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时政新闻的创新,就是要以民生报道理念为主导,提升和扩大新闻的社会影响力。跟进民生报道理念,不仅是记者综合素质改造和提升的必然选择,更是转变传统报道理念、增强报道温度和深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让深度报道成为报纸的新看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度报道在20世纪20年代末于美国出现时,指的是解释性报道。后来,深度报道演化为一种新闻理念和独特的报道要求。从文体划分来说,它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和组合报道。这些种类繁多的报道形式,已经成为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的“常规武器”。  相似文献   

3.
新闻客观报道作为新闻学的一种理念和报道方式,相关的研究在新闻理论界颇受关注,其对于新闻实务的科学规范的操作运行更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平衡报道不仅是一种报道理念和原则、一种报道方式和技巧,更是新闻报道的专业理想.本文旨在梳理和明晰平衡报道理念的演变历程,正确而深刻理解当代的新闻平衡性理念,推进平衡报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贯彻.  相似文献   

5.
李玲娟 《新闻界》2013,(9):70-74
新闻平衡报道理念是新闻界追求新闻客观公正的具体体现。本文从新闻平衡报道理念出发,探讨半岛电视台在新闻平衡报道上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缺陷,并进一步对半岛电视台收购美国潮流有线电视频道后,如何实践新闻平衡报道理念,从而以美国传媒市场为基点,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世界性的影响力媒体进行探讨,同时本文还试图通过半岛电视台的成功,给中国传媒一点启示和思考,从而探讨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国际化拓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刘昕 《新闻三昧》2007,(10):34-35
公共新闻是近年新闻传播界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词汇。这一新闻理念来自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新闻界。西风东渐后,被称作引发了中国传媒的"第三次革命"。笔者试图联系近年来的报道实践,从政治职能和传播形态两方面谈监督报道在公共新闻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7.
微博消解了传统媒体发布信息的主导地位,使得“人人面前有了一个麦克风”.微博的海量用户为广播等传统媒体快速便捷获取报道线索和新闻信息提供了通道,也为其发布信息扩大影响提供了平台.以北京新闻广播《整点快报》这档快速报道动态新闻的特点为例,说明微博悄然而明显地改变着广播新闻的报道理念、操作路径和现实效果.  相似文献   

8.
经济新闻报道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经济新闻的三十年嬗变过程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2)为经济新闻重振时期.此时,经济新闻报道领域拓宽,报道角度着眼政治,主要以"讨论"式报道为主,报道方式趋向深度报道.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和成熟,证券类新闻彰显活力,即狭义财经新闻报道日渐盛行,这是第二阶段(1992-2001).从2001年至今的新财经新闻报道时期,为经济新闻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的经济新闻以全新的理念将视角转向全球,报道形式多以故事化手法为主,并在报道中突显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新闻故事化报道就是借鉴写故事的文学手法来报道新闻的一种写作方法.文学与新闻的关系源远流长.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的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接受美学,是西方重要的文学理论.其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范式,对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尤其对新闻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价值.本文试图从接受美学中为新闻故事化报道找到理论附依.  相似文献   

10.
"新闻客观性原则"是新闻职业的基本理念,但在贯彻中,往往就忘却了报道者要站在第三方角度审视事实这一客观性原则的操作要求。以我国传媒关于利益冲突事件的报道为例,本文阐释了新闻客观性理念的形成过程,分析了传媒各种缺乏客观性理念的表现。作者认为,新闻客观性作为一种理念,要内化为职业理念,而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或字面上。新闻客观和可信,取决于报道者自身对价值和事实之间的微妙平衡。  相似文献   

11.
建设性新闻试图扬弃传统新闻业以冲突为框架、以负面报道为导向的新闻价值观,并发展积极正面的新闻内容和提供解决方案的操作模式。本文对比了建设性新闻和科学报道的理念、理论要素和运行模式后认为,我国传统的科学新闻实践在很多方面符合建设性新闻的理念,包括摒弃冲突框架、突出积极性内容、探索解决方案、呈现面向未来的视野、促进新闻生产的包容与多元,以及为报道提供语境等。但传统科学新闻注重自上而下地向受众传递单向信息,与提倡参与式报道、强调与受众互动的建设性新闻还有差距。在此基础上,本文应用访谈资料,以建设性新闻的视角分析了网红科学家的科学报道实践,发现网红科学家进行的科学报道有助于改善传统科学新闻的单向度宣传,更加贴近民众生活,但在促进公众参与和为公众赋权方面仍有不足。基于经验研究,本文提出了按照建设性新闻的理念改进科学新闻操作方式的建议,并指出了后新闻时代科学新闻的生产方式对发展建设性新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新闻的基本原则是新闻工作者进行新闻采集、制作和传播的理念依托,这些原则对于新闻工作者报道什么新闻,以及怎样报道新闻起着决定性作用.<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一书,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新闻从业者所应具备的职业意识,其中对新闻真实和新闻客观性原则的阐释,尤为精彩,给予我们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不仅是关乎民众生命与财产的巨大灾难事件,而且是重大的突发新闻事件,它不仅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与危机管理能力,同时也挑战了媒体的报道速度与能力.这场大灾难的报道在报道理念上有所突破,既体现了"抗震救灾"的传统宣传理念,又强化了凸显事实的新闻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危机公关理念.  相似文献   

14.
法制新闻是近年来最热门的新闻品种之一,但盛况之下却存隐忧.本文以辩证视角指出当前党报法制新闻的三大误区,并从转变新闻理念、提升报道品位、讲求报道技巧方面入手,探求党报法制新闻突破困局、提升舆论引导力和社会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深度报道是在对新闻报道理念、方式和体裁的合理要素进行整合中形成、发展的。新闻理念的整合。精确新闻理念应该说是对客观报道理念取长补短的发展。“精确新闻理念用强调科学精神的报道来反映和认识的新闻事实的社会状态,它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的采集、加工等手段报道事实,将调查观念引入新闻报道中,因而克服了客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及报道中存在问题 近些年来,一些报纸、电视纷纷推出一些以反映民生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栏目,如<三明日报>开辟了"都市新闻" "生活周刊" "这事帮您问了" "曝光台"等栏目,目标对准百姓生活,这些栏目有效提高了受众的关注度、社会反响度和公信力.同时,民生新闻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已成为这些来年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7.
《新闻导刊》2004,(6):57-57
深度报道是一种新闻报道活动,它以深刻和全面为报道理念,运用解释、分析、评论等报道方式来认识、反映新闻事实的潜层信息,灵活运用各种新闻表现方式.来阐明新闻事实因果关系、预测新闻事实发展趋势。深度报道就是在对新闻报道理念、方式和体裁的合理要素进行整合中形成、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经济新闻日益增多,受众口味不断变化,品位不断提高,促使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日益注重人文关怀,不断更新经济报道的理念和方法。以受众为本位的经济报道理念新闻传播中涉及到的人可以概括地分为传播者、受众、被传播者和其他人,经济新闻传播亦如此。在经济报道中,传播者提供经济新闻,受众接受经济新  相似文献   

19.
平衡报道滥觞于1729年的美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该理念被孙旭培教授拿来引入到我国.当前,中国社会处在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成熟发展使得媒介竞争日趋白热化,新闻失衡现象屡见不鲜,平衡报道对于促进媒介生态和谐与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燕赵都市报》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发现,该报房地产报道在信息结构、信源的选取、报道基调、内容题材等方面存在着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东方卫视汶川地震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闻立台"给东方卫视此次报道带来的有益影响.文章认为,在当今条件下,"新闻立台"不仅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必要.作者阐述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条件.如进一步加强新闻信息公开,合格的人才队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