从如何"作文"、如何"做人"及如何协调好"作文"与"做人"的关系着手,全面细致的描述了"教"与"学"合一性。  相似文献   

4.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既要告诉学生如何做事,更应该关注学生如何做人的问题。然而,当前学校教育中较多关注前者,对后者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学校教育中,德育主要承担学生如何做人的重任,但是很多时候停留于知识层面。面对具体的场合,学生  相似文献   

5.
李素芳 《教师》2011,(36):14-14
我国的大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教书,当以育人为重。我们老师每天最关心就是怎样把学生的成绩教上去,至于教学生如何做人,我们认识不足,引导得不够好;如何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我们做得也不够到位。  相似文献   

6.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校教育目的的讨论,古今中外、业内业外都格外关注,其焦点往往放在学校应该教"学生做什么"上。学校教"学生做什么"呢?我们的回答很简单,三"做"而已,即做人、做事、做学问。学校一要教学生做人。如何做人?做人标准千百条,真、善、美三条最紧要。  相似文献   

7.
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一个人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没有爱心,没有诚心,不自强不自立,也就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可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这是每位学生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同样,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怎样学会做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这也正是现代教育家张伯苓所说的“学行合一”的问题。而有的老师为了追求班级的成绩,忽略了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使有的学生往往有了较高的成绩,却没了做人的素质。而在教学生做人方面郭老师就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8.
教育以人为本,如何对待有情绪和行为障碍的学生也日渐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对于这类学生,既要区别对待,又要同等爱护,如何保证他们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快乐地学习,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去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更是人文学科——历史教学的重要使命.那么,我们应如何引导学生做人,教育学生做什么样的人呢?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有着许多精辟的教育思想.对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并在实践当中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曾困惑,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那么老师的做人显得尤其重要,究竟怎样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教育教学?在实践中,我也不断探索着,尝试着……通过阅读陶行知先生闪烁着教育智慧的隽语,我仔细斟酌,有了以下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对象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班就读的孩子,如何让这些孩子得以健康的发展,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关注、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如何办好重点中学?重点中学应该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重点中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能够适应飞速发展的未来社会的需要?这些问题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名重点中学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为我们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生命,已经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语文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质,在提高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中应该起着责无旁贷的作用。汶川大地震使生命教育问题的重要性更加地凸现出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很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说:“知识教育是基础,人格教育是核心。”语文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主要学科,应义不容辞地承担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担。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让学生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做人。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呢?  相似文献   

15.
如何使特殊家庭的学生走出家庭变故的阴影,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分析,探求了解决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德育教育渗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我国就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担负着祖国的未来,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更应该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把德育教育一点一滴地渗透到孩子们的心灵中。做为自然学科的生物教师,更应该抓住教材中的点点滴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该论文是笔者在讲《生物多样性及保护》一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尝试,它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结合课本中的主题文字和小文字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国情教育;其次,结合教材中的文字和图片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最后,通过教材中的实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情感。"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塑造灵魂,健全情感,完善人格,培育精神,这是情感教育的目标指向和价值追求。作为一个德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教育孩子?为师者,教书育人,应教会学生热爱生命,学会做人。为此,积极实施情感教育,责无旁贷,知识教育让人更加睿智,情感教育让人更加完整;知识教育可以造就人,情感教育可以拯救人。  相似文献   

18.
要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及学生问的均衡发展,我们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如何教育好这批孩子,是值得社会各方面,特别是教育工作者深思的严重问题.今年我对四年级的农村留守儿童及父母和监护人做了调查,52名学生中,有18名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34.9%.父母每年回家1次的有14位,两三年回家1次的有2位,有两位外出七八年也没有回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于孩子的性别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如何开展对于孩子的性别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性别观已经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几个方面分析应该如何开展儿童的性别教育.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和教育公平的深入研究,初中学困生问题已经引起也应该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效克服初中阶段的两级分化,最大限度消除学困生(学习因多种原因而感到困难和吃力的学生)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