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1年底教育部颁布《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同时废止1985年初颁布的《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标志着我国高校教代会政策发生重大变迁。引入多源流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共同作用开启了“政策之窗”,推动了教代会政策变迁。高校教代会政策变迁具有渐变和弱变特征。  相似文献   

2.
2011年9月26日,山西省灵石县发生的一起重大校车安全事故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校车安全的关注与思考.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迅速反应,出台了有关校车的四项国家标准意见即新校车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但由于新标准中存在校车成本过高,校车标准片面参照发达国家,校车标准排除中小型客车企业等问题,而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本文试图通过对新校车标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并探寻合理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教育》2012,(1):16-17
李晓亮2011年12月15日在《华西都市报》撰文指出:最近媒体人看到“校车”新闻,估计都快到“无语”的程度了。因为该说的早已说尽,但自2011年11月中旬甘肃正宁那场惨烈校车事故之后,校车事故就一直不断,各地相关新闻,此起彼伏。全国都被一辆辆校车碾得心神不宁。  相似文献   

4.
追寻恐龙     
神奇的校车,可以变形的校车,难道这辆老校车是变形金刚的一分子?只不过我们的校车不会只变成机器人,它有七十二变!这次,卷毛老师让它变成了时间机器,开启了认识遥远的史前世界的时间之窗,去亲历恐龙世界的惊险与神奇吧。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源流理论政策分析框架,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和政策之窗的开启等方面对我国“双减”政策议程设置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常规的数据指标监控以及对现有政策的反思反馈构成了问题源流;全国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的呼吁和政府官员的发声以及专家学者对“减负”政策的智力支持,组成了政策源流;公众舆论的变化和执政党执政理念与教育规划的转变构成了政治源流。“双减”政策的出台,是上述三种源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展现了中国独特的教育政策决策特征。  相似文献   

6.
“县中提升计划”政策制定过程包含多种要素。运用多源流分析理论,对“县中提升计划”政策的出台过程进行系统化分析。研究发现: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深陷多重困境,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之需构成问题源流;政府部门对县中发展的高度重视、研究人员与专家学者等多方努力汇集成政策源流;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县域普通高中的重点关注、提升县域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国民情绪组成政治源流。由政策共同体的不断努力,在关键节点处三大源流耦合,政策之窗得以开启,促使“县中提升计划”政策的出台。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校车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催生了校车立法。在校车立法体系尚未健全之时,对直接掌控着学生安全的校车驾驶员进行立法不失为明智之举.在校车驾驶员立法的过程中,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对校车驾驶员设置准入制度、规范管理、明确责任,既能结束校车驾驶员无法可依的局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大校车事故的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   

8.
根据多源流理论,我国义务教育焦虑和教育资源的资本化倾向构成了问题源流;政策共同体对义务教育“减负”的不同态度和建议构成了政策源流;对学业负担过重的共识和无奈情绪以及“十四五”规划中的教育公益性原则构成了政治源流。在多源流汇合下,我国义务教育“双减”政策之窗开启,教育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为推动“双减”政策“落地生根”,应改变“分数即正义”的惯性思维,保证学校对教育资源的多元化供给能力,限制市场对教育资源的资本化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9.
减轻教师负担是国家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运用多源流理论探析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议程可知,其顺利出台主要源自三重动力:由中小学教师负担数据指标与系列焦点事件构成的“问题源流”,由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等政策共同体群策群言组成的“政策源流”,由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力戒形式主义的重要指示以及公众舆论推动形成的“政治源流”。三大源流汇聚并产生耦合效应,教师减负的“政策之窗”得以开启。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应增强对问题源流的敏感性,重视公共问题的政策驱动效力;持续优化政策源流,切实发挥不同利益主体的政策构建功能;充分利用政治源流,凸显国家的政策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令人痛心疾首的重大校车事故屡屡发生,据《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11月29日不完全统计,2010年9月到2011年11月,全国各地发生校车事故23起,死亡人数达到61人,平均每月有5名儿童惨死在上下学的路上。痛定思痛,人们不禁要问:我国的校车安全制度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文章尝试对我国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问题、政策和政治三大源流进行了整体性分析.研究发现:高考加分项目、分值的混乱以及由此引发的加分腐败形成了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问题源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的意见主张构成了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政策源流;强烈的国民情绪和教育公平的制度诉求形成了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政治源流.2014年辽宁和河南两省高考加分造假事件催化了政策之窗的开启,并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等政策企业家的“软化”助推下,实现了三大源流的耦合,最终达致高考加分政策改革议程的设置和完成.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理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逻辑思路,拟从多源流理论视角建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分析框架。基于时间序列,按照关键性事件和里程碑式政策文件,将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变迁划分为“生产与教育相结合”“产教结合”“产教融合”三个阶段。基于政策演变,利用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打开产教融合政策发展的动力“黑箱”,发现产业结构变革引发劳动力市场供求问题,开启政策议程;问题源流引发政治源流,带来国民关注和舆论反思,并在国家战略和领导人意志引导下明确政策制定方向;政策源流紧跟政治源流,获得人大提案与学者建言,开启政策之窗。基于政策文本内容,总结“产教融合”阶段政策主体、内容和导向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反思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政策内容的中央指导性和地方独到性、提升政策主体间的协调性、重视政策执行的成效性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19年,国务院颁布实施我国“职教二十条”。它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以多源流理论为指导,从问题、政策和政治等三大源流及政策之窗对促进“职教二十条”政策形成的关键因素、积极因素及其相互间动态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分析表明:人才培养数量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矛盾突出、科研技术创新服务产业企业能力不足、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教学模式不健全、现行政策标准不健全与法律制度不完善构成“问题源流”;国家领导人的指示、“两会”代表的政策建议、大众传媒的报道及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构成“政策源流”;新一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改革的执政理念构成“政治源流”。在三大源流汇聚过程中,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是揭开我国“职教二十条”形成的政策之窗,不仅促使三大源流交互耦合,还合力促使“职教二十条”政策形成。  相似文献   

14.
多源流理论在中外公共政策的研究中有广泛应用,利用该理论分析新高考改革政策议程设置具有适切性。基于多源流框架,学生应试压力与高考录取公平等问题形成了新高考改革的问题源流,政策内外部参与者的辩论与探索形成了新高考改革的政策源流,舆论丛林下的国民情绪与顶层设计下的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了新高考改革的政治源流。2014年“政治之窗”开启,“三流”汇聚产生耦合效应,新高考政策议程得以设置。基于对模型的修正,新高考改革的动力分为问题、政策、政治、外部环境四类因素。  相似文献   

15.
校车安全管理的缺失是造成乘车学生交通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合理构建校车管理支持网络、保障校车安全应成为整体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通过对校车管理现状的审视可以发现,政府管理的碎片化是校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借鉴整体性政府治理模式可以为校车的治理提供政策制定的标准机制,政策执行的协调机制、信任机制、承诺机制和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16.
基于金登的多源流模型从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三个方面对《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政策议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争议惩戒事件的频发、教育惩戒的“惧用”与“滥用”、政策法规的“断层”构成问题源流;地方政府的先试先行、政策网络成员的探讨构成政策源流;国民情绪和执政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执政理念构成政治源流。在政治领袖影响、关键时间点上政策企业家的推动下,三条源流实现汇合,“政策之窗”开启,最终教育惩戒政策得以出台。  相似文献   

17.
实施“全国校车安全工程”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校车事故频发的现状,建议推动实施全国校车安全工程。成立专门机构,制定校车技术标准和校车生产准入制度,尽快起草《校车安全运行管理条例》;统一校车的外观和标志,对校车进行严格的安全测试;加强宣传、管理、监督,创造校车安全运行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张建 《学科教育》2014,(3):69-78
异地高考政策是政府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升学考试问题的应对之策。运用多源流模型分析框架,对异地高考政策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关键性的焦点事件和政策企业家等五个动力要素进行整体性分析发现:教育政策“断层”下的异地高考诉求形成了异地高考问题源流;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的意见主张构成异地高考政策的政策源流;国民的教育公平需求,党和政府的促进教育公平、正义的价值选择形成了异地高考政策的政治源流。“15知名学者上书事件”催化了异地高考政策之窗的开启,并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等政策企业家的助推下,实现了问题、政策、政治三大源流的交汇,进而达致异地高考政策议程的设置。而这一政策议程也表征出两大中国特点:一是问题源流与政策源流存在先因后果的影响问题;二是政策企业家具有多重角色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多源流理论为政策分析工具,对国家安全教育政策形成的内在逻辑进行阐释,结果表明:国家安全教育决策议程是党和政府在“政策之窗”开启时推动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汇合的结果。其中,国家安全长期面临挑战、学生国家安全素养测评普遍较低、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工作运行困难构成了问题源流;政府官员的指导性建议、各人大代表及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构成了政策源流;党和政府对国家安全教育理念的转变及国民在重要节点对国家安全更加关注构成了政治源流。为进一步优化决策议程,应从多源流理论视角出发提升问题能见度,保证决策合理性;扩大“政策共同体”,优化备选方案;把握政治方向,引导国民情绪。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我国大小校车事故不断见诸报端。两年后,有关校车违规的新闻仍时有报道。通过梳理我国校车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集合欧美国家先进经验,从保护儿童角度出发进行分析,为中国校车的发展找出一条路,使校车真正为孩子们安全上下学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