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政治思想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独秀在政治、组织上由右倾机会主义发展到了取消主义。从中国共产党的著名领袖堕落成为一名托洛茨基主义分子。在抗战时期,他主张积极抗战,但其抗日政见又有反共消极的一面。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完全是一个从党内分裂出来,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机会主义分子,而不是反革命分子。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与政治家,二十世纪初期他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发动、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创建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之一。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虽然在思想上、路线上与中国共产党发生了极大的分歧,以至分  相似文献   

3.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人,党一至五大连选的主要负责人。他为改变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对人们思想长期禁锢的状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工人运动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本文仅就陈独秀在建党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吴娜  于作敏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0):105-108
陈独秀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史与革命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他一生的思想变化一直是史学界所关注研究的课题。主要就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史学界对陈独秀思想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中,除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外,张国焘也是一位不容忽视的角色:他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人和负责人,他参与一大的筹备工作并担任大会主席,是党的创建时期仅次于陈独秀的第二号领导人。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客观地评价张国焘在中共创建中的作用,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所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革命前期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这是其历史光荣的一面。但是从党的“三大”以后,陈独秀却一步一步向右的方向走去,终于发展成一条对革命危害极大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这是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毁于一旦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呢?笔者试从主客观方面进行探讨,以就教于有识之士。 一、从主观上讲,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思想根深蒂固,这是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他在一九二三年写的《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和《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和奋斗的过程。陈独秀,这位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在革命中曾做出过重大的贡献,但也犯过错误,给革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研究陈独秀的思想发展过程,对于我们今天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是大家熟悉的人物。五四运动前,他主办《新青年》,亨有很大的声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有很大影响的急进民主主义者。五四运动后,他又成了有很大影响的社会主义宣传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党的一大到五大的总书记,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一直是党的主要负责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陈独秀叛党成  相似文献   

9.
如何评价五四时期的陈独秀,在我国史学界过去曾经有过不同的议论。有的认为陈独秀在五四时期已经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急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占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的认为陈独秀在五四时期已由急进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但他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的认为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不过是急进的民主主义者,1921年他虽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但他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是假马克思主义者。直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种议论就被林彪、“四人邦”的文化专制主义所窒息。林彪、“四人邦”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他们任意篡改党的历史,他们武断说陈独秀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派,天生的机会主义者与叛徒,并不得有任何异议,否则,就是为叛徒翻案,为机会主义招魂,为民主派、走资派树碑立传。林彪、“四人邦”的垮台,为我们实事求是地按照历史本来面目,科学地评论陈独秀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陈独秀,作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和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尽管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犯过错误,但这磨杀不了他的历史功绩,他为中国革命可谓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毛泽东曾经在党的七大上评论说:"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大革命失败后,他被撤销总书记职务,成为反对派领袖,领导中国"托派"组织运动。他一生五次被捕,监押时间时间在五年以上,在狱中,他为理想和救国而不停抗争,即使在自己的同志对他有很大误解时,仍然坚守了自己的原则,没有出卖革命,表现出了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不为名利所动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在这里,我们主要以第五次被捕为例,来略谈一下这位狱中斗士。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在五四运动的激荡洪流中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引导先进知识分子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化;他身体力行积极从事工人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他不顾反动派的打压,全身心地投入到筹建共产党的行动中,并为扩大共产党的组织不懈地努力奋斗;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则,注重从思想组织上建党,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性质。  相似文献   

12.
陈独秀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位伟大的践行者。陈独秀从调查研究中国工人阶级的现状人手,号召工人群众迅速觉悟起来,认识到自己的伟大力量和历史使命;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前后,陈独秀主持创办《劳动界》、《伙友》等刊物,直接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初取得的最伟大的政治成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教育思想三题龚政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五四时期的总司令,同时,他还是一位既从事过学校教学工作,又曾致力于社会教育的人民教育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和研究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继承发扬民主与科学精神,坚持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是有所裤益的...  相似文献   

14.
共产国际与国民革命时期的陈独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阶段。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革命的失败,陈独秀右倾错误路线在党内居领导地位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着重论述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在中国革命基本指导思想、领导权关系、革命处于危急关头的态度、武装斗争和农民土地政策上存在的指导性错误对陈独秀的影响问题,得出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形成和在党内的主导作用是与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直接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后的第一件事,是物色北大新学的领军人物。他的好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校长汤尔和向他推荐了陈独秀,并将十余本《新青年》杂志交给他。他翻阅了《新青年》杂志后,马上决定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月薪300元,并立即徒步前往前门外煤市街的旅店拜访陈独秀。1905年,蔡元培和陈独秀曾在上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一八七九——一九四二)是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曾是反对清王朝和北洋军阀统治的战士,后来变成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辩护士;他担任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后来却又成了叛党分子;他接受并且宣传过马克思主义,后来又堕落成马克思主义的叛徒和人民革命事业的罪人。事实告诉我们,对于这样一个人物,作出全面的历史的正确评价是不容易的。因为人们会很自然地问:对于陈独秀不论怎么全面地历史地去看,最后他总是个叛徒吧?是的,他背叛了党和人民革命事业,这是他一生的最后结论。但是,是否因此对他早期的贡献就应当否定呢?我们认为是不应该否定的。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大家知道,过去在林彪、“四人帮”横  相似文献   

17.
张悦 《华章》2013,(24)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是一个历史事件,在中共党史上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陈”是指陈独秀,“李”是指李大钊。2002年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新版《中国共产党历史》就开宗明义地写着:“最早在中国酝酿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  相似文献   

18.
陈独秀是一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而又十分复杂的人物.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陈独秀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八·七会议后 ,他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受到全党的批判 ,但他坚持错误 ,进一步提出取消主义理论 ,并与托洛茨基取消主义合流 ,最终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错误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基础;他和其他中国共产党人一道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探索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阶段。与此同时,他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上,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