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调查与排行     
人民日报电子版从2010年元旦起开始收费了,国内其他报社的同仁都是怎么看待报纸电子版的?他们下一步都有什么打算?本期青记每月调查对一些报纸的电子版发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就电子版会否冲击报纸纸版发行、如何协调电子版与纸版发行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纽约时报》引领下的美国报纸网站收费潮的效果、特点、背后的原因以及面临的风险。文章指出,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转型涉及到三个相互依赖的关键变量:内容、技术和受众/使用者消费心理,报纸网站收费潮是否能获成功,取决于报纸内容能否为受众带来价值(独特的、权威的或高质量的)、技术能否充分发挥其媒体特性、收费能否迎合网民消费心理。笔者认为,以上三者中,为读者创造具有价值的内容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张立伟研究员曾在本刊四论撤掉电子版拯救纸媒,激发圈内热议.更多的人对此持不同观点.本文认为,报纸撤掉电子版面临理论和实践上的诸多困境;国内报纸电子版收费无一例成功,根源在于其风险和收益的不成比例.报纸电子版选择免费是一种经济学上的纳什均衡.  相似文献   

4.
黄璜  苏世峰 《东南传播》2013,(11):52-53
分众传播时代早已来临,"分众化"乃至"小众化"趋势日益明显,这一趋势在网络为最大传播工具的今天尤甚。媒体应该针对不断变化的受众趋势合理整合和分配资源,针对有特殊需求的受众提供符合需求的信息。这种信息需求由于其本身小众化的特点,资源可能是难求的、独家的,对于目标受众其价值将是极高的,是不能被市场抛弃的,因此甚至可以是收费的。这就为报纸网站以信息直接售给用户提供了可能,从而为目前部分报纸网站摆脱负盈利状况,脱离单纯依靠广告现状,实现"双腿走"提供了新方向。本文以国外报纸网站广泛应用的收费模式Freemium为例分析报纸网站收费的优势和发展方向,同时结合国内报业状况,提出我国报纸网站收费面临的困境以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我们希望通过对甘肃报业集团手机报纸的运营期间使用情况的调查,掌握手机报纸这一新兴媒体在甘肃市场运行中的受众满意度。根据这个目标,我们从用户背景着手,调查分析受众对手机报纸的内容、形式、收费、发送时间四点为衡量满意度的变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报纸要不要撤销电子版的讨论热点,本文从版权这一视角出发,从学理层面分析传统媒体环境下报纸版权控制中的特殊矛盾及新媒体环境对新闻版权控制的影响,认为传统媒体环境强化报纸版权控制,而新闻特性和新媒体环境都会弱化报纸版权控制,并最终提出对报纸电子版要分类区别对待。以深度报道为主的报纸要实行电子版收费:以提供动态性消息为主的综合性日报,不能简单地以撤销报纸电子版来应对,而应与网络(数字)运营商一起搭建平台,构建合理的收入分成机制,实现收入共享。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尤其移动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和APP应用商店的兴起,发行数字报纸成为传统纸媒不断拓展生存空间的一种新趋势.而与数字报纸兴起相伴而来的,却是数字报纸盈利模式难以解决的问题,及由此引发的关于收费和免费的争论也从未停歇. 数字报的兴起及收费阅读的发轫 目前,国内外数字报纸的形态不外乎四种:一是如2012年12月15日刚刚关闭的由新闻集团创办的《The Daily》,为iPad专属报纸;二是将现有的平面媒体内容平移到网络,诸如大多数报纸的电子版;三是精选报纸内容,诸如《南方都市报》在苹果、安卓等系统上开发的客户端;四是24小时不间断更新,即时发布信息,诸如《钱江晚报》的移动客户端"浙江24小时".不论哪种形态,数字报提供给受众的大多是免费阅读的文化盛宴.但是,就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对此习以为常,坦然享受这种阅读福利的同时,情况却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8.
《新闻前哨》2009,(6):4-4
据新华网:在新媒体的挑战下,许多美国报纸都面临生存危机。不过在某种程度上、传统报纸的窘境是由于它们提供报纸电子版的“免费午餐”而造成的。传媒大亨默多克日前宣布,其拥有的新闻集团要停止提供这样的“免费午餐”,要向报纸网站的读者收费。  相似文献   

9.
《纽约时报》在线收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媒介大融合的背景下,美国《纽约时报》实行"差异化"策略,借机升级,探索总结出一种有效的在线收费模式。这一收费模式,兼顾广告商和受众的利益,给大众类报纸提供了一条在融合中升级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2007年4月8日,温州日报报业集团的"数字报纸网上发行营销系统"开始应用。旗下的《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温州商报》通过温州新闻网上线,实行收费制,每份报纸的订阅价格是160元/年,任意两份则为260元/年,任意三份则为320元/年,四份都订阅则为380元/年。但是,现在点开温州新闻网的网页,不用收费已经能进去阅读了,温州报业数字报纸的收费模式经过几年的成功运作,并赚来真金白银之后,又转为免费提供了。本文探讨的是温州日报报业集团电子版收费的经验、得失。在当前的这种新媒体竞争环境下,有没有可能构筑起"收费墙"?该怎么构筑"收费墙"?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媒体网站的模式与尝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传统媒体电子版时代的终结 自1995年1月12日,为加强对外宣传,神州学人杂志创办电子版以来,一些感觉敏锐的新闻媒体纷纷触网。截止到1999年初,全国性大报和地方主要报纸都有了自己的电子版或网络版。 所谓电子版是指把传统纸质媒体的内容电子化,是报纸的电子翻版。而网络版则在外延上宽泛了许多,除了电子化的报纸信息以外,还根据网络的特点,做了一些功能性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新京报》为视角,并以2009年11月16日到23日的一周的电子版报纸为例浅析了时政类报纸的版式设计和内容定位。并通过对《新京报》的研究,希望给其他报纸媒体的发展以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播》2009,(6):5-5
日前,新闻集团主席默多克表示,集团旗下一些较有竞争力的报纸将在12个月内开始试行向报纸网站读者收费。该集团旗下报纸包括《华尔街日报》、《纽约邮报》、《伦敦时报》、《太阳报》和《澳大利亚人报》等,其中《华尔街日报》电子版已开始收取订阅费。  相似文献   

14.
刘华 《新闻通讯》2009,(9):61-63
减薪、裁员、休刊,合并、破产、倒闭……发生在多家国外报纸媒体的一系列事实,宣告了金融危机下国外报业寒冬的到来。除在经营和资本层面进行调整外,停止印刷版、转向网络发行、对报纸网站内容收费等基于数字化的自救策略也逐步展开。纵观这些数字化自救策略,尚存决定其突围成败的一些隐忧。对这些策略及其隐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网络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媒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网络媒介、手机、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媒介之间为了争夺受众群展开了激烈的交战.网络媒介以其自身的时效性、内容全面性、互动性等特点,在媒介市场中的份量日益加重,成为报纸发展的巨大挑战.开设电子版报纸,增加深入报道,加强与读者的互动,树立品牌意识,创新发行方式,提高广告的真实性、实用性等渠道能够有效的帮助报纸增加发行量,提高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04,(1):75-75
作为独立企业咨询顾问,切克.海斯每天的功课之一就是关心时事新闻。然而,他订的五种必读报纸没有一份是传统纸质版,而是眼下最时兴的出版样式——电子版。每天他只需将电子版报纸下载到电脑硬盘上就可以了,电子版与纸质报纸内容完全相同。众所周知,电子版的好处在于可以在瞬间将报纸的所有内容下载到硬盘,每月费用绝对低于邮订价格,如电子版华盛顿邮报每月售价是9.95美元,每年订价是120美元,而纸质版每年订价是180美元。现代读者希望随时随地及时获取最新资讯,对此电子版报纸和合适。海斯表示,这是个阅读习惯问题。我喜欢在很短时间内迅速浏…  相似文献   

17.
数字期刊直接收费是比较合适的赢利模式,但从世界角度来看,数字期刊尚未找到合适的收费模式。在国内,由于版权保护的不完善,新媒体受众免费享用信息的习惯,数字期刊的收费更是难上加难。通过以华尔街日报、人民日报、《家庭》等报刊的电子版收费方式为例,探讨数字期刊的收费模式,尝试围绕数字期刊收费的问题,寻找切实可行的突围之径。  相似文献   

18.
国外报业的数字化自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薪、裁员、休刊,合并、破产、倒闭……发生在多家国外报纸媒体的一系列事实,宣告了金融危机下国外报业寒冬的到来。除在经营和资本层面进行调整外,停止印刷版、转向网络发行、对报纸网站内容收费等基于数字化的自救策略也逐步展开。纵观这些数字化自救策略,尚存决定其突围成败的一些隐忧。对这些策略及其隐忧的探讨,也将对我国报业数字化转型有着现实意义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胡思勇 《新闻大学》2008,(2):118-122
细分受众、版面或专栏定位是报纸发展的关键,是商业化运作的基础。所谓客户层的集中焦点策略,乃是分好层次,并把每个层次的产品做精,锁定特定的人群,提高报纸内容的专供能力,打入消费者的内心,占领他们的头脑。  相似文献   

20.
鉴于网络内容收费的向好趋势,研究机构将2012年称为"付费墙"之年。本文在认同报纸实施数字内容收费的同时,更为关注付费墙背后的内容生产和内容分享。本文认为,报纸要靠内容赚钱,必须借助开放数据的媒介生态大环境,以增加用户黏性为己任,善于运用集体智能并将之转化为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