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范宁 《钓鱼》2007,(4S):10-11
影响钓组灵敏度的因素很多,包括鱼漂本身的大小形状、钩饵触底状况、子线粗硬对钩组所生的支撑、母线重量软硬粗细对鱼漂的牵制、鱼就饵时力量方向与大小、水的流速与密度等等均会有所影响。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并且随时变化直接导致钓鱼产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无限的,用有限的思想和文字是无法如实描绘的,利用一种模糊理论来看待以上问题其实就简单得多。那就是认识本质的重点,忽略掉某些细节。  相似文献   

2.
串钩钓组     
李洪生 《钓鱼》2004,(10):35-35
串钩俗称葡萄钩,因形状而得名,它是抛竿或拉砣钓常用的钓组之一。多用于钓取栖息在各层水体中的各种鱼类,串钩通常为3—6只一组,子线长约5—12厘米,每钩之间的间距为10-20厘米,以两钩不搭挂为宜。每串以4钩最佳,换饵方便垂钓效果也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炸弹钩钓组     
李洪生 《钓鱼》2004,(9):35-35
炸弹钩,也称爆炸钩,组钩、团钩,常见的有子母型、豆饼钩、飞钩。炸弹钩一般为6只一组,多为锦纶编织线作为子线扎制。其主要用抛竿沉钩底钓钓取个体较大的鱼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钓钩。在面广水深的水库、湖泊等自然水域,深受广大钓迷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张铨  李一 《钓鱼》2007,(9X):18-19
大家都关心钓组或者说线组的灵敏度。线组是由主线、子线、浮漂、坠子、钩、饵等元件组成,当然,这些元件的大小、结构、性能等对钓组灵敏度都有一定的影响。例如,浮漂的大小、造型、光洁度、漂尾直径等对钓组灵敏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决定钓组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呢?这个问题好像旱有定论,用不着多说。但是,一段时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刘行群 《钓鱼》2005,(13):25-25
钓“黄尾鱼”首先必须具备合理的钓组,即钩、线、漂、竿、拉饵盘。”黄尾鱼”是小型鱼类,摄食爱靠近水体边缘群游觅食,钓取它使用悬坠钓组最为合适。36米超硬竿(悬钓长节竿为最佳),线组1~15号做主线,0.4~08号做子线,用1~2号无倒刺钩,选用3~4号细尾漂(巴尔杉木为最好),调6钓4为宜,也可以根据个人用标的习惯和天气的变化选择浮标。温度高时可选择大标,温度低最好使用小标,这样可以放大有鱼咬钩的信号。  相似文献   

6.
尚立和  李安景 《钓鱼》2012,(8):26-27
用1目大的饵不仅调4钓2时能使钓组呈-触-悬状态,也能使调5钓3、调6钓4、钓10钓8……呈-触-悬状态,只要调钓目差是2目,都能使钓组呈-触-悬状态。最大的饵是“1钩重与调钓目差之和”,设1钩重为3目(下同),最大值就是3+2=5目。当两颗饵团都是5目大时,长子线钩饵的重量全压水底,  相似文献   

7.
杨天举 《垂钓》2003,(8):43-45
  相似文献   

8.
伏治友 《钓鱼》2004,(16):24-24
我有两支抛竿,钓鱼时经常同时使用。其中一支经常上鱼,另一支很少上鱼。上鱼的一支是从地摊上买的,质量确实很差,绕线轮有时失灵,连线也很难收回.不上鱼的一支倒是从商店买的正规产品。  相似文献   

9.
徐国刚 《钓鱼》2006,(8):33-33
不定流动的水体,我们称之为活水。活水使用爆炸钩,首先要看流速,如果流速超过每秒0.6米,这样的活水肯定不适宜使用爆炸钩钓鱼,实践证明,流速在每秒0.2 ̄0.3米时为上佳效果,其次是钓具,活水使用的爆炸钩和静水有些不同。静水用坠60克足矣,活水必须达到100克以上,静水可以不用饵托(弹簧圈),活水必不可少,活水绑钩的子线也比静水短,这一切都是因为活水特殊的水情所决定的。活水采用大坠、饵托及较粘性的糟食都是防止钩饵移动和分离的一种有效措施,同样在抛投时,也要采用类似的方法,不要将钩抛投在过急的流水中,最好是靠岸一侧的缓流水区,避免水…  相似文献   

10.
尚立和 《钓鱼》2007,(7X):20-21
悬坠浮钓饵团的大小要等于1/2调钓差;两个钩饵都有自己的言区,盲区在自身的上方,言区的下方边缘到钩饵的高度为1钩重2目与1/2调钓差1.5目之和,即3.5目,言区是一个球型水域,长子线钩饵盲区的范围大,短子线盲区的范围小。  相似文献   

11.
张铨 《垂钓》2009,(12):37-37
绝大多数钓鱼人形成了一个共识:拴钩时子线应绑在钩柄内侧,绑在外侧则容易造成切线跑鱼。那么,子线拴在钩柄外侧,是否是切线跑鱼的主因?我想,“子线拴在钩柄外侧”与“切线跑鱼”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还需认真地研究和确凿的证明。我认为,切线跑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把责任完全推给绑钩方式。  相似文献   

12.
衣善新  孙文泉 《钓鱼》2006,(5):32-32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分析了鱼吃饵上送时饵钩运动盲区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分析了鱼水水平拉饵时子线长度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现在让我们再简单分析一下鱼在下拉饵钩子线长度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钓组在钓浮时,饵钩悬在半水,鱼吃饵后也有下拉饵钩的情况,下拉的角度可能因鱼不同  相似文献   

13.
李洪生 《钓鱼》2004,(18):27-27
因拜读了作者伏志友发表在《钓鱼》杂志上《炸弹钩的子线长点好》一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抛竿钓的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尚立和  李安景 《钓鱼》2012,(9):26-27
再看看一触一拖状态,两者的灵钝比较。"调4钓2"的一触一拖状态,一颗钩饵最小重是2钩重6目+调钓目差2目=8目。"调8钓2",一颗钩饵最小重是2钩重6目+调钓目差6目=12目,当都是最小值时,两种状态的短子线钩饵都不压水底,要使它们离开水底,  相似文献   

15.
张汉俊 《钓鱼》2010,(19):48-48
我一直使用小网眼抄网,有一次钓鱼比赛,中鱼后,很快将其抄上岸,在从抄网中取鱼的过程中,鱼嘴的钩倒没有花多少时间很快取出,但短子线所系的钩,因为钩尖和倒刺刺入网眼的编织线内却怎么也摘不出来,当时由于网眼太密,自己年老视力也不太好,再加上心情又兴奋又急躁,上下推拉左右摆动就是解不开。最后只得暂时放弃,换上备用钓组。渔场工作人员也很热情,将他们备用的大网眼抄网借给我使用,  相似文献   

16.
山西钓友杜安来电说:他看了2004年《中国钓鱼》杂志第四期上的《手竿配钩》后。觉得很受启发,同时他还提出想知海竿的各种配钩的方法,希望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7.
脑线我们也叫它钩线或子线,它是海钓钓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海钓中经常实施的半漂串钩钓底模式中,脑线拉力的大小、脑线的长与短,都会对海钓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合理恰当地设定脑线是海钓迷应特别重视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张铨 《钓鱼》2009,(7):22-23
3.钓组灵钝的多样性不容忽视,“简单就是优势”出于无奈。 钓组的灵钝状态是多种多样的。因为钩饵触底程度有多有少,子线弯曲程度松弛程度有多有少,两颗钩饵又有不同方式的组合,还有浮漂、坠子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可是,盲区论为各式各样的钩饵设计一些不同的圈圈,把钩饵划分在圈内圈外,于是分别出灵敏与迟钝。  相似文献   

19.
尚立和 《钓鱼》2008,(18):22-23
为什么钩饵会有盲区?又怎么知道盲区的位置? 每颖钩饵的盲区并非这颗钩饵本身所能造就的,它是整个钓组所受重力和浮力相平衡的产物。 当一颗钩饵的重量不能对已经平衡的钓组产生影响时,那么这颗钩饵就处在自身的盲区当中(如一触一拖状态的长子线钩饵),或处在自身盲区的下方边沿上(如一触一悬状态,当一饵团重等于一钩重与调钓差之和时的两颗钩饵)。  相似文献   

20.
马建华 《钓鱼》2008,(4):24-25
钩饵为什么会存在盲区,尚钓友的解释是:“当铅坠或一颗钩饵在某一时刻能使钓组处于平衡时,鱼摄食另一颗钩饵在一定水域中游动,不会对已平衡的钓组产生影响,这一水域称鱼摄食钩饵的盲区。”尚钓友还举例说:“一触一拖状态的长子线钩饵,钓组平衡时,他就处在自身的盲区之中,在这个时刻,鱼吸它入口或口含钩饵在盲区中游动,漂尖没有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