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所谓校园文化实际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它包括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正确的办学思想、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学校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它有着巨大的凝聚力、推动力和生命力。如何建设校园文化呢?  相似文献   

2.
正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主要包含显性、隐性文化建设两方面。体现了一所学校长期形成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念,反映出办学特色、文化底蕴和精神面貌。近年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努力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收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精髓。创建务实有效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是学校工作的追求。我校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五个层次入手,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植入学校的文化建设中,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梁少辉 《考试周刊》2013,(20):28-28
<正>校园文化包含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学习文化、活动文化等。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反映了它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精神风貌等,它是学校办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那么,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呢?一、抓好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一所学校的绿化、环境卫生、陈设布局、宣传设施等都能  相似文献   

5.
墙壁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和表现形式,是学校文化精神、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的显性呈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近年来很多学校都积极地开展让墙壁说话的活动,在校园墙壁上大做文章。校园的墙壁固然开  相似文献   

6.
正学校文化作为学校特有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全校师生具有影响功能、规范功能和凝聚功能,她是学校办学思想与方向的体现、是学校品牌与特色的引领、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学校文化,一般认为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其中,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它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品位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性、科学性和人文性。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陶冶和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会产生积极影响。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更是推进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是由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学校精神、风气与传统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共同构成的。它是学校隐性德育的主渠道.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每一所学校都应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时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创建自己的特色。目前,和普通高中相比,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形象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文化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涉及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育人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形象工程的问题,是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什么是学校形像工程 校园文化是学校成员通过努力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作风,它是一种对学生进行文明教育的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文化形态,其核心是学校校园文化价值。校园文化在结构形式上又表现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显性文化包括学校的标志、制度和环境等;隐性文化包括办学思想、价值观念和学校精神。校园精神文化、物态文化、方式文化构成校园文化的整体,其中…  相似文献   

10.
刘惠清 《教书育人》2013,(20):42-43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重要体现,更是一所特色学校的价值追求。它承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以及师生共同的行为文化等各种文化因素得以体现。它与学校教师的认同感、归属感、职业幸福感等关系密切,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教育的对象即学生在它的规范、熏陶、暗示和管理下,思想观念、道德体系、心理人格和行为习惯等得到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个有思想有担当的校长,应努力使学校的文化深厚、氛围浓郁,以此体现出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风范、教学成就、文化底蕴和学校特色,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影响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发挥校园文化良好的育人作用。一、形成具有特色的管理文化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作为学校管理者,应注重师生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戴祖强 《今日教育》2012,(12):33-33
如今,学校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打造办学特色,彰显学校办学品质的首要途径。校园文化则是学校文化的“脸面”,受到很多学校的重视。然而,不少学校由于忽视了学生参与的主体性,造成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缺失,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是每个学校值得重视的问题。2012年3月29日,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环境氛围、办学风格、办学思想和价值取向的反映,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  相似文献   

14.
陈冬 《江苏教育》2014,(10):62-63
众所周知,学校文化主要是指在学校内部形成的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独特的价值观、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提供给学生优美的环境,让学生充分接受美的熏陶,使学生自成高格;制度文化是构建系列的规章制度,形塑学生形象,规范学生行为,使得学生能够在健康的组织中生活;精神文化是通过办学理念、学校风气、教育哲学等精神意识影响学生,春风化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与行为。由此可见,学校文化之要义就是通过环境打造、制度建设与精神陶冶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学生永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晏金玉 《中国德育》2005,(11):51-51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恒久的隐性教育功能,对师生的政治素质、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和熏陶作用。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引领休闲文化、提高管理水平、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位、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突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学校长期办学所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氛围.它凝聚着学校的学风、校风的整体面貌.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作用.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学校办学品味、弘扬校园主旋律、打造和谐校园的一条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7.
校园文化是学校人文思想和经营理念的表现形式,是全校师生员工的精神食粮,是促进师生员工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世界知名大学的成功经验表明,学校能够长盛不衰,很大的因素是学校经济力后面的文化力,学校建立了明确的价值准则,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以道德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将广大师生员工凝聚为一体,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增强竞争力,使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使学校的发展有永不枯竭的原动力。一、校园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构建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文化融入到管理之中,去激励、凝聚和调动师生员…  相似文献   

18.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我们学校在新三年发展规划中确立了“培育彩豆文化”的办学目标,旨在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一种学校德育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推进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是提升中职学生职业人文素质,促进学生就业,构建中职特色学校文化,提升办学竞争力的必然需要。中职学校实现校企文化融合,应做到"全程、全面、全员"的多维立体的融合。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修养素质的熏陶、行为习惯的养成都具有很好的引导作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它是学校管理的灵魂,是学校生存、发展、兴旺的精神支柱。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师生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形成,是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校园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为核心,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为特征,由师生参与创办的文化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所组成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1.建设校园文化对德育起着积极作用。校园是培养人才的特殊小社会,具有教育功能。这体现在它把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隐含在自身的文化结构之中,通过灌输、启迪、熏陶、感染而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道德品质,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