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王旭雁 《生物学教学》1997,(10):F003-F003
寄生是指一种生物长期或暂时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其生活的一种种间关系。营寄生生活的生物叫做寄生物;被侵害的生物叫做寄主,也叫宿主。根据寄生的场所可把寄生物分为两类:一是寄生在寄主体内的,称为体内寄生物。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病毒等。二是寄生在寄主体表的,称为体表寄生物。如虱、蚤、疥螨等。根据寄生的久暂,可分为永久寄生和暂时寄生两种。根据寄生对象可分为三类:一是专性寄生,是指寄生物必需在活的寄主体内才能生活,一旦脱离寄主就不能生存;二是兼性寄生,腐生为主,兼营…  相似文献   

2.
下面几条生物学术语是较常见的,但其意义又易混淆,现解释如下: 一、什么叫寄生、腐生、共生、共栖,它们间如何区别? 寄生 Parasitism是一种生物生活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并生长繁衍后代的现象。前者往往称“寄生物”(寄生动物则称寄生虫);而后者则称寄主或宿主。由于寄生物常以寄主作为它的寄居场所和营养来源,进而损害寄  相似文献   

3.
旋毛虫在宿主肌组织中的幼虫分布情况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性旋毛虫第一期幼虫在动物体内的适宜寄生部位为横纹肌,但在不同宿主,幼虫在肌组织中的分布有差异。研究旋毛虫幼虫在肌组织中的分布有重要价值,可为肌组织活检(或尸检)寻找合适的取材部位;在肉品卫生检疫中,检查动物有无旋毛虫病或做旋毛虫病保虫宿主的自然感染调查时,可以选择荷虫密度最高的肌肉,以提高检出率,减少漏诊;也可用于比较不同种旋毛虫的生物学特性有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研究了一类带脉冲和时滞的宿主—大寄生物模型,利用Fredholm映射以及叠合度定理,获得了该生物模型正周期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5.
1999年11月上旬,对长江黄州江段的鲤鱼进行了相对渔获量、种群结构和体内寄生蠕虫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鲤鱼只占总渔获量的7%,且94%为当年的小幼体。鲤鱼的鳃上及消化道内只有三种蠕虫寄生。宿主感染这三种寄生蠕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很小。据此提出保护、合理利用这一鱼类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1999年11月上旬,对长江黄州江段的鲤鱼进行了相对渔获量、种群结构和体内寄生蠕虫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鲤鱼只占总渔获量的7%,且94%为当年的小幼体。鲤鱼的鳃上及消化道内只有三种蠕虫寄生。宿主感染这三种寄生蠕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很小。据此提出保护、合理利用这一鱼类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完善的水循环人工生态系统养殖华支睾吸虫的第一、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螺类和鱼类,并进行人工感染实验,为教学提供生物材料。解剖动物收集华支睾吸虫卵,放入培养皿和养殖缸内感染第一中间宿主纹沼螺、长角涵螺;取阳性螺逸尾蚴感染第二中间宿主鱼类;采用鱼肉压片法观察寄生在鱼肉中的活囊蚴;采用人工消化法分离鱼体内的活囊蚴感染实验动物;解剖动物模型。学生观察到了华支睾吸虫生活史发育过程中的各时期活虫体,并获得生态室内鱼类的感染数据。在完善的水循环生态环境条件下,感染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二中间宿主生长繁殖良好,其体内的尾蚴和囊蚴为实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8.
初中一年级《生物》上册对“寄生”一词的解释是这样的:“寄生——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取有机物来生活”。那么,寄生植物是否自己能制造有机物而营自养生活呢?除了能从活的植物体内吸取有机物外,是否还能从活的植物体内吸收水和无机盐呢?寄生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哪些类型的植物才有寄生现象呢?寄生现象与人们的生产有什么密切关系呢?我们初一年级生物活动小组学生和我们的辅导老师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对植物寄生现象进行观察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理论研究证明,寄生生物致病性进化方向是多方面的.在特定的寄生关系中,寄生生物致病性的进化方向是由特定的生物学指标所决定的。但目前主要还在利用数学模型进行探讨,有待于对特定寄生生物及其宿主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才能对寄生生物致病性的进化方向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两种寄生蜂Aphytis sp.and Aphytis melinus在寄主茶长本圆蚧(Abgrallaspis cyanophylli)上的混合寄生效应。结果表明,在混合种群中,两种蜂的攻击效率都减小到单独做功能反应时的1/10。同时,本文首次提出了两种寄生物—单种寄主的功能反应模型,模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当正常菌群与人体处于生态平衡时,菌群在它们寄居的人体部位获取营养进行生长繁殖,而宿主也能从这些寄生在他们身上的细菌中得到多种好处.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寄生现象种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寄生现象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而寄生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一、常见的寄生方式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个体的生存并对寄主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如妨碍寄主的生长发育、降低寄主的生活力和生殖力,但一般不会引起寄主迅速死亡。这种寄生方式在动物各类群之间表现为外寄生和内寄生。如,虱、蚤等寄生在其他动物的体表属外寄生;蛔虫、绦虫、血吸虫、疟原虫等寄生在其他动物体内属内寄生。  相似文献   

13.
寄生真菌在孢子形成期间,或许更有赖于宿主的营养。对这一点,某些有关被锈菌感染  相似文献   

14.
索科线虫寄生期生理生化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搞清楚索科线虫的寄生机制及与宿主间的相互关系,而且在于确定线虫完成寄生生活并发育成熟的物质基础和调控因子,为研制最佳营养液配方、促进索科线虫大量体外培养获得成功并走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该文对国、内外有关索科线虫的生化成分分析、酶学和内分泌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猪肉绦虫与蛔虫都是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 ,教材中提到 ,蛔虫由于体表具有角质层结构 ,因此 ,不会被寄主的消化液所消化。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常常会把猪肉绦虫与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征相比较 ,因而产生疑问 :猪肉绦虫体表无角质层 ,为什么也不会被寄主消化液所消化 ?这一问题 ,教材及教参中都没有提及。原来 ,猪肉绦虫的体表是由具有代谢活性的、有生命的、内含线粒体和内质网的合胞体层所组成 ,又称作皮层。皮层具有较强的抵抗宿主消化酶的作用 ,原因可能是由于皮层细胞的分泌物能促使宿主消化道内增加淀粉酶的活性 ,抑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  相似文献   

16.
鳔等睾吸虫在湖泊鲶鱼中寄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鳔等睾吸虫在洪湖、洞庭湖、梁子湖和汤孙湖中的寄生情况。解剖检查355尾鲶鱼,结果表明:四个湖泊的鲶鱼感染鰾等睾吸虫的感染率略有差异,感染强度的差异不明显;鰾等睾吸虫的寄生不引起宿主肥满度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科技简讯     
科学家培育出控制疟疾传播的转基因蚊子德国与美国科学家最近合作培育出转基因蚊子,使其携带传播疟疾病菌的能力大为降低,有望使疟疾这一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来自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的维默尔与美国凯斯-西保留地大学的伊托等人介绍说,由于蚊子是传播疟疾的罪魁祸首,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考虑使用转基因的方法培育出具有“免疫”能力的蚊子,从而彻底切断疟疾感染给人类的途径。据此,科学家们成功地将一种基因植入蚊子体内,使其在蚊子体内的中肠上皮细胞呈现出抗寄生物的特性,进而使得蚊子带菌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海水硬骨鱼的3种主要脏器的组织化学染色实验,研究了海水鱼“白点”病时宿主非寄生部位细胞中的糖原、蛋白质、AKP酸及线粒体含量和活性的影响;分析了组织化学变化与宿主体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动物寄生虫作为一类病原体寄生于宿主动物体内外,导致畜禽发病,故《兽医寄生虫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对培养学生兽医临床诊疗技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笔者通过抽取不同年级共40人(少数民族学生),对其开展了"寄生虫病原认识、标本制作及鉴定"的兴趣培养,经过综合考察,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兴趣"培养的同年级学生与未经培训的学生对比,前者的病原辨别、鉴定能力、操作综合能力均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20.
微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又称短小绦虫,是人、鼠体内常见的寄生虫。该虫发育中除需昆虫(蚤、甲虫)作为中间宿主外,也可在人、鼠体内由虫卵直接发育为成虫,造成人、鼠自体内重复感染。尤其在免疫力低下的人体内可大量繁殖数千条之多。因而临床上认为,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患者,若感染此虫需先驱虫再用药.关于虫卵在宿主体内是如何孵出导致自体大量感染的报道较少,现将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