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临摹,一定要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找到其中的突破点与契合点。教师应运用初中生学习书法的各种临摹方法以及临、摹交叉教学法,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在书法临摹教学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个别学生一拿起字帖就写,所临全然没有原帖模样,即在“抄字帖”,他是按自己的书写陋习来抄写字帖里的文字,无视书法作品的形式美;也有些学生认真对临字帖,但还是临得不像,抓不到根本,其态度认真,却由于方法不对,观察不全面,使得临摹不深入。如果不及时掌握正确的方法,就会影响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缺乏良好的书法观察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书法观察能力是书法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和内容之一。自2000年开始,我们在高中作文教学中一直采用"序列背临创意表达"作文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背临与模仿背,就是背诵,就是熟读文章后,不看原文能把其复述出来。临,即为临摹,即以名家书画为蓝本,模仿学习。古代书法家,如王羲之、颜真卿等,他们都勤于临帖,善于临帖。由临摹走向创新,这是书法、绘画艺术的规律。写作是一门语言艺术,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写作  相似文献   

4.
谈书法意临     
现代书法发展迅速,各种关于书法论述和技法也层出不穷,但是书法千古不变的学习方式还是被大家沿用下来,其中最根本就是书法临摹到创造的过程中被忽略的细节,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探讨.在书法临摹的方式研究,一般分对临和摹,摹属于初学加法部分,我们着重讲述临的探讨.书法临摹分:对临、背临和意临.其中意临境界最高,需要一定书法基础和素养,而且需要对书法的领悟能力.所以探讨意临对书法研究有非同凡响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书法是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这门古老的艺术。必须重视我国中小学书法课程的开发,选一步深化书法教学改革,采取有效对策,走出书法教学的误区。这是针对当前中小学书法教学功能迷失这一现状提出的根本要求,也是由素质教育视野下的书法教学所具有的基本功能——传统文化教育功能、育德功能、启智功能和审美功能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书法是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这门古老的艺术。必须重视我国中小学书法课程的开发,进一步深化书法教学改革,采取有效对策,走出书法教学的误区。这是针对当前中小学书法教学功能迷失这一现状提出的根本要求,也是由素质教育视野下的书法教学所具有的基本功能——传统文化教育功能、育德功能、启智功能和审美功能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正>练习书法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从书法中也能看出一个人在文化方面的悟性和修养。教育部近日公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从2013年春季开学开始,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将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新课程理念为我们落实书法教学提供了思路,学校把书法教学纳入学校整个教学计划。针对高中阶段,要求继续用毛笔临摹经典碑帖,结合语文、历史、美术、艺术等相关学科的学习,认识中国书法的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提升文化修养。通过书法选修课深入学习,  相似文献   

8.
目前,书法已经成为义务教育的一门独立必修课。书法教学的职责,主要是由语文老师承担。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营造良好的书法教学氛围,对于新课改下摆脱当前的书法教学困境,寻找更好的解决出路,促进中小学书法教学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青田县书法教学为例,对新课改下中小学书法教学的困境与突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书法的学习必须从临摹入手,凡古今于书法有大成就者无不从事临摹,因为经典的书法范本代表了中国书法的传统精华.书法的创造并非凭空想象而来.只有在很好的继承传统的前提下,才能够真正发挥出个人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正临摹,几乎是学习书法唯一可取的方法和路径。临摹的根本意义在于获得书法技法的能力,强调的是一种能力的获得。很多人,包括我们这些从事书法专业的人,都比较在乎临摹得像不像。似乎像就是好,不像就是不好,从某个方面来说是对的,但又不是那么简单。如果我们对技法、能力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会停留在一般的模拟上。临摹是一个持续性的行为,常临常新。可以武断地说,中年以后,临  相似文献   

11.
2013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了中小学书法教学要突出书写能力、审美情趣、文化自信、爱国情怀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临摹是书法教与学的基本方式,承载着养成课程核心能力的任务。中小学书法临摹教学应围绕提升学生观察、分析、体验以及对运笔动作的掌控能力之主旨展开课堂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由形及理,明理而自运,突破现行教学中存在着的"描摹画形"现象而导致的学生临摹练习与日常书写脱节的瓶颈,方可开启学生心智,进而提升书写能力,深化对书法知识的理解,提高欣赏水平,落实《纲要》提出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冒小阳 《江苏教育》2023,(18):74-76
临摹是书法学习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北宋教育家胡瑗“明体达用”的教学主张启示一线教师:在书法教学中,要教会学生临摹的方法,拓展临摹的运用渠道,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其在规范中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达到立德树人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临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临摹分为对临、背临、整体临摹和局部临摹。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相结,使之得到合理运用,美术教学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临摹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不可替代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庞文斌 《教师》2019,(16):104-105
小学阶段学生思维特点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教师需要对其抽象思维能力进行训练。文章结合儿童思维特点及教学实际,提出会通、细察、临摹、调整、比对等书法临摹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2011年8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软笔书法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明确使用毛笔书写的基本要求。学生要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书法教学往往仅限于理论讲解和字帖临摹等内容,方法单一枯燥,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现代化的智能设备进入了书法教育课堂,这些先进的教学资源使得我们的书法教学充满“童味”,让书法教学展现出新的面貌,更具深度、广度、效度。  相似文献   

17.
正临摹,几乎是学习书法唯一可取的方法和路径。我认为,临摹的根本意义在于获得书法技法的能力,强调的是一种能力的获取。很多人包括一些从事书法行业的人,比较在乎临得像不像,认为像就是好,不像就是不好。这从某个方面来说是对的,但又并非那么简单。如果我们对技法和能力没有清醒的认识,就会停留在一般的模拟上。此外,临摹是一种持续性的行为,常临常新。可以武断地说,中年以后,临不临帖几乎决定书家晚年成就的高低。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标对学生提出了毛笔书法的要求。其中规定,"三到四年级的学生除了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还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到六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而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能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书法教育的关键时期是中小学,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应该使中小学生继承我国的书法艺术传统,从中受到美的感染。而且规范、端正、整洁的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可以说,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贯穿于书法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书法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在书法的思想性、学习书法的临摹过程及书法创作等教学环节中融入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师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书法,简单的理解就是书写的方法,中国的书法就是中国汉字的书写方法。人人都想写一手漂亮的字,可是很多人又苦于写不好字。究竟如何才能写好字呢?这里就书法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针对学习书法的途径和方法,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惟妙惟肖是临摹的基础学习书法首先要临摹,这一点已经是无可争辩的共识。所谓临摹就是要把历代书法作品中的精华拿到我们自己手里,再变成书写者独具个性的面貌。学习前人首先要毕恭毕敬,他怎么写你就怎么写,要弄懂它的含义,学习它的形态。一是不要有私心杂念,要抛开自己习惯的写法,一笔一画地依葫芦画瓢;二是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