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极品,也是作者人生审美情趣的结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身世遭遇和环境的压迫,造就了他强颜为欢,聊以自慰,乐而复悲的心理。他把悲情的宣泄渗透于作品中,形成了他山水游记“凄神寒骨”的独特之美。  相似文献   

2.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写的系列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一篇。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往往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于对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表达怨愤抑郁的心情。本文即寓情于景,借写幽邃之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一、移步换景,依次展示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它一般以行踪为线索,这样可以展现不同景物的不同风貌神韵,给人一种移动感,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一种动态美,整体美。本文就成功地运用了这种表…  相似文献   

3.
<正>一、说课题《兰亭集序》二、说教材(一)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将古代散文分为"记叙散文、山水游记散文、传记散文、议论性散文和抒情散文"五类,本课为《必修二》第三单元,也可以说是古代散文第二单元。作为山水游记散文,不仅描写自然景物、记游经历,还倾注了作者的兴趣和感慨,表达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如本文和《游褒禅山记》就是如此,又如《赤壁赋》在描写江月山川的同时,抒发了达观超然的情绪。  相似文献   

4.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都是游记散文。但是,这两篇山水游记与一般的山水游记不同,它们不侧重写景抒情,而是借记游寓理言志,别具一格。《游褒禅山记》精辟地论述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作者指出:要知难而进,才能极尽"非常之观";还指出求学时"深思而慎取"的重要性。《石钟山记》是一篇带有考辩性质的游记,强调对任何事物做判断,必须"目见耳闻",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考试》2007,(12)
【教学目标】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的第四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刻画出凄清的境界,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抑郁忧伤之情,一直吸引着元数的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沉思。本课教学准备通过诵读和展示画面引导学生感知美,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让学生感受小石潭的美景,并从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艺术独创性的一部分。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可以说是一篇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文中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石至奇、水至清、鱼至乐、境至凄。  相似文献   

7.
《小石潭记》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迁谪永州时所写的一篇山水游记。文章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既写出了小石潭环境的幽静,刻画了其凄清的境界,又抒发了作者的抑郁忧伤之情。作为一篇流传千年的山水游记,本文在景物描写上也是独树一帜、颇具匠心的。在描写技法上,作者主要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新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有四篇古文、五首古诗词,所选的四篇古文都是山水游记,唐宋明清典范之作各一篇。课文从多方面记叙和描写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形丽貌,但因作者的写作背景不同,因而同是借山水之景却抒发了不同的思想感情,写景的方式方法也各具特色。柳宗元、欧阳  相似文献   

9.
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山水游记文,大都选自名人名篇。这类课文,描绘的是壮丽的山河,抒发的是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其语言之优美,形象之丰富,意境之深远,为其他课文所不及。但是,传统的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却很难让学生体会到这类课文所蕴含的美,也很难取得审美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之功。近年来,我开始尝试将电影引进课堂,运用电影手段来教学山水游记文。现结合《桂林山水》、《记  相似文献   

10.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笔清新秀美,富有诗情画意,体裁非常独特,脍炙人口。其代表作《永州八记》景中托意,借景喻情,堪称山水人格化的典范之作。《永州八记》展现了优美的山水景色,同时也浸注了作者的坎坷遭遇和忧愤心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吟唱出既清丽又凄幽的情调。永州山水之美就是作者人格美的艺术写照,物我相忘,和谐精彩。  相似文献   

11.
《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古代山水游记作品.对于山水游记类文言文的教学,许多教师却难以抓住其独特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无法实现其教学价值.现以余映潮和王君两位名师执教的课为例,对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对《小石潭记》和其所属的山水游记类文言文的教学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写的一篇游记散文。全文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于一炉 ,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因此 ,此文被誉为古代游记散文的奇葩之一。每每读来 ,感叹不已 ,仔细品味 ,其味无穷。而研究其写作妙点 ,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一个“乐”字串文文章中的一个“乐”字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作者围绕这一主线 ,首先破题道出全文主旨 ;即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接着补叙一笔 :“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突出文章主题 ;然后 ,作者又将“山水之乐”稍稍展开 ,描写山中…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山水游记独辟蹊径,成就突出,历来为人称道。他借写山水抒发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眷恋之情,寄寓自己对政治、现实、人生遭际的强烈感受,一篇篇山水游记中闪烁着作者思想的光辉,折射出作者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本文试图探寻儒释道精神及影响在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和谐统一:儒家的骨骼、佛家的经络、道家的风采。  相似文献   

14.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所作的一篇山水游记。文章清丽中蕴藏幽怨,宁静里包蕴禅机。“清”与“寒”的境界,抒发出作者孤标傲世的思想格调。  相似文献   

15.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玩抒写胸中郁愤的游记散文。这些文章反映了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千万孤独”的心情,他将自我的心态情绪、人生体悟、生活见解与山水融为一体,借山水自喻,托物言志,寄情感怀。从独特的心情、独特的山水、独特的文章、独特的贡献四个角度去分析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呈现其寄情于山水,绘山水以奇异;融情于山水,赋山水以灵魂的特色。作为山水游记里程碑式的发展标志,《永州八记》彰显了柳宗元作为一代文豪对山水游记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是一生抱着救时济世之志为人为文的,他在《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中说“人生之性得以安,圣人之道得以光,获是而中,虽不至考老,其道寿笑”,就是最好的见证。参加改革受挫被贬,给了他游览山水、搜奇觅胜、体验生活、从事创作的机遇,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如:书、说、箴、传等)。在作者精心培育的作品园中,如果说这些作品皆是园中之花,那么开的最艳的一簇就是山水游记了,而这一簇花之花蕊当算永州八记(依次为:《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潭记》),  相似文献   

17.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究其原因.是因为柳宗元在继承前人山水游记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重点体会课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巧妙结合的写法 ,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的胸襟和政治抱负。二、教学过程1 .知识链接 :上了中学以来 ,我们已经学过了不少以“记”为题的文章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峡江寺飞泉亭记》。这些文章 ,或叙述事件 (故事 ) ,或说明事物 ,或偏重借景写怀、抒发身世之慨 ,或偏重于表现自然之美和个人情趣 ,林林总总 ,美不胜收。2 .投影显示有关背景资料 :宋仁宗庆历五年 ( 1 0 45年 ) ,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的意见 ,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利益 ,…  相似文献   

19.
《三峡》与《与朱元思书》堪称南北朝时山水小品文的双璧,两文都用细腻的笔调、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旖旎壮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二者写作手法不乏相同之处,但景物描写和心理感受也有不同之点。将之对比鉴赏,韵味无穷。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重点体会课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巧妙结合的写法,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的胸襟和政治抱负。二、教学过程1.知识链接:上了中学以来,我们已经学过了不少以“记”为题的文章:《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峡江寺飞泉亭记》。这些文章,或叙述事件(故事),或说明事物,或偏重借景写怀、抒发身世之慨,或偏重于表现自然之美和个人情趣,林林总总,美不胜收。2.投影显示有关背景资料: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的意见,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政知事(副宰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