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将写字教育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要"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教师可从培植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对汉字书写的兴趣、对写字老师的兴趣入手,激发学生主动写字的愿望。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们的语文素养要从教会学生们正确使用汉字和语言开始,丰富的语言积累离不开书写,古语有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的文学功底要从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开始。本文基于小学人教版教材,通过分析写字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中的价值,进而提出如何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相似文献   

3.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可采用插图识字法、游戏识字法、字配"画"识字法、歌诀识字法、比赛识字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根据汉字自身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汉字之源,尝试造字之趣,感悟汉字之理,领会合体字之妙,激发学生学汉字兴趣。同时要加强写字训练,重视对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巧,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相似文献   

4.
当前,由于电脑、手机的冲击,以及书法教育、写字教学的淡化,高中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出现了严重滑坡。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一步强化写字教学。转变师生观念、加强指导和训练以及培养学生写字兴趣,是实现提高学生汉字书写水平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单琳颖 《甘肃教育》2020,(4):126-126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年级的写字教学都有明确的规定,对低年级段的写字教学要求更具体:"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和优秀遗产,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写字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让小学生爱上写字,以一手好字书写美丽人生。  相似文献   

6.
在这个普遍使用计算机的时代里,用打印代替手写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造成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有很多老师错误地认为学生将来用不着手写汉字,通常会忽略学生作业中的书写,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就渐渐养成书写潦草的习惯。小学阶段是指导学生规范、端正地书写汉字的主要时期,从"激发写字兴趣""指导写字方法""坚持展示与奖励"三方面培养学生汉字书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掌握汉字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要学习各类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汉字就是敲门砖,小学生必须要熟练掌握,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中国的汉字是象形字,经过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汉字所富含的意义和内涵较为丰富。大多数传统的语文汉字教学方式较刻板,教师要求学生在田字格上进行机械式地反复书写和记忆,意图通过反复练习来加强学生对汉字的记忆,达到掌握汉字的教学效果。这种单一刻板的汉字教学方式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单靠机械式的练习和记忆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生本教育理念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重点,这种理念下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应该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写字积极性,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为重点。结合教学实践,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育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开展写字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把学生个个培养成书法家,而是通过写字教学,提高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巩固识字教学的成果,培养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应"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小学生写好字,并不是要他们都成为书法家,而是要从汉字的一笔一画的书写中,促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华文化重要载体——汉字的魅力,培养学生耐心、不畏困难、持之以恒等良好品质,为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生正处于写字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让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学生养成喜欢写字的好习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汉字书写大赛"的进行,汉字的书写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这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础工程。让学生爱上写字,应该从萌发其对写字的兴趣、教给其写字的方法、注重对其写字的评价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从一年级开始,学生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傍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同时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在用硬笔书写楷书基础上,提高书写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怎样才能把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落实到实处呢?我的做法是: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写字能力。  相似文献   

12.
汉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也是一门艺术。学习汉字,认识汉字里面的故事,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的一部分。而写字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增强个人的审美能力,它不仅仅能让学生掌握书写的技能,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文化素养。老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汉字、书写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与写字能力。  相似文献   

13.
乡镇小学教育汉字规范书写这一块的现状是家、校、生三方出现了一些难以调和的新矛盾,家长重视"分"不重视书写习惯养成,学生任务多,纠错困难,教师精力投入少,课时量大。探寻其缘由,学生学习汉字书写的家庭环境与教学环境均存在严重程度的"写匆匆",而这种"急躁""海量"使孩子识字写字的课堂十分不安静,或是形成一些不良的写字习惯,或是直接影响孩子情绪使其不愿意写字。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激发孩子的兴趣与爱好,还有切实培养孩子掌握汉字正确规范书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引领,在一年级学生书写汉字的起步阶段,培养学生浓厚的写字兴趣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姿势正确、细心观察范字、认真书写.教师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合理布置书写作业,循序渐进,注重书写质量,写字指导过程中渗透美育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评价及时准确,评价方式多样.  相似文献   

15.
王璐 《内蒙古教育》2012,(14):22-24
关于写字,有一句长期得到众人称赞的句子:"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也。"《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可见写字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怎样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让低年级孩子爱上写字呢?我在教学中从以下三方面做起,让学生真正爱上写字。  相似文献   

16.
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以及汉字的结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和写字习惯,才能达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识字、写字教学则是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让学生认识好汉字、书写好汉字,对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尤为重要。因此,在小学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好汉字、书写好汉字。在学生认识汉字、书写汉字、理解汉字的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心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真正基于学生识字写字的学  相似文献   

18.
张桂水 《教师》2014,(28):33-3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那么,如何优化写字教学呢?1.榜样引路,激发参与兴趣与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写好字的前提。写字是耗时费力的事情,小学生自制力差,往往提不起兴趣,也稳不住情绪,加上眼部和手部的疲劳,显然很难坚持到底。  相似文献   

19.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但往往这一基本功会被我们所忽略。在日常书法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汉字特点,以人为中心,激发学生写字兴趣,以文本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法、生趣。从而让学生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具备熟练的书写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41):3-4
本文以当下低年级小学生写字情况为依据,首先,分析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实际情况,其次,从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做好写字教学准备、教授学生写字方法,注重汉字书写细节、严格书写汉字、强化写字效果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低年级写字教学的有效策略,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