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日,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是继“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之后又一起恶性食品安全事件。温州警方在17日已抓捕了3名制售“染色馒头”的违法涉嫌者。  相似文献   

2.
今年四月以来,“染色馒头”事件在我国闹得沸沸扬扬,各大报纸上已出现了不同版本的译文。作为新词语,它传递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加大了翻译的难度。通过分析其主要的英文表达方式,以期探讨“染色馒头”的恰当译法。  相似文献   

3.
从苏丹红、三聚氰胺和“染色馒头”,到前不久的塑化剂风波,屡屡发生的食品添加剂问题导致了“食品危机”,很多人害怕得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了。放眼望去,很多食品中都有添加剂,貌似它们都不能吃了……  相似文献   

4.
《特区教育》2014,(9):24-27
话说,在上期“武林集结令”中,小侠酸菜包在灶王山上大战赤面馍王和黄面馍王,打得难解难分之时,馍大先生从天而降,与大魔头厨房不败于灶王山巅展开终极决斗。厨厉不败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竟然对手下进行染色,组成效忠于自己的染色馒头队伍企图称霸武林。最近几年,又听说江湖中又出现了毒鸭蛋、毒奶粉、毒馒头等魔头,引发了厨神的担忧。这些问题食品的“毒”指的是什么?它们又来自哪里呢?退隐多年的厨神打算重新出山,一探其中究竟,以拯救这场武林浩劫。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小说《药》中的“人血馒头”和“丛冢馒头”是两个重要意象,历来评论一般认为,“人血馒头”即“药”,《教师教学用书》中提到“主人公华老栓愚蠢地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痨病,居然让孩子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吃。”对于“丛  相似文献   

6.
近几个月来,一部叫做《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视频短片(以下简称“馒头”),在互联网迅速传播,并且赢得了一些观众的极大欢迎和称赞。它的制作者是一个名叫胡戈的青年,他在“馒头”中将一些众所周知的影片的片断进行剪辑,其中包括最新巨片《无极》。“馒头”表现了极大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轻松一刻     
馒头某学生在学生食堂买了两个馒头,又黄又硬,便发了句牢骚:“这馒头还不如昨天的好呢?”刚转身要走,就听卖饭师傅回答:“这就是昨天的馒头.”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数学教育高级研讨会上,上海市教学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顾泠沅提出学习数学要吃“三个馒头”:前两个馒头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最后一个馒头是“创造性问题解决”.西方教育学家认为第三个馒头重要,只吃第三个馒头,那些没吃  相似文献   

9.
吃点心了。今天的点心是我园自制的小馒头。我提着点心桶正准备分发,小俐大声问道:“老师,今天吃什么呀?”“馒头。”我答道。小俐撅着嘴说:“我不吃,我最不喜欢吃馒头了。”(每次吃馒头,小俐都不吃,不管我怎么劝,她是连尝都不尝。)小俐的话音刚落,又有几个声音响起来:“我也不吃。”  相似文献   

10.
馒头和包子,一个没有馅,一个有馅,这是馒头和包子最主要的区别。因而卖包子的,辄以“皮薄馅大”自夸;至于馒头的卖点,当然不是“没馅”,而是以其“顶饿”及“面多”,来影射包子的华而不实。如果温饱还是一个问题,则视馒头为一种经济、实惠的食品,而包子则比较奢侈,或是馒头的豪华版,这是很容易被理解的。而当温饱问题解决之后,食物和人一样,很容易因“有”和“没有”的被过分强调而势成水火。就这样,包子和馒头宣布进入了敌对状态。如何才能把这对本是同根生的宝贝拉回到谈判  相似文献   

11.
孙“老师”     
其实他算不得老师,最多也只能尊之为师傅罢了,因为他不过是位男生宿舍的管理员而已。“说过多少次了,你们寝室还乱七八糟,今天不收拾好别想走!”那是“老孙头”在发火。倒霉的长撞到他手里,那可没得说,“认识”是头等人事洋洒洒三页纸还嫌你不够深刻。“五十年代的木鱼脑袋!”多少人这样骂他。“你又浪费粮食,馒头还剩这大一块就丢!”孙师傅暴怒了,其实那块馒头也就剩那么一口了。“老孙头”强制我们那位“背时”的“潇洒男子汉”剥皮吃下那所谓的“这大一块”馒头,实际上“这大一块”馒头剥皮之后已不值得入口了。  相似文献   

12.
馒头里的“小人”哇,馒头蒸熟了,白白胖胖的,太诱人啦!可是,蒸熟的馒头怎么会一下子长这么大呢?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一再出现问题,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从“地沟油”到“染色馒头”,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让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食品产生了疑虑.很显然,这种频频事发的现象告诉我们:这绝不是偶然现象,绝不是个别人身上发生的事情,而是一种群体现象.广大从业人员的道德伦理素养直接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食品安全和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14.
侠客版版本1——酒馆内,一位大侠,头戴斗笠抓起一只馒头正要吃,忽然进来一个容貌猥琐、獐头鼠目之徒。说时迟,那时快,一道白光,一声尖叫。只见后者的帽子被一只馒头深深地钉在柱子上。小二吓得目瞪口呆,3秒后大叫:“好深厚的内力!好劲道的馒头!”版本2——黄蓉、郭靖正在烤馒头。馒头渐渐变得焦黄,黄蓉拿起递给郭靖:“靖哥哥,快吃啊。”“蓉儿,你真好。”郭靖说着正要伸手拿,突然身后伸出一只手把馒头抢了过去。“嘿嘿,小丫头,有了靖哥哥,就把我老叫化给忘了?”“没有啊,七公,我是怕你老了牙齿咬不动嘛!”“讲什么话?我现在牙好,胃口就好,吃…  相似文献   

15.
清华大学的食堂里出了个“馒头神”。“馒头神”.何方神圣?乃是凡人一个。他大名叫张立勇,是清华大学食堂里一位为学生切菜卖饭的农民工。此人在最近的托福英语考试中考了630分。630分是个什么概念呢?满分是670分.清华的高材生考600分也不易。一日三餐为学生卖馒头的一个农民工.居然能考出这样好的成绩,真是难能可贵。于是,他被清华学子誉为“馒头神”。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漆黑漆黑的夜晚,俺那位大名鼎鼎的大舅不知被哪阵龙卷风刮到俺家。俺的令堂岳母大人……不不不,说错了,应该是老妈大人命令俺——李大将军在6点之前带领馒头回到家中。俺以每小时99999……(此处省略1万个“9”)千米的速度,来到了本小区离李府最近的馒头店。不知馒头店老板是奶奶嫁人还是孙子结婚,竟然没来。俺只好浩浩荡荡地来到了第二家馒头店,可是买馒头的人太太太太……(此处省略1万个“太”)多了,俺这虎背熊腰的中国一级大汉只能前往第三家馒头店。唉!不知俺是上辈子与馒头结下了深仇大恨,还是什么时候偷吃了馒头,这家也关门大吉…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在著名的小说《药》里 ,深刻地批判过用人血馒头治疗痨病的迷信观念。其实 ,比《药》早一年 ,在 1918年 4月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 ,就让“狂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作为“吃人”的一个证据 :“去年城里杀了犯人 ,还有生痨病的人 ,用馒头蘸血舐。”《狂人日记》中这样一句话 ,一年后 ,到了《药》里就形成了一个故事———由人血馒头链接起的刽子手、革命者、愚昧者和痨病者共同表演的悲剧故事。鲁迅先生怀着沉重的悲凉 ,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了“人血馒头”的深层的社会意义。“人血馒头”这种迷信在民间流传久远 ,但不知起于何时…  相似文献   

18.
《水浒》中,“武大郎卖炊饼”,“孙二娘卖馒头”,武氏的炊饼即今天的馒头,孙氏的馒头即今天的包子。炊饼原来称蒸饼。据《晋书·何曾传》记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每燕几不食太官所设,帝辄命取其食。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这里的蒸饼,即今天的馒头,  相似文献   

19.
蒸馒头咯     
小海爱吃妈妈做的馒头,但当他知道馒头是用面粉做的时,他觉得妈妈肯定使用了魔法。面粉怎么都捏不到一块去,没有魔法怎么会做成馒头呢?周末,妈妈早早地叫小海起床,让他见识了做馒头的“魔法”。  相似文献   

20.
清华大学的食堂里出了个“馒头神”。“馒头神”,何方神圣?乃是凡人一个。他大名叫张立勇,是清华大学食堂里一位为学生切菜卖饭的农民工。此人在最近的托福英语考试中考了630分。630分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托福的满分是670分,清华的高材生考600分也不易。一日三餐为学生卖馒头的一个农民工,居然能考出这样好的成绩,真是难能可贵。于是,他被清华学子誉为“馒头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