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场,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课堂无限生命力的创发是实现儿童完整人格发展的主要保障。叶澜教授说,如今,把课堂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是突出问题,是把生命的认知能力从生命整体分割出来,突出其重要,把完整的生命体当作认知来对待。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能有真正的生活。所以,必须研究影响课堂教学师生状态的众多因素,研究课堂教  相似文献   

2.
朱永新 《今日教育》2005,(12):22-22
在学校中,在整个教育生活中,课堂是师生演绎生命价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看,课堂也是孩子不断地社会化的一个平台。学生人生的很多经验,人生的很多理念,很多价值观念,都是在课堂中获得的。他的情感的很多体验,无论是喜悦、愤怒、焦虑。各种各样的情绪的体验,也是在课堂中吸得的。所以说课堂无论对教师而言,还是对孩子而言,我觉得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一个平台。所以说,我们不关心课堂,是有问题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新教育实验开始把目光投向课堂。  相似文献   

3.
课堂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从课堂的模式来看,传统的课堂模式是一种“知识课堂”,它是知识为本或知识至上的课堂;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模式是一种“生命课堂”,它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堂。新课程的实施最终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因此,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而言,认识和分析两种课堂的特点,完成从“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变,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教育教学理论的实践场所,是教师教学构想与措施的实施阵地,唯有课堂的优质才有教育的优质.现今课堂教学必须是创造性的活动,因为只有有创造力才有活力.那么什么是活力呢?活力就是有生命力,富有生气.而所谓的活力课堂就是打造立体、互动、生动的课堂环境.提升课堂效率,让教师和学生展现智慧和生命力.因为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如何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5.
感动生命教学就是让师生在课堂中,由于课堂内容及其活动使自我生命受到深深的震撼,在某个方面受到教益启发的生命发展过程。影响课堂感动生命的因素有: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生的自我呈现及形成教学共鸣等。要使课堂感动生命,必须做到:转变观念、确立感动生命的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打磨语言、具有脱口秀,让学生精彩,形成教学共鸣等。教师热爱教学、热爱学生是课堂感动生命产生的基础,师生精彩的生活是源泉,丰富的教学智慧是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生命课堂就是把课堂看作师生人生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是一段有意义的人生经历:"生命课堂"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而且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生命课堂是教师生命活力的展现,是学生生命活力的激发,生命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都应该闪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初中思品课堂教学漠视生命存在的价值,学生感受不到课堂学习的快乐,教师也感受不到职业生命的幸福,师生在课堂中缺乏生命激情的碰撞。源于这样的思考和探索,笔者所在的学校努力打造思品生命化课堂"3S"模式,让课堂洒满幸福的阳光。"3S"模式中的"3"是指课堂三个最基本的教学环节:设境生情,激扬生命:自主探究,感悟生命;反思交流,提升生命。"S"是师、生、生命化三个词语的首字母,体现的是生命化课堂尊重生命、师生和谐幸福的理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的生命活动。作为一种特定条件下师生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并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微生态系统。从生态学的视角观照语文课堂,教师、学生、文本以及课堂环境等诸因素之间的对话与互动,贯穿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它们之间只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多边互动、合作共生,才能促进了语文课堂的繁荣。因此,用生态的理念优  相似文献   

9.
"生命课堂"是师生的生命共同体,是为了师生的发展而进行的课堂教学.对于"生命课堂"的构建需要观念的更新,理论的批判,更需要在改革中探讨和创建新的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50):72-73
数学是一门应用特别广泛的学科,小学低段数学是启蒙亦是奠基,课堂是学习的主渠道,课堂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门艺术。课堂评价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对于如何令课堂评价更有效,各地各年级段的教师也在进行着诸多探索和实践。本文将从教师意识、评价主体等多角度试析小学低段数学有效课堂评价的策略,以期在小学低段数学的教学中可以有更多的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惠及莘莘学子。  相似文献   

11.
"生命课堂"是师生的生命共同体,是为了师生的发展而进行的课堂教学。对于"生命课堂"的构建需要观念的更新,理论的批判,更需要在改革中探讨和创建新的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12.
葛丽锋 《成才之路》2012,(11):12-12
"生命课堂"是人文性的课堂,反映的是教师与学生在感悟文本过程中显现出的情感,使师生生命价值得到了体现,心灵得到了丰富发展。文章通过两节常态课的比较探讨"生命课堂"构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了其生命价值,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教师应多维度地激活课堂教学要素。为课堂注入活力,使师生双方共享高质量的课堂生活。  相似文献   

14.
和谐共生教学法,就是追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 和学生之间互相激活、共生共长,追求教师与学生良好的师生 关系,使我们的课堂充满师生的心灵碰撞和思想的传递。要想 达到这一要求,学生的课堂倾听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倾听是 一种有意识、主动的听,不仅要用耳朵听,更要用心听、用脑子 听。倾听是一把金钥匙,它能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交流空间。让学生学会倾听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技能。  相似文献   

15.
课堂是师生生命共同涌动的场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核所在,“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我们聚焦课堂,关注师生生命成长,丰富课堂内涵,拓展课堂外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方式。通过本真的常规课堂夯实基础知识,借助开放的大课堂开阔师生视眼,开启广博的大讲堂激励文化追寻,从不同方面对课堂文化进行了有益延伸与拓展,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6.
课堂提问是教师实施教学计划、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引导师生、生生互动,指导学生主动探究、解疑释惑、攻坚克难,促使学生形成语文能力并得到情感熏陶的高效途径。教师课堂提问的质量将直接决定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大小。  相似文献   

17.
施剑 《广西教育》2013,(1):85-85
活力课堂是全方位激发师生生命活力,全过程优化学习方式,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实现师生共同价值追求的理想课堂。叶澜教授曾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指出:"我们追求的课堂应该是焕发生命力量的、促进学生主体全面发展的、在互动生成中高效而愉悦的生命课堂。"笔者以为,如果教师做到了以下"四个并重",课堂就能活力四射。  相似文献   

18.
课堂是师生每天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探究知识、充分展现智慧的场所,也是师生生命价值得以彰显的场所。"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有的人生中的重要生命经历,是他们个体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1]教师应该认识到课堂教学质量对他们个体生命质量的意义,"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  相似文献   

19.
"生命课堂"与"生态课堂"是针对重构"知识课堂"而提出来的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两者并非等同的概念,其在概念、理论基础及构成因素上有着诸多区别。"生命课堂"与"生态课堂"都"以人为本,以生命发展为目的"、"坚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平等、共生的师生关系",因而两者又有紧密的联系并且是互相影响的,这两种课堂理念在促进生命发展的共同价值取向上应该成为我们认识人与社会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学校是师生展示生命活力的绿洲,那么这片绿洲上最靓丽的风景在课堂。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绿地,是师生共同学习与探究、展示与发展、情智相融共生的殿堂。让课堂充满情趣与诗意,充满智慧和生命的活力,一直是教育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从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到卓越课堂,随着实践探索的深入,我们发现,要真正整体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与师生生命质量,仅靠教学模式:之类的外显状态、外部着力是不够的,必须高度重视卓越课堂的文化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