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晚特别点击》是济南电视台惟一一档新闻评论性节目,它和另一档新闻节目《今晚20分》共同构成了济南电视台的黄金招牌节目《今晚》新闻版块。 展现新闻故事的细节,挖掘新闻事件的内涵,自创办以来,《今晚特别点击》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事件和热点话题,制作了大量贴进群众、发人深思的深度新闻报道节目,深受济南市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2.
我刚刚才到会,有关资料没来得及仔细看,粗粗翻了一下你们提供的这些报道篇目,发现浙江日报的《今日关注》专栏确实办得不错,很有特色如《国际化,APEC的一份厚礼》、《张学良在溪口的幽禁岁月》等报道,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个专版现在的水平是一些党报所不及的。评价性的话我想前面的同志都已说了,我就不说了,着重就如何办好党报、如何办好《今日关注》版谈点自己的想法、看法。新闻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又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要善于从政治上、从战略上去考虑什么该说、该“炒”,什么不该说、不该“炒”,把握好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在这点上,你们做得非常了不起。《今日关注》版在新闻“炒作”中把  相似文献   

3.
我是搞编辑出版工作的,但我是浙报的老读者。今年浙报的同志给我订了一份浙江日报,很感激。我是浙江奉化人,对浙江日报很感兴趣的,去年10月突然发现《今日关注》栏目,眼前一亮。这次寄来40多篇报道,我都看了,一边看一边在问自己,究竟能不能引起关注?看后觉得大部分能够引起我的关注。我觉得,记者自采的稿件质量很不错,很有深度,能够做到“冷热结合”。所谓冷热结合,就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但在分析、评说时头脑还是冷静的,很有分寸。刚才有人讲,《今日关注》多搞些舆论监督、热点评说的报道,我认为是对的。《今日关注》评说的成份、介入的成份是少了点。另外,记者编辑要敢于涉及某些比较尖锐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日前,收到人民日报评论部寄来的样报,未看心先热,因为我断定是4月2日头版发表的《今日谈》小文。这不禁使我想起1985年春天,我第一次收到人民日报评论部寄给我的样报,也是《今日谈》栏目上有小文发表,整整20年了,原先通过投稿认识的评论部主任、副主任都离开了,可这种和作者保持密切联系的好作风没有丢。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是《人民日报·今日谈》栏目的忠实读者和作者,后来因为忙,久未动笔了。前些日子又开始向我喜欢的栏目投稿,没想到他们还照样给我寄样报,真让我激动!我给全国众多媒体写稿,但至今仍给我寄样报样刊的,除了《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5.
我看《今日话题》徐迪《今日话题》吸引了一向挑剔的北京观众,它的理性、客观、平和的风格,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观众。它既不咄咄逼人,也没有无病呻吟的矫饰,围绕北京新近发生的人和事做文章,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形成了《今日话题》独特的魅力。以往的评论性节目多...  相似文献   

6.
据报载,北京《今日中国》杂志社创办了《小读者》,引起读者杂志社的异议,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跟风”和模仿。去年9月笔者去昆明参加全国书市时,在一个报摊上发现了《小读者》,可我一看目录页却大失所望,我既为《读者》感到惋惜,又佩服《小读者》始作俑者的“聪明”。不止于此,让我产生类似误解的还有宁夏某出版社主办的《少年读者》。  相似文献   

7.
1998年4月1日,江西电视台在黄金时段和次黄金时段,同时推出一批经过全面改版的新栏目,它们是新闻部的《早间新闻》《今晚报道》《正午时刻》《英语报道》,经济部的《经济星云》《今日证券》等。一个多月后,我们就江西电视台以推行黄金时段优质优播和栏目制片人为龙头,对全台8个部门自办的22个栏目进行的全面改版作了广泛深入的采访,在搜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的同时,我们也获得了一些带有思辩性的启示。一、实行栏目制片人制是现代电视发展的必然,也是江西电视台98年改版的重点,它对节目质量的提高触动大,效果显面对市场…  相似文献   

8.
从《钱江浪花》到《今日关注》,浙江日报在版面改革上可谓高潮迭起。《中华新闻报》作为报道新闻界、服务传媒界的一张报纸,我们感到浙江日报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和报道。刚才领导、专家讲了很多,我很赞成,学到不少东西。浙江日报提出思想性、文化性、感染力相结合,指导性和可读性相统一的奋斗目标,并以《今日关注》为试验田。我认为总体上是成功的,评价部分前面同志都说了,不再重复,希望《今日关注》能够办得更好。我提8个问题,供报社同志参考。 1、知识性是《今日关注》版的特色,但是否存在弱化新闻性的现象? 浙江作为人文大省,《今日关注》强调文化性,是符合当地实际的,是浙江日报的一大特色。三个  相似文献   

9.
陈栋  王丽明 《新闻窗》2006,(5):110-110
如今,除了央视一套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面对面》等典型评论节目外,新闻频道也纷纷推出了《新闻会客厅》等评论节目,山西电视台的《记者调查》、四川电视台的《今晚10分》、湖北电视台的《沟通》等,都是一些颇具特色的电视评论节目。可以说,电视新闻评论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但从总体上看,相比于平面媒体,电视的新闻评论力度与其媒体地位难以匹配。  相似文献   

10.
读了《新华日报》评论员的文章《反对失实报道维护党报信誉》之后,联系实际,感想不少。广大读者爱读《新华日报》上短小精悍、新鲜明快的《今日快讯》,我也是其中的一员,一旦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居然  相似文献   

11.
人民日报从1980年1月起,在第一版上开辟了一个新栏目——《今日谈》,专门发表小言论。这个栏目,由于地位显著,反映现实及时,篇幅短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有些读者每天拿到报纸后,首先就要读读这个栏目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今日谈》的影响下,有些地方报纸也相继开辟了类似的栏目。一年多来,《今日谈》已经发表了三百多篇文章。这些文章我都看了,有些还反复地读过。现在我想谈谈一些读后感。《今日谈》中的一些文章,给人突出的印象是:新鲜。李大钊同志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今》,其中有几句话:“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容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最  相似文献   

12.
记者徐平报道,1904年商务印书馆创办的《东方杂志》,目前复刊,更名为《今日东方》。原办的《东方杂志》,当时在社会有很大影响。这是一份综合学术性的杂志。杜亚泉、胡愈之曾任主编。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陈独秀、严复等著名思想家,都在该刊发表文章。现在恢复出刊《今日东方》,想继承其优良传统,施展鸿图。 该刊创刊号发表一篇《我看〈纽约时报〉》,值得一读。大家知道,《纽约时报》算是美国第一大报,其立场自  相似文献   

13.
1999年2月7日《大连晚报》的《科场作弊罪通天》一文写道:鲁迅“去看社戏,也是好多个仆人前呼后拥的。”看了此句话,我不敢苟同,因为《社戏》中的“我”(即鲁迅的原型)去看社戏,并没有仆人跟他,而是外祖母家的十多个少年朋友陪他去。《故  相似文献   

14.
今年1月22日和2月2日今日早报“詹晓东的眼睛”专栏,刊登了记者詹晓东拍摄的系列照片《亲历回家》和《艰辛打工路》,看后觉得很好。尤其是《艰辛打工路》头条上那幅大照片,使我久久不能平静。它的好不在于拍摄技巧运用得如何到位,而是好在作者的魄力、勇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今年我随家人去河北过年,  相似文献   

15.
“做老百姓自己的新闻”,是山东电视台《今日报道》栏目的旗帜,在这一旗帜的指引下,这一栏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值此《今日报道》创办10周年之际,本刊将分上下两篇从多个角度对这一栏目的成功运作进行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6.
熊能 《新闻实践》2002,(7):14-15
我是《解放日报》机动部的,我们的《热点追踪》和《今日关注》很相像,办了两年不到,也是刚起步。由我来对《今日关注》评头论足不合适,主要是与同行进行探讨和交流。因为我们从事同样的工作,所以就谈谈我们的甘苦,谈点操作层面上的体会。《今日关注》除版面上反映出来的优势以外,我感到这个栏目的出现,在其他方面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一是采编机制上的突破。这个版子的出现,一改过去部门分割、条线分割的局面,很多稿件实现了跨领域、跨部门的合作,使新闻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没有这个栏目是不可能实现这一点的,也不可能去探索。这个部的记者没有条线,每天面对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题材,这就使报道过程成为一个跨领域、跨部门的组合,这对现在传统的新闻采集机制是一个很好的突破。二是用人、用稿机制上的突破。我们两报都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2010,(3):25-27
1月优异报道 《海地,近在咫尺》/邵乐韵 任蕙兰,《新民周刊》,1月20日 简介:在对海地地震的报道中,电子媒体以快取胜,人们多是通过网络、电视和广播来了解最新信息的。当然,纸媒体也不是没有作为的空间,就看能不能扬长避短,用足自己的优势。在纸媒的地震报道中,《新民周刊》的封面专题《海地,近在咫尺》较有厚度和广度,专题分三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8.
正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的热播,引发了亲子类、育儿类电视节目的制作热情,不仅有《好爸爸坏爸爸》(陕西卫视),《老爸老妈看我的》(青海卫视),《星星知我心》、《人生第一次》(浙江卫视),《宝宝来啦》(中央一套),《超级育儿师》(中央二套),《老爸向前冲》(福建东南卫视),《老爸拼吧》(厦门卫视)等一系列新节目同档期播出,更有《加油好BABY》(安徽卫视),《今晚我当家》、《爷爷看我的》、《我猜我宝贝》、《爸爸  相似文献   

19.
题文要相符     
《新闻界》1996,(6)
题文要相符读完《啃“硬果子”乐在其中》这篇报道后,再反过来重新看标题,恐怕任何一位读者都会茫然:叶聪究竟是什么人7这篇报道最明显的毛病就是:题文不符。标题是《啃“硬果子”乐在其中──记今晚指挥马勒作品的叶聪》,愿意读这篇报道的读者当然就想从中了解叶聪...  相似文献   

20.
一   今年 6月初,成都电视台《今晚 8∶ 00》收到一位成都退休老人的来信。信中说,前不久她到宜宾市兴文县去的时候,发现那里的边远山区中有许多孩子因为贫困,拿不出每学期百元左右的学费而不得不辍学,即使仍在上学的孩子,也大都因经济问题面临着随时失学的危险。她恳切地希望《今晚 8∶ 00》的记者能去看一看,帮帮这些无助的孩子。   《今晚 8∶ 00》的负责人叶文林接到这封信后,深为老人的善良与爱心所感动,同时也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节目线索。   6月下旬,叶文林、郭月等赶往兴文县,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