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美国总统小布什来说,这些日子最烦的事儿,莫过于伊拉克了。民调显示,他的支持率已下降至33%,是其任总统以来的最低点。有人说,伊拉克是布什的“滑铁卢”,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差总统”。为此,他  相似文献   

2.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总统布什签署2003年收养提倡法时,在讲话中提到了在场的孩子特伦斯,说他今年6岁。特伦斯在耀眼的电视灯光下打断了布什的讲话,说他不是6岁。布什问他,“你几岁?”特伦斯回答,“7岁。”布什说,“噢,7岁。我弄错了,马上纠正。”  相似文献   

3.
简评美国总统布什的教育方略:《美国2000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海湾战争的结束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彻底解体,美国国内经济衰退的阴影以及美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不断衰落的地位,迫使美国各界再次陷于焦虑之中。人们批评美国总统布什的国内政策,更对他未能兑现竞选时誓作“教育总统”的诺言表示不满,惊呼美国只有一个“战争总统”。  相似文献   

4.
三个月前,美国总统提出了一份题为“2000年美国教育战略”的报告,这份报告概括了他如何改进美国学校教育的观点。在多数其他国家,关于教育,或关于布什所说的“让全国统一”的总统报告也许是司空见惯的。  相似文献   

5.
李肇星演讲     
有“诗人外交家”之称的李肇星于5月15日在武汉演讲.分享其见闻和人生感悟。主持人问李肇星:“您在美国及联合国多年,与美国打交道时间很长,您觉得老布什和小布什最大的不同和相同点是什么?”“他们最大的不同就是,老布什是爸爸,小布什是儿子,”他说,“他们最大共同点是,都是美国总统。”他讲,老布什在华期间,经常和妻子一起骑着自行车在北京的大小胡同转.了解国情、民情。一次暑假,卸任总统后的老布什到自家的农场去干活.早上6点就把儿子小布什也拉上。这让儿子很不高兴。老布什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一切要通过努力,通过勤奋才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2004年,又是美国的“大选年”,包括现任总统布什在内的八九名总统候选人已经热闹登场,不由让人想起2000年布什和戈尔惊险刺激的竞选场面。有人说,别看美国什么都很发达,惟独它的宪法及其所规定的美国总统的产生方式却相当“古老”,在我们看来,也相当复杂。在美国总统选举制的演变过程中,曾上演过许多“精彩片段”……  相似文献   

7.
布什父子竞选美国总统的成败经历,再次显现出美国总统选举中特有的“渔翁得利”和“蛇吞大象”现象。这种现象的屡屡出现,暴露出美国“总统选举人团制度”的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8.
2004年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改朝换代”的选举年。在各式各样选举万花筒中,作为世界惟一超级大国——美国的总统大选倍受世人关注。美国东部时间2004年11月3日上午11时,有“越战英雄”之称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给“反恐斗士”、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打电话,承认竞选失败,于是现任总统布什终于如愿以偿得以连任,取得了再干四年总统的资格。  相似文献   

9.
《学子》2004,(2):58-58
喜:布什“战争牛仔“得意忘形“9·11“事件后,美国总统布什高举反恐旗帜,声望上升。去年3月,他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踢开联合国发动伊战,将“先发制人”付诸实施。当萨达姆12月15日被美军活捉之后,布什谨慎表态的背后是发自内心的狂喜和压抑已久的得意忘形,似乎这下找到了“倒萨”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布什访问中日韩,又漏嘴了当反恐战争取得阶段性胜利,下一仗尚未打响的时候,美国总统布什乘着他的“空军一号”到中日韩转了一圈,感谢三国对反恐战争的支持,进一步讨论国际安全问题,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也许是反恐胜利后松了一口气,布什又开了个玩笑,把“日元紧缩”说成“日元贬值”,搞得日元对美元汇率应声下跌。最近,美国有两本书,叫  相似文献   

11.
由一百多个教育组织共同组成的联合组织——教育筹款委员会敦促美国当选总统布什兑现其竞选时许下的诺言,使自己成为美国的“教育总统”。该委员会提出的一个详细预算方案要求联邦政府拨款11%。教育筹款委员会自称代表美国五千万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该委员会主席、美国教师联合会主席莫里斯表示,布什先生今后几星期内提交其制定的预算方案时,有机会朝着“教育总统”的目标迈出一大步。莫里斯说,只须看看总统的预算就能够知道他打算优先处理什么问题。他说,80年代教育在联邦政府预算中的比例减少了,从而使教育在预算中优先排列的次序也下降了。1980财政年度教育  相似文献   

12.
论作秀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候选人布什和克里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作秀,在伊拉克问题上态度强硬的布什,大选期间却陪着夫人慈眉善目地去看望贫民窟的孤儿;克里同样不甘示弱,想方设法推行他的亲民政策,结果,总统人选最终敲定于在秀法上技高一筹的布什。然而,同古已有之的许多作秀大师相比,布什的秀法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论作秀,姜子牙可谓“千古作秀第一人”,他作的是“怀才不遇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最后钓到的不是鱼而是彪炳史册的周文王,拜相之后,作秀大功告成,奠下周朝八百年基业,“留取丹心照汗青”;诸葛亮作的是“胸有成竹秀”,在…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美国总统布什访华,刚下飞机,一位天真可爱的少先队员献上一束鲜花。布什总统开心地问:“你为什么给我献花呢?”“因为您是美国总统呀!”“你知道美国总统是干什么的吗?”“我知道,美国总统是管美国人民的。”“不———美国总统是为美国人民服务的……”看到这些,相信每  相似文献   

14.
如是说……     
我们不但没有团结世界,还疏远世界;不但没团结美国,还分裂美国。——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克林顿多次公开会见角逐总统提名的民主党候选人,并受到热烈欢迎,他一反下台总统避免公开批评在任总统的传统,强烈批评布什的经济和外交政策。克林顿的政绩有口皆碑,据说民主党竞选人只要获克林顿“钦点”,胜算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自一八四○年以来,凡是在尾数为“○”那一年当选的美国总统,没有一位是活着离开白宫的。 一八四○年,哈里森当选为美国总统。但是他当选后不久便患肺炎,在他宣誓就职后一个月去世。 一八六○年,朴肯成为美国第十六位总统,南北战争结束后第五天,林肯在剧院看戏时被演员布什用枪击中头部,次日便离开了人间。  相似文献   

16.
美国人喜欢为他们的总统归纳“主义”,作为总统们治国理政要点的概括,如艾森豪威尔主义、杜鲁门主义、里根主义、克林顿主义,等等。布什当总统还不到两年,但由于他“新招”颇多,特色明显,美国学者与舆论界早早就把“布什主义”推出来。布什上任一个多月后,“布什主义”一词就首次出现在《华盛顿邮报》上。“9·11”事件之后,布什陆续发表了一些有关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的讲话,美国政府也先后出台一系列有关文件。2002年9月20日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被认为是对“布什主义”集中全面的阐述。简而言之,“布什主义”是对布…  相似文献   

17.
First Lady     
布什总统的就职仪式刚刚结束,布什夫人劳拉就成为美国新的“FirstLady”(第一夫人)。那么,“FirstLady”的称呼是从何而来的呢?最早的“FirstLady”的称谓是由“firstladyofhonor”,“firstladyoftheAdmiralty”演变而来,用这些称呼指那些有影响力的杰出女性。1834年便出现了“firstladyintheland”的称呼。美国总统爱德华·布尔沃·里顿在1851年引用了这一说法,“Shewassobeautifulandsogood,andnotproudshe!Thoughshelookedlikethefirstladyintheland.”“FirstLady”第一次被用来指总统夫人是1849年,托卡里·泰勒总统称赞多利·麦迪…  相似文献   

18.
1月20日是美国总统布什举行第二任就职典礼的日子。1月22日《北京青年报》发表文章对其就职演说进行了报道。就职演说持续17分钟,但却使用“自由”这个字眼多达27次。国际观察家对他的就职演说有五种解读:1.超强硬政策的誓词。布什在演讲中把全球的事务说成是“自由和独裁的斗争,美国不会在斗争中袖手旁观”,这实际上是在为美国未来可能动用武力解决国际问题做准备。2.圆滑外交的体现。他反复强调全球的民主推进要靠“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来实现。这就意味着布什在第二任期内会强化联盟的作用,从而分担美国的压力。这实际上也是他在第一任内…  相似文献   

19.
《英语自学》2009,(1):5-6
本周一(12月15日),美国总统布什结束了对伊拉克、阿富汗两地的突访。在这次访问中,布什遭遇了著名的“扔鞋事件”,一名伊拉克记者向其投掷鞋子以示抗议。此后,布什称扔鞋事件是一次“古怪的经历”。  相似文献   

20.
1988年,美国第41届总统竞选。在最后一次电视辩论中,杜卡基斯攻击布什不过是里根的影子,没有自己的政治主见,并嘲弄式地发问:“布什在哪里?”布什轻松地反击说:“噢,布什在家里,同夫人巴巴拉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