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本质上的发展,其社会主义观主要表现在"猫论""摸论"和"富论"思想。"不论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猫论"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的功能主义的社会主义观;"摸着石头过河"的"摸论"思想体现了其社会主义观的现实主义特点;而"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的"富论"思想综合体现了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功能至上和现实主义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柳州师专学报》2017,(6):96-99
"天人不相预"的唯物论、重"势"的进步历史观、"官为民役,民可黜官"的民本思想、儒家的法治精神等是柳宗元法治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柳宗元法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德礼刑政"的统一观、"赏罚必当"的判案观、"赏罚务速"的执法观、"贤者居上"的保障观等方面,其法治思想在当今司法实践中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孔子本于"仁爱"思想的生态观、孟子出于民本思想和王政的生态观、荀子认识尊重自然规律的生态观等先秦儒家的生态观,是构成人类生命共同体思想、生态民生观、生态法治观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优秀传统文化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黄炎培职业教育"大德育观"形成的时代背景,探究其丰富的理论来源,在其职业教育目的观、人才观、爱国观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加上黄炎培受到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和国外职业教育理念的影响,儒家思想中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和国外职业教育德育观也成为黄炎培职业教育"大德育观"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思想非常丰富,国家观教育思想是其凝练概括和表达,是其国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大学生国家观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基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的现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和社会体制转型期,对大学生积极开展国家观教育,通过开展"四个认同"教育活动,继承发扬传统"家国一体,由家及国"的国家观思想资源,增强大学生对国家民族实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对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教育思想具有厚重的人文底蕴,彰显着鲜明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本观、天性即人性的人性观、旨在"干政"的课程观和非强制性的方法观等思想性格。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品德课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大多不喜欢上思想品德课。对于思想品德课,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观",还是教师的"教学观"都存在误区,直接阻碍了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试图从教师的"教学观"入手,破解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8.
中央第四代领导集体职业教育思想是指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十六大至十七大期间,关于职业教育的一系列言说、思想和理论观点的总称,亦即"科学发展"的职业教育思想。其内涵为人本论、协调论、持续论以及和谐论;分别形成了"高度的职业教育地位观"、"深度的职业教育内涵观"和"向度的职业教育导向观"的科学发展的职业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9.
李渭是明朝贵州著名理学家,阳明心学的贵州传人。宋明理学特别是阳明心学的直接影响,使李渭形成了自己的理学思想,大致可表述为:"必为圣人"的人格观,追求"中和"的宇宙观,倡导"为仁"的政治观,着力"躬行"的治学观。其中,以"躬行"为核心的治学思想尤为重要,是其理学思想的灵魂与精髓。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从教化学教育多年,也做了多年的学生德育工作——"班主任",经过自己的实践,总结出了"化学原理教育观"的教育和教学方法,即:利用化学原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将学生思想教育融于教学中。我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建立自信,自我完善,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入手,通过"平衡观"、"电离观"、"活化分子观",阐述"化学原理观"在高二学生思想教育中的渗透,以实现教学、教育的统一。一、"平衡观"——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严复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开放思想的理性色彩、开放思想的内容及其评价等四个方面对严复的对外开放思想作了较系统的论述,阐明在救亡图存的理念下,严复积极主动地放眼世界,其对外开放思想博大精深,卓尔不群,在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方面的贡献无人能出其右,大大提高了中国近代对外开放的层次,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的时代,对外开放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毛泽东是共和国的缔造者,基于此,作者试图对抗日战争时期的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作一全面的历史的研究。本文从必要性、原则、内容等几个方面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加快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对外开放思想、民族地区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和条件以及提高民族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的方式和应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对此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理论界对毛泽东同志对外开放思想的研究与探讨不够,以至于使人们产生了某些误解,认为毛泽东同志小农意识强、封闭保守.实际上,毛泽东同志始终时外部世界抱有浓厚的兴趣.在革命战争和建设年代,就以其敏锐的目光和深远的洞察力构筑了对外开放的美好设想.  相似文献   

15.
对外开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邓小平提出了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开创了我国政策性的开放模式,构建了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开放格局,给予了科学的指导,提高了对外开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现代改革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的决策思想博大精深 ,决策方式丰富多样。邓小平探试决策思想主要特点是敢、新、活、实、稳。他在领导全党全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 ,非常善于运用突出实践、重视尝试这一探试决策模式。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阶段的今天 ,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探试决策思想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有足够的资料证明孙中山先生曾遇到“黄祸”论的挑战和困扰 ,对此他也有所考虑和回应。他的回应态度可分为三个阶段 ,集中起来就是 :中国和亚洲大多数国家一直受欧美列强的欺凌 ,而“黄祸”论正是列强分割中国、争霸亚洲的借口。他强调中国爱好和平 ,革命成功后会实行“开放主义”;而开发富源和发展经济 ,不仅能养活自己 ,还会为人类造福。晚年他坚决主张反对帝国主义 ,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与一切受压迫的民族和国家互相扶助 ,维护人类正义与世界和平。他关于未来的战争不是“人种”之战 ,而是“受屈者”与“横暴者”之战的观点尤其精辟  相似文献   

18.
八十年代以来福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改革开放以来福建高校在招收境外学生、引进海外教育资源、对外教育交流方面的主要成就,从理论上总结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规律,提出新世纪福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步伐的迫切性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e four decades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ve seen dramatic changes i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Focusing on 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the analysis supports the view that reform and opening up was not merely a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eform, but an opening of the mind to the outside world, after the disaster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ut it is important to be reminded that China’s relations with the outside world have a much longer history, with the spread of Confucian ideas to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and the importation of Buddhism from ancient India; both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The article points to key ongoing debates in China about the extent to which it can incorporate ideas from outside, while still retaining a Chinese essence. The rise of China as a knowledge hub and destin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s also charted, and the prospect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re assessed.  相似文献   

20.
邓平在1927年年仅23岁时就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后历任党、国家、军队的重要领导职务,第三次复出后成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领导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崭新历史时期,是举世公认的管理大师。邓平在管理党、国家、军队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管理哲学思想,而以人民利益为本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邓小平管理哲学思想的始终,是邓小平管理哲学思想的精髓和核心。本文对邓小平以人民利益为本管理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的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